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民国滇军名将范石生是怎么死的?范石生死因揭秘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7-12)230

滇军名将范石生于国民革命有奇功,孙中山亲授上将军衔并书称军中有一范,顽敌心胆战。蒋介石叛变,时任国民革命第十六军军长的范将军仍不悔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坦然容留军中 *** 组织,又鼎力相助并舍命掩护南昌起义三支余部,①因之被 *** 右派打压。将军愤而辞职解甲归里行医为生,却被歹徒以子报父仇为名暗杀于昆明街头。 *** 当局通过对案件的所谓查办和对凶手的特赦,毫无根据地以私人仇杀的性质论定了将军之被害,留下了一个历史悬案。将军蒙难于1939年3月17日。 *** 云南省工委曾去人到案发现场作了观察,并经会议研究决定以沈公维名义送花圈悼念,又向南方局作了汇报。此后,周恩来在安排云南地下党照顾将军遗属时,还向有关负责同志谈到将军一生功德,指出将军被害是蒋介石的阴谋。②由于种种原因,各方面对将军被害真相的评述,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渐渐公诸于世。同时,人们也看到了 *** 、周恩来、朱德以及其他革命前辈对将军功绩的肯定和赞扬。③可惜,人们至今尚未见到对将军被害真相的实证研究成果。

民国滇军名将范石生是怎么死的?范石生死因揭秘

毫无疑问,将军之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事件。以实证研究弄清将军究竟死于私仇宿怨,还是牺牲于 *** 极右势力对民主爱国人士的政治谋杀,才能客观公正地给将军以全面的评价,并填补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地方当局处心积虑掩盖案件真相

范将军被暗杀,有时年21岁的 *** 军校学生杨维骞并其弟杨维襄投案,又有将军遗属控诉、当局查办等复杂过程,因而发生多方面的牵扯,阴谋制造者们很难不留下罪恶的痕迹。于是,笔者把探寻的目光聚集在当时的司法档案、新闻报道和相关史料中。尽管上述资料今天已经不再完整且比较分散,不过将其汇拢加以系统研究,从案发、庭审、判决到有关案犯去向的全过程,脉络仍然清晰可见,暴露将军被害真相的大量事实令人震惊!

一、官方报纸刻意制造假新闻。

当时的云南日报是官方报纸,其省市新闻版被 *** 右派严密控制。将军被害翌日,该报省市新闻版即有《范石生出诊遇刺毙命》的报道,副题为《车夫吴星光流弹击伤,凶犯杨维骞持书投案》,同时配发凶手称替父报仇的自首书全文。此报道所述情况并非完全不实,但对将军乘人力车出诊途中遇刺这一重要情节就有大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描述:道经南城埂脚之一卫生所门口,突被身着长衫之一青年,趋往车前,抓着范氏胸领,抽出小枪,迎面射击,胸顶命中一枪,由右耳边流出,右胸中一枪,左肋附近中两枪,弹入内部,当场殒命,由车中倒地,卧于血泊中,头向东南,手曲口张车夫吴星光亦被流弹击伤腰部。当时的人力车,车夫在前背对乘客,乘客居后面向车夫。既然杨维骞一手抓着范氏胸领,一手迎面射击,他肯定是背对车夫面向将军贴身开枪。那么,子弹即使穿透了将军的身躯,也绝不会自动调头,复绕过将军和凶手两人,再准确地击中车夫。记者未说明消息中这一情节的来处,仿佛亲眼所见,煞有介事地描绘出杨维骞孤身行刺的场面,报纸编排上再配以凶手声称替父报仇的自首书全文,误导公众先入为主地形成凶手杀人事出有因且一人做事一人担的印象。案件拖延至案发当年8月7日首次公审。翌日,云南日报省市新闻版的报道题为《范杨仇杀案昨午首次公审》。可见,该报在案件审判伊始,即以标题醒目地把将军被害定性为范杨仇杀案。笔者认为,凶手持枪暗杀的实况是关系将军被暗杀真相的重要环节,官方报纸却刻意制造假新闻,并急于把案件定性为范杨仇杀,显然是故意混淆视听。

