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名字的读音是什么
曹丕名字的读音是什么
曹丕这两个字算是常见字,cao (第二声)曹pi (之一声)丕,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差错。但凡事总有意外,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总是一口一个曹pei地叫着,虽然觉着奇怪,但满屋子也没有人去纠正。
曹丕画像
有一次在休息室,不记得因为什么原因讨论起曹操、曹丕、曹植了,两个同时讨论的十分激动,这两个人中就有那个一直管曹丕叫曹pei的同事。他认为三曹七子中曹丕和曹植根本就是凑数的,文学上的造诣根本就不能和其他人比。
两个人的一段争辩,同样一个高频出现的人名竟然读音不一样。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就有注意到他的那个发音,但是后面竟然也就听不出来了。他在观点上十分偏激,但是口才好,逻辑思维相当缜密,竟然也听的入神。
如今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不管是pi还是pei,不管是对还是错,这点小瑕疵在某些人身上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或者说,如果这个同事将来成了某一行业大佬,指不定说多了,曹pi就变成了曹pei了。
不管后人如何称呼,曹丕之名取得也是很有讲究的。相传曹丕生母卞氏是曹操最喜欢的妻子,爱屋及乌的本性,使得曹操对他和卞氏所生的之一个孩子也是相当喜欢甚至是寄予了厚望。之所以将自己与卞氏的长子取名为曹丕,丕字意大,天下诸雄,唯我更大。既显示了曹操他本人得野心,也有一种对当时自身环境的忧虑而寄托子辈的无奈。
历史上的曹丕究竟是谁
熟读史书或者是熟读诗书的人,都对曹丕这个人是非常的了解,有些人不但了解还非常喜欢曹丕,有些人对曹丕则是又爱又讨厌。那么对于读书不多的人来说,曹丕到底是谁呢,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三国演义中的曹丕
要想知道曹丕,那我们先来介绍一个伟大的人物,大家听完对这个伟大人物的介绍,大家应该就对曹丕了解了一半了。这个伟大的人物就是三国历史上的曹操,曹操不单是统一了北方,而且还差一点统一了当时的全中国。因为曹操此人不但足智多谋,兵法出奇制胜,而且还文采斐然。不错,曹丕就是曹操的儿子,而且还是和卞夫人的大儿子。因为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地位显赫。再加上曹丕从小跟着自己的父亲曹操东征西讨,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所以后来曹丕才被曹操选为接班人,最后逼迫汉献帝禅让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曹魏高祖文皇帝。
虽然曹丕一直身份高贵,但是他并没有像别的身份高贵的人一样只会耽于享乐而高高在上。曹丕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的崇拜一些文学大家,和这些骚客们多有交集
曹丕在位期间,曹魏集团在北方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经济发展非常的快。在曹丕的统治之下,中国文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曹丕本人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在很多文学领域建树颇高,而且还开创了一些新的文学领域。
曹丕曹冲谁更聪明
此乃吾之不幸,汝之大幸。曹操第七个儿子曹冲英年早逝,对老大曹丕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曹冲自幼早慧,性格宽宥,善于体察百姓疾苦。而且才貌甚佳,当时有也有个天才儿童周不疑被惊为天人。但是与曹冲一比,也就没有什么让人惊叹了。
曹丕剧照
而周不疑后来被曹操杀了,就是因为太过聪明,连曹操都忌惮无比。认为只有曹冲才能压制他。而天才的朋友只能是天才。由此可以窥得曹冲的天赋。
在曹丕之前,还有一个大儿子曹昂,在讨伐张绣的时候牺牲了。曹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立储,就是因为在曹丕,曹冲,曹植,曹彰这几个儿子中摇摆不定。
曹操曾多次当众夸奖曹冲,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样做必然有他的深意。论聪慧不如曹冲,论才华不及曹植。曹丕作为长子的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处于一个很尴尬局面。
或许是上天给曹丕的机会。或许是曹丕自己创造的机会,曹冲病亡,曹丕在迈向世子道路上更大的障碍消失了。留下一个有诗才而无官才的曹植。经过漫长的努力,最后赢得了胜利。
曹丕虽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却是笑到最后的人。因为他继承了魏王那天生的政治才能。他小心翼翼,不露出任何把柄。与曹植的飞扬跋扈,放荡不羁形成鲜明的对比。结交大臣,引为外援。最后被曹操选为继承人。
