《红楼梦》中脂砚斋的批语薛宝钗因博识所误是什么意思?
脂砚斋的批语是我们理解《红楼梦》的重要依据,那么脂砚斋的批语“薛宝钗因博识所误”是什么意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十二回)[庚辰双行夹批:……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宝玉是多事所误。多事者,情之事也,非世事也。多情曰多事,亦宗《庄》笔而来,盖余亦偏矣,可笑。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识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再笔。]
薛宝钗生日,史湘云说小戏子长得像林黛玉,贾宝玉给她使了个眼色,不想惹怒黛玉和湘云,里外不是人。
宝玉带着气闷回去看《庄子》引发感悟,脂砚斋便有了一大段的批语。上文引用只是其中一段。
脂砚斋对宝黛钗湘四人和袭人都有一针见血的点评,且非常之恰当。别人都好说,只是薛宝钗的“博学所误”有点歧义,究竟博学为什么会误了薛宝钗呢?
薛宝钗的博学是大观园公认的,即便涉猎广阔的贾宝玉也颇有不如。
与薛宝钗讨论什么她都能侃侃而谈。当日惜春绘画如此,作诗填词亦如此。连戏曲文学、医学百科她也知晓清楚。贾宝玉就是受了她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影响,才有了一些顿悟。
薛宝钗如此博学有什么问题呢?其实真有很大问题。
首先,薛宝钗为什么博学?
薛家是商贾之家,但薛宝钗和薛宝琴姐妹一个比一个出色。反而将兄弟比下去。不说薛蟠,就算薛蝌也是不如。
薛家如此着力培养女儿,毫无疑问是为联姻所用。
薛家虽有钱却出身商贾,按说薛宝琴嫁入五六品的梅翰林家也算门当户对。
梅翰林需要财力,薛家有钱需要未来官场新势力,双方各取所需。
但薛宝钗想要嫁进荣国府,出身就成了拖累。不得已只能从自身培养,用博学优秀作为敲门砖,来图谋万一的可能。
博学成了薛宝钗的“工具”,而不是素质,问题是工具没有素质重要。
其实,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从宝钗点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就点明贾母有撵逐薛家之意。
而请的昆弋两腔小戏班,昆腔小旦阳春白雪像林黛玉。弋阳腔小丑下里巴人则是薛宝钗。
薛家在贾母这荣国公诰命夫人眼里,就是“小丑”,入不得眼。
后面赐给薛宝琴的凫靥裘,也借野鸭子头上的毛,讽刺薛家女儿是野丫头不配贾宝玉这孔雀。
金玉良姻背后,实际代表贾家不切实际的攀附和追求。
其次,薛宝钗渊博有什么用?
对薛家来说,女儿培养的出类拔萃就有希望嫁入豪门。
但对贾家豪门来说,出身决定了薛宝钗就算再渊博,也不适合做媳妇。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书香门第的女儿百搭。皆因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传家、耕读传家追求的极致是道德传家。而富贵传家注定不长久。
“书香门第”并不是随便一人饱读诗书就能支撑的,也需要几代人的熏陶。
贾家希望转型为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正需要李纨和林黛玉这种书香门第家风传承。
薛宝钗自己学习再渊博也没有用。底蕴决定她并不是适合贾家的儿媳妇。
薛宝钗的短板比比皆是。比如她认为男人应该经世济民,读书刻苦,心怀天下。女儿应该相夫教子,女红本分。
她的心中男人女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所谓“本分”,就是她的出身造成的眼界狭窄,胸怀不够。她自己再渊博也无法传授给子孙后代,皆因她认为大多数都没用,不是本分。
就比如香菱学诗,薛宝钗不认可而不教,莺儿素质在众多大丫头中更低。她四处劝说众人作诗不是本分……都证明宝钗心中博学没有用。她的博学只是她引人瞩目的工具。
还说香菱学诗,林黛玉鼓励并且因材施教,香菱很快就学会。
同样一个人,在薛宝钗手里很平庸,在林黛玉手里就被 *** 成诗人。曹雪芹的态度立场已经表明了。
最后,薛宝钗的博学代表她更痛苦。
薛家赖在贾家图谋金玉良姻,势必会让人背后指指点点,各种闲话满天飞。
薛宝钗就算充耳不闻也不可能不介意。开始她还能借点戏反击,后来就只能忍受。
等到贾宝玉被打都说是薛蟠闹得。她反被薛蟠说看上贾宝玉。薛宝钗回家哭一晚就因为又委屈又莫名。
博学注定宝钗像黛玉一样聪慧,少女的感情整日在暗示中不知不觉地滋生。她比谁都懂,也更彷徨。
薛家只有完成金玉良姻才能得到靠山自救,也能完成王家给她们布置的任务,可痛苦的是薛宝钗
她作《柳絮词》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柳絮上青云能干嘛?除了挣脱束缚获得短暂自由,并没有所谓雄心壮志,只能证明宝钗活得太累太痛苦。
而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并不是说薛宝钗无情,而是“多情”被家族所累,便只能故作无情卷入宝黛爱情。
林黛玉是为爱情所累。
薛宝钗是为亲情所累。
最终二人终究一无所获,也算殊途同归。
脂砚斋说薛宝钗“为博学所误”,实是怜悯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