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诸子百家?包含了哪些学派?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诸子百家”——
之一,并非仅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说”“学派”。而是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文化流派”的统称。
第二,最早记录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贾谊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普通诸子百家之书。”在此之前,尚未见有此称谓载于史籍。
第三,“百家”只是古人形容数量之多的约略用语,并非实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是现代的说法。
具体来说。
司马迁在《史记》中,重点介绍了先秦著名学说的人物和思想,如儒、道、法、墨、兵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商鞅、墨子、孙子等等,但没有全面总结所有流派的主张和著作。
真正完成这一恢弘工程的,是西汉末的刘歆和东汉初的班固。
刘歆,生卒约公元前53-23年。汉成帝时,曾诏令光禄大夫刘向等“校经传诸子诗赋”等古籍。《汉书》载:“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汉哀帝令刘歆完成其父刘向未竟之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七略》。”
《七略》,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书籍分类总录。
及至东汉明帝年间,班固(公元32-92年)修《汉书》,在刘歆《七略》基础上,专门在书中设《艺文志》,全面总结了先秦至汉的“诸子百家”。
《艺文志》云:“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插上一句,《汉书·艺文志》此句后有《注》曰:“出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唐颜师古说,这样的《注》皆不具名,搞不清是何人所注了,但仍然保留。但可知,“蹴鞠”也就是最早的“踢球运动”,也是“一家”。
班固详细举列了一百八十九家的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篇名。
但他认为,真正“成气候”的,唯“十家”而已。这“十家”中,“入流”的仅“九家”——另外一家“小说家”不入流。
班固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理由是,这九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锋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他说的大意是,这“九家’,都兴起于王道衰微、诸侯争霸之时,虽然道理看似相左,争论激烈,其实不过是对时政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案不同,所以“相灭相生”“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而已。
“九家”分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班固认为,这“九家”都是从王室不同官员那里衍生出来的。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 *** 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次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此其所长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
刘歆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尽管尊崇儒学,能对其他学派由此评价,已属大不易。
再插一句,《汉书》记载了武帝“罢黜百家”之事,且用了“百家”一词。
关于“小说家”不入流。班固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是不是班固,怀有偏见呢?
最后插一句,对于班固上述说法,上世纪的1917年,胡适曾著《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一文,但反响似乎并不热烈,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
现在看起来,班固所说似有其道理,至少,不同学派有其发生渊源和所代表的社会集团利益,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立场和看问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