二、当局查办中故意回避将军中弹实情。

将军被害案首次公审的司法记录现已难查到,而旧云南日报的有关报道十分简略,仅从当年8月8日昆明朝报题为《刺杀范石生案昨公开审讯》的报道,可看到一些较为详细的情况。据此报道,该案系公诉,旧法院检察庭具有侦查案情的权力和提供证据的责任,开庭之始即由检察官宣布本案侦查结果及提起公诉由。岂料,将军的遗属范吴石林当庭对检察官关于被害人身中4枪的侦查结果提出质疑:收殓尸身为之洗浴时,检视身受十三枪,照片曾照出七枪,其余因光线关系未能完全照出。根据检察庭的公诉及范吴氏的质疑,法官旋即询问杨维骞,范石生是否彼所枪杀,杨直认不讳,对于枪弹打在何处表示已记不清楚,当时只向范周身要害处打,用两支枪。范吴氏的质疑显然抓住了要害,而被告的供述十分敷衍。那么,将军中弹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据案发当年云南日报9月22日《刺范案昨日宣判》的报道,前因伤处多寡,未能确定,范吴石林谓被害人全身共有十三伤,相片所摄头胸腹等部有七伤,检察庭验断书则谓仅四伤,法院刑庭乃于本月十五日,传集当时装殓范石生之索杠行工人缪云先、张炳仁二人,到庭讯明共有十二伤,与相片所摄受伤部位亦能相符,经该院主办此案之推事,多方会商核定,已于昨(二十一日)开庭宣判。上述引证,值得重视!将军被刺,杨维骞投案宣称自首,法院检刑二庭必须验证凶犯口供是否属实才能结案,为此不能不查明被害人身中几弹,弹中何处,以及与凶犯所持枪弹并开枪情况是否相符。其中,将军身中几枪是核心问题。检察庭却在侦查中把一般老百姓凭目测即可一览无余的12伤误断为4伤。如此误断!作为检察部门,不能说是无知,只能说是故意。当范吴氏当庭质疑后,法庭不及时查明将军中弹实况,法官对将军被枪弹击中何处,不以如实勘验为根据而对被告人笼统问之,被告人则以记不清为托词模糊答之,这就证明首次开庭中,刑检二庭即与被告人一鼻孔出气,故意回避将军中弹实况。

首次开庭后,旧法院对将军中弹实况的确认则采取拖延战术,到案件判决前才传集证人验明将军实中12枪,又故意不再追究这12枪是否杨维骞所击中,立即结案作出判决。笔者因此肯定:旧法院刑检二庭狼狈为奸,故意回避将军中枪与凶手所持枪弹及射击情况是否相符的问题,是为了掩盖案件真相。

三、发案时杨维襄不在现场。

昆明朝报关于将军被害案首次公审的消息,还报道了杨维骞之弟,年方17岁的中学生杨维襄庭审中作了案发时他不在现场的申辩。笔者又查到昆明市档案馆所存当年9月12日将军被害案庭审的原始记录,发现其中记有案发现场附近的派出所值班警士钱士道出庭证明:杨维骞投案交枪后,杨维襄隔两分钟才到。又有杨维襄的中学同学田北湖出庭证明:今年三月十七日我由珠市桥买物转来遇见杨维襄我们是顺着城墙脚走。到消防队附近听见枪响了几声,在什么地方响我不知道。我们仍然向前走到市立医院门前,只见两个人睡着,并且听见前面有人喊我是替父报仇,杀人的是我,叫声同我们相距约三十余步,既后杨维襄往前去,我就没有跟着他了。以上证词足以说明杨氏兄弟中,只有杨维骞向将军开枪,而杨维襄则逗留在案发现场附近。法院亦采信了钱、田二人证词,最终对杨维襄的判决也是预备杀人。

四、还有一名神秘 *** 击中将军。

据云南公安系统所存旧档案,将军被害案发后,当局查收杨维骞、杨维襄两人手枪3支、枪中子弹12发。枪为左推轮1支、拉七2支。据枪械常识,当时的左轮手枪可装子弹6发,拉七手枪可装子弹7发。二杨三枪装满子弹共20发,暗杀将军之后枪 *** 余子弹12发,而杨维襄及其1枪不在现场,杨维骞是用两支枪射击,将军实中12弹。那么,笔者可以肯定,凶手杨维骞即使双枪满弹,至多只有8枪击中将军,至少有4枪由另一名神秘杀手击中将军。

五、车夫吴星光证实有凶手两人向坐车人击。

《益世报》记者于将军被害第三天即往医院采访吴星光,并于该报3月21日刊登了《吴星光君对记者谈》。据报道,吴对记者泣诉:余在洪化桥(将军住所附近――引者注)时,有人叫车至小南门,车费一元五角,不料车过市立医院附近,突闻背后有枪声,余即骇倒地上,见凶手两人向坐车人射击,余腰部中一弹,两凶手放枪后即往甘公祠走去。《益世报》系教会报纸,其记者立场较超脱,又是案发第三天即采访吴星光,吴所言真实可信。联系前述杨维骞至多只开了8枪,而其弟不在现场的情况,笔者肯定:确实如车夫所述,有凶手两人向坐车人射击,此即杨维骞和那名神秘杀手。在往甘公祠走去的途中后者在杨维骞的掩护下逃逸,这时杨维骞就当街大喊我是替父报仇,杀人的是我,杨维襄听见喊声立即赶上前追随其兄投案。

