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宝玉与袭人之间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6-15)150

袭人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个。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红楼梦》中,跟贾宝玉之一个发生夫妻之实的女子就是袭人,第六 *** 名便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可是情节越往后发展,我们却发现,贾宝玉和袭人的关系仿佛越来越差,到了第三十四回,贾宝玉让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之时,都不敢让袭人知道,不但如此,还找个理由让袭人去宝钗处借书,可见宝玉已经开始对袭人有所戒备:

宝玉因心下记挂着黛玉,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便设一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袭人去了,宝玉便命晴雯来。——第三十四回

而情节再往后发展,到了第七十七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一回,王夫人强行将晴雯、芳官儿、四儿从怡红院撵走,贾宝玉甚至怀疑袭人告密,可见宝玉对袭人的信任一直在丧失,这是为何?

其实要理解贾宝玉为何在潜意识中一直疏远袭人,离不开一个导火索,那就是第三十三回发生的“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在这一回中,由于忠顺王府前来索要琪官,加上贾环在贾政面前进谏谗言,将金钏之死归结到宝玉的调戏上,贾政大怒,登时就命人将宝玉绑起来,要将其打死。

红楼梦宝玉与袭人之间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这一顿笞挞相当严重,可以这么说,若不是王夫人和贾母后来前来解救,贾宝玉真的没准就活活被贾政给打死了。这一场笞挞,是《红楼梦》中一处经典的情节,王夫人、贾母、李纨、宝钗等众人都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但受这场笞挞影响更大的,就是袭人!

袭人自从跟贾宝玉发生云雨情之后,就将宝二姨娘之位当作自己的事业目标,对贾宝玉的生活照顾得更多严谨,同时,袭人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一直帮助宝玉走向“正途”。

诸位可还记得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袭人从家中归来,欺骗宝玉说家里人将要赎自己出去,吓得宝玉泪痕满面,最后袭人抛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你只要答应我三件事,我就不走了。”这三件事为何?

之一,你以后不再说痴话;

第二,你喜欢读书也罢,不喜欢读书也罢,但至少在老爷面前要装出爱读书的样子来;

第三,再也不许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

袭人给贾宝玉提出这三个条件,件件都是为了宝玉好,这也正应了曹雪芹给袭人设立的痴性人设: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的时候,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第三回

因此,袭人一直在想尽办法让贾宝玉委身经济之道,立足孔孟之间,但袭人的身份毕竟只是一个丫环而已,她虽然一直劝宝玉,但宝玉该不听还是不听,第十九回宝玉刚答应了袭人三件事,可到了第二十一回,史湘云来贾府做客,恰好住在林黛玉处,宝玉清晨前去探望两人,看见胭脂膏子就要往嘴里送,还用史湘云的剩水洗漱,恰被袭人看见,于是上演了“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的戏码。

红楼梦宝玉与袭人之间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直到此时,袭人虽然希望宝玉变好,可困于丫环的身份,不敢狠劝,甚至给贾宝玉立下三个条件之时,甚至有“你喜欢读书也罢,不喜欢也罢,只是在老爷面前,装出喜欢读书的样子来”这类近乎妥协性质的条件。

可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发生后,袭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目睹宝玉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被贾政差点打死,这更加坚定了帮助宝玉变“好”的决心,袭人干了一件事,她决定向王夫人告密!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中,袭人趁着向王夫人回事的机会,向王夫人汇报了贾宝玉的情况,并建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外居住,并认为贾政笞挞宝玉的做法是正确的,受到了王夫人的赏识:

袭人道:“若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作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听此言,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第三十四回

随后,王夫人便私自给袭人每月二两、一吊钱的月例(姨娘的待遇),这就算是官方承认袭人的姨娘地位了,同时也等于承认袭人是王夫人的人了,这一点袭人自己也很清楚:

袭人听了,冷笑道:“你倒别这么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第三十六回

这才是导致贾宝玉在心理上不断疏远袭人的关键所在,在之前,袭人虽然会在学习、生活上规劝宝玉,但是宝玉不必多听,甚至可以不管不顾,但袭人成了王夫人的人后,贾宝玉在袭人眼中的一举一动,也都会通过袭人之口被告诉给王夫人,如此这般,宝玉如何会跟袭人交心?

偌大的大观园,真正支持贾宝玉放飞自我的,算来算去,恐怕也只有晴雯和黛玉两人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6/446893.html

“红楼梦宝玉与袭人之间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的相关文章

毕士安: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曾在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

毕士安: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曾在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仁愿(?-714年...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

《将进酒》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写世态炎凉与民间苦难,最著名的诗作是歌颂母爱的《游子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孟郊写诗态度极为认真,常常苦苦构思反复锤炼,诗中满含涩味,所以素有“诗囚”之称,他和贾岛齐名,后人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孟郊的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极...

在《荡寇志》的描述中,呼延绰如何害死了武松与施恩?

在《荡寇志》的描述中,呼延绰如何害死了武松与施恩?

在《荡寇志》中,双鞭呼延绰是结局最好的梁山头领之一。他原是官军将领,入伙梁山后成了招贤堂的头领。效力梁山期间,呼延灼并没有多大的作为,随军征战期间屡战屡败。随军洗掠沂州时,他被陈希真打得落荒而逃,桃花山之战中又被官军猛将闻达杀败。秦封山之战中,他和与老将庞毅、战将唐猛对阵,拼尽全力,仍旧被打得狼狈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