曹丕一继承王位,就暴露本性,残酷迫害同室宗族,将多个弟弟外放,让曹植数次徙封,一生不得安稳。三国志作者陈寿隐晦是说曹丕本性刻薄,不公正,与古代的贤王相差甚远。
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简介
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废除宦官干政和创设九品中正制上,为后世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曹丕剧照
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整篇的文章。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之一本文学批评理论专著,至今仍广为流传。作为诗人,他擅用乐府题材,讲究音律美,诗歌内容细腻,代表作为《燕歌行》。文学造诣的深厚与曹氏家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曹丕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奇怪的是曹丕在后世的流传度上并不广泛,美名欠佳。大抵是是因为曹丕与曹植的皇位之争和曹丕的风流好色。曹操原本属意的太子人选为曹植,但是曹丕在心性上比曹植成熟,依靠前朝大臣和后宫力量取曹植而代之,登基后不顾兄弟亲情欲除之而后快,落下了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名声。而说曹丕风流,野史记载,曹操归天后,曹丕不顾道德伦理将父亲的整个后宫揽入怀中。
曹丕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诸多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经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曹丕杂诗主要有哪些题材
曹丕作为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曹丕的父亲曹操在文学上的地位很高,而且弟弟曹植的也在文学上比曹丕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历史上把他们父子三人合起来并称三曹。
曹丕墓遗址
因为曹丕小的时候,曹操就给他找了很多厉害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是诗词赋方面的大家,所以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非常好的文学教育。由于曹操常年都要征讨别的地方,为了锻炼自己的孩子,所以曹丕也就跟着曹操到处打仗。所以,曹丕不但非常有才华,而且还懂军事,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全能之才。
在长时间的军事生活中,曹丕有了非常多的阅历。虽然弟弟曹植在文思才华方面要比曹丕强很多,但是由于曹丕阅历丰富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和弟弟曹植一样的。曹植非常喜欢写一些美文,曹丕则不同,他非常喜欢写杂诗。他的杂诗,有些是在军旅生活中完成的,有些是在父亲出征之后,自己主持内务的所欲所感,因此曹丕杂诗写的非常的丰富而有滋味。
曹丕常年跟着父亲在外打仗,所以在在杂诗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这样一些题材的杂诗,诗词苍劲有力,结构新颖,在感情抒发方面,也非常的像曹操,诗词间有一种沧桑感,都有一种很大的气魄,让人读来不禁拍案叫绝。
曹丕墓在什么地方
三国时曹操崇尚简葬,而曹丕是继他父亲以来的又一位崇尚简葬的帝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曹丕墓主峰937.3米,位于首阳山东,隐隐有龙虎之气,乃洛阳城的更高峰,日日先得日光照耀,不愧为帝王之陵。
曹丕墓
曹丕墓中并无甚珍宝,却都是些瓦砾碎片。这与曹丕的经历和他对葬的理解息息相关,曹丕认为葬就是藏,既然只是把人藏起来,又何必整那么多虚礼,劳民伤财,最重要的是他经历了东汉的盗墓狂潮,担心自己也遭此厄运,死后不能安生。东汉末年,自董卓乱权以来,东汉皇帝纷纷被盗墓,可谓惨不忍睹。曹丕的父亲曹操就看到了这点,当然曹丕也看到了,这也许是他们父子两都崇尚简葬的原因罢。
后曹丕担心后人违背他的意思,特意颁布《终制》以警告后世:若你们违逆我的意思,便是不忠不孝,我的尸体被碎了又碎,让我死了多次,我即便在天上也不会保佑你们。曹丕让后宫中凡淑媛昭仪之下,悉数还家,并要求陵墓不封陵堆墓,不建寝殿,不修筑神道。并且墓内不随葬贵重物件。
曹丕简葬这一决定显然是明智的,不仅他自己受益匪浅,并多为后人借鉴。后来唐初太上皇李源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就想要厚葬,被大臣虞世南以魏文帝而劝阻,曹丕墓之影响盖本于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