六、旧法院的判决确定掩盖了案件真相。

笔者前述揭示的各种证据,充分证明杨维骞兄弟虽然投案,但并未如实供述案件真实情况,即不是真正的自首。在这种情况下,旧法院匆忙做出判决:杨维骞杀人自首,处有期徒刑九年零五月,并褫夺公权九年,杨维襄预备杀人,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一月,缓刑三年,手枪三杆、子弹十二颗没收。判决一出,当局对将军被害案的所谓查办便不了了之。至于那名在逃的凶手为何刺杀将军?为何此凶手潜逃而杨维骞事先备有所谓自首书投案?此凶手潜逃时为何又有根本不在杀人现场的杨维襄冒出来追随其兄投案?等等关系将军被害真相的问题便成为一个阴沉的谜团遗于史坛。 *** 司法当局的判决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掩盖案件真相的作用。

编造借口杀人竟被更高当局特赦在范将军被刺和 *** 当局保护凶手掩盖案件真相过程中,杨维骞所谓子报父仇一直贯穿始终。显然,凶手父仇的真伪是揭示将军被害真相的重要线索。

一、杨维骞凭猜测把杀其父的动机强加于将军。杨维骞由旧云南日报全文发表的自首书,称其父杨蓁曾与范石生义结金兰,原已赋闲上海,却被时任驻粤滇军第二军军长的范石生请至广州委以该军总指挥之职。1925年二军战于南宁,范渐生忌嫉之心,且以为无需予父,顿起毒意必欲置予父于死地而后心安。这里,杨维骞首先指认了将军杀害其父的动机。但是所谓忌嫉之心以为无需予父等,都属于思想意识的问题,只有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示或直接的语言表达,他人才能察觉。但该杨的自首书未能提供聊以表明将军忌嫉之心顿起毒意的任何蛛丝马迹,也未说出将军当时对部下杨蓁究竟有何忌嫉。不言而喻,杨维骞凭主观猜测给将军编造了一个杀害杨蓁的动机。

二、无法证实父仇,反露其父罪孽。杨维骞的自首书详述了杨蓁被杀情形:民国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予父与老贼(该杨指范石生――引者注)同住于桂省武鸣甘墟关帝庙中一小室内有老贼羽党十余人为兵者拥入,立向余父射击一枪,伤足部,老贼视若无睹。此后,凶手将余父拖出室外,又连刺数刀后离去。余父速命随行副官请老贼数十次老贼始终不来,且深恐有变,又出钜金,使心腹将余父活活扼死。1925年杨维骞只有7岁,其自首书所述如同亲眼所见,却未提供任何证人姓名及其他证据。该杨上述的描述也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将军如果刻意谋害杨蓁,实在用不着杀得如此拖泥带水。范将军被害翌日,其儿女即函呈省 *** 主席龙云鸣冤。据案发当年3月20日云南日报所作的简要报道,该函称杨蓁乃因治军过严,激变军心,由兵变致死,非将军谋杀,并列举滇二军当年发动兵变致杨蓁被杀的第三师师长徐德等为证人。据查,旧报纸及现存旧档案中,有关原、被告双方举证与辩论杨蓁之死的记录极少。仅见当年8月24日云南日报有《范石生案展期辩论》的简讯,称被告曾请求法院,再开辩论,此闻证人李正方尚未来昆明,故辩论日期暂缓决定。笔者认为,杨维骞以替父报仇为名杀人投案并称自首,他对所谓父仇具有举证责任,而李是凶手自首书中未提及,且在其投案很长时间后才请出来的唯一证人,今天研究这段历史,对李的证词应格外注意。所幸笔者从当年9月12日的庭审档案中找到了李的证词实录。李当庭说明他与范石生、杨蓁系同学同事,相互感情很好。他由杨从杭州约至滇二军任独立团长。杨被害之日清晨四时,他听见枪声后发现该团已被三师派兵包围,随即赶到范、杨住处,已不见有杨,询问后范答:今早突然来三个人,二个将杨蓁按住要拉他出去,杨蓁不肯走,就见这两个人一个抬一头将杨蓁抬出去。李当时请求去看,范说:你不能去,恐怕受怀疑。李的证词通篇无一处可证明将军指使人杀害杨蓁,他在法庭上特别申明:杨蓁是如何死我不知道,死后我也没看见。当时害杨蓁的凶手无人知道,既后才听见这三个人先后死在滇粤的边境了。杨维骞找来的唯一证人未能证实杨蓁被将军谋害,那就自然反证凶手的自首书所言不实。出人意料的是,李正方的证词中透露了一个涉及杨蓁真实死因的重要线索。即李于法庭陈述其与杨蓁相约到滇二军的情形时说:杨蓁先去了,我到第二年三月才去。我到时,他们的队伍已到南宁了。那时龙主席的队伍在南宁城内,我的意思叫范石生同龙主席合作,杨蓁很愿意,范石生则反对,于是就意见相左。不过他们交情太深,即有不满的心表面也看不出来。当时,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权即将北伐,而龙云所部是西南土皇帝唐继尧勾结北方军阀图谋两广的劲旅,孙中山生前曾经部署滇二军入桂拒唐。因龙部已抢占南宁,二军兵临城下与之决战。此时,由李正方提出、身居二军前敌总指挥之职的杨蓁支持与龙云合作,实为出卖国民革命之举,若得逞将使北伐军腹背受敌。如此叛逆罪孽,必然令杨蓁无法见容于追随孙中山苦战多年的二军将士,将军对杨之私情也难阻大义。杨维骞如此举证,旧法院也不敢贸然认定他暗杀将军是子报父仇,最终无根据地以自首轻判其罪。

