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禅师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介绍
贯休出生在823年,卒于912年。贯休是他的法名,他的本姓是姜。而禅师是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顾名思义贯休就是一位僧人了。
贯休禅师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的一生都很清贫,他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地方。可以说贯休禅师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兼僧人。贯休的一生,才艺超群,他不仅擅长作诗,绘画,还对书法有一定的见解。在这些领域中,他的作画才能最显著。他在绘画中又十分擅长画有关僧人方面的画像。像他画的罗汉,造型奇特,是一种独特的创新。他创作的诗主要是批判官宦欺压百姓。其中一首《献钱尚父》献给吴越王的,吴越王看后很喜欢,可是让他把诗中的一句换成四十州,贯休就不高兴了,说他是根据事实所写,既然没有四十州,怎么可以随便更改,由此就可以看到贯休不趋炎附势。
贯休是一位僧人,大概我们会认为他和政治官场那些没有什么关联了,一心一意的吃斋念佛,其实不然,贯休对那些不为人民做实事的贪官十分厌恶,他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他在自己诗句中还强烈谴责了那些给百姓施加各种压力的贪官。他敢说敢做,从来不会畏惧那些官场上的那些所谓的压制。贯休在生活态度上十分随意,他走在大街上会边吃边走,一幅随意的样子,根本不在乎旁边的指点,可能就是他这种大度,潇洒的心态,对他活了89岁的高龄有一定的帮助。
而贯休禅师这个称号,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肯定。
贯休十六罗汉图
贯休在作画方面颇有一番成就,尤其是画僧人。贯休十六罗汉图便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这幅画有或多个版本,原创的已经失传了。这幅作品的长度有大约92厘米,宽度有大约45厘米,因为创作在五代时期,那时候社会上佛教十分盛行,因此受到了许多画家的青睐。贯休就是其中一位。
十六罗汉图在贯休的笔下画的十分逼真,因为贯休的画画功底很强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而且形态迥异。有的是高鼻梁,有的是大眼睛,总之是十六罗汉各有各的特色,这样就会吸引人的眼睛,而且不会显得很俗套。根据历史记载还说这些罗汉不是贯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在所梦时梦到的。
虽然我们不相信梦境中的一些事物,但是这些罗汉都是贯休对佛学思想的一个肯定的反应。当然现在十六罗汉图的原本已经没有了,都是一些模仿的,其中模仿成都更高的是宋朝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和贯休的原创相似度更高,可是这个作品现在流落到了日本。明朝的十六罗汉图是仇英所画的,他的作图构思和贯休的有一些不同,他主要描绘的是罗汉的姿势,有点是背靠着松树坐在石头上,有的是在打坐,有的是在互相谈论经文,这写景象都给人一种闲奇淡雅的感觉。贯休十六罗汉图在历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奇特,有创新,以至于在以后他成为其他画家模仿的样本。
贯休书法
贯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不仅会作诗还会画画。其实,贯休的成就还有书法,他的书法被后人评价的很高。贯休所擅长的书法和他的性格有关。作为一个随性的人,贯休所擅长的也是草书。
贯休的草书笔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笔画的连接是一个很难完成的动作。贯休书法好似一座山峰,延绵不断,但气势却还保留着。虽然贯休书法方面不像他的绘画和诗文那样出名,可他对书法的兴趣可不是一般人能超越的。贯休书法首先是从模仿怀素的草书开始的,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就是关于怀素的草书的总结,因此可以看出来贯休对草书的一种近似痴迷的感觉,而且他还十分认真的学习前辈在草书上的一些特点,如何使整体感觉更美观,还有如何下笔,如何收笔。
总之,他对书法不仅是兴趣还有专心。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练习书法,贯休书法上也找到了感觉,而且越写越好,最后还做成了一个册子都是他自己写的草书。他的几个草书代表作还可以与草书大家相比较。我想贯休书法为啥没有和作画写诗一样出名,就是因为后两者的成就太大了,已经深深印在后人的脑海里了。贯休的书法除了草书,在行书上还有一点涉及。所以说贯休在书法上也是颇有一番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