三、杨蓁确实死于兵变。据笔者查阅,报刊书籍言及杨蓁死因者为数不多,且系听闻传言,说法不一。唯见台湾省出版于1972年的《李宗黄回忆录》,作者当年曾由孙中山指派到滇二军任混成旅旅长,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回忆杨蓁遇害情形:龙云侵占南宁,所部继续推进,被匆匆入桂的滇二军连续击溃于宾阳八塘、二塘,损失惨重,退入南宁坚守。照说,我军原可趁此两度胜利余威,长驱直入,衔尾急追。说不定可以一举攻入南宁。然而,指挥官却不此之图,南宁攻城战毫无理由的被延缓了两天,使龙云得以从容收集溃兵,部署城防,自此他便据城而守,誓死不退。此后,滇二军攻城旬余不克,唐继尧部第三路胡若愚军突然而至,与龙云里应外合。滇二军腹背受敌因而大败总指挥杨蓁是一个治军严明,认真负责颇有才华的老将领,早在护国讨袁之役中卓著功勋。滇二军的师旅长徐德、张安定等对他平时的功利心切,要求部下过于苛严早已起了反感,南宁一败,败得出乎意外,徐、张两部都吃了很大的亏。这两位师旅长便在残部撤退到甘墟的时候,派部下第九团的一名连长,把杨总指挥从军部里拖出来捆起加以惨杀。李宗黄主要从当时滇二军面临的战况阐述了发生兵变的原因和过程,说明杨蓁确实为兵变所杀并指明了杀害杨蓁的责任人,与本文前述旧云南日报所载将军儿女致龙云函所称杨蓁死于徐德等发动兵变完全一致,又与李正方在法庭上的证词互不矛盾且相互印证,读来令人信服。而将军对部下杨蓁,一般来说无须忌嫉,何况当时战事不利,需要团结对敌,将军更不可能去忌嫉杨蓁。因此,笔者肯定杨维骞的自首书满纸谎言,其所谓父仇纯粹是为了杀害将军而凭空捏造的借口。

四、专制与谎言结合的特赦。1943年5月23日的云南日报突然刊登 *** 中央社电讯《杨维骞刺范案国府明令特赦》。据讯,特赦令称查杨维骞因其父杨蓁被范石生使人杀害,蓄志复仇,嗣于行刺遂后投案自首其杀人行为,固犯法纪,而年少志纯,出于孝思,奋身不顾,衡情殊属可原徒刑九年五月,特予赦免,以示矜恤。民国中央 *** 未在此特赦令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出示将军指使人杀害杨蓁的证据,而本文前述已证实杨维骞的所谓父仇是为了杀害将军而凭空捏造的借口。既然连杀父之仇都可以凭空捏造,凶手又有何孝思可言!民国中央 *** 的矜恤难道不是欺人之谈?至于杨维骞作案后仅被羁押10月有余就得保外就医,一获特赦即赴 *** 国防部任职,这在当时的云南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笔者认为,如此以谎言为根据的特赦,是 *** 极右派实行专制统治滥用国权的产物,其目的与地方司法当局掩盖案件真相的所谓查办一脉相承。重要史料并非孤证

现场回放真相大白范将军故乡――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的政协组织1989年出版了《文史资料选辑――范石生专集》。其中有将军旧部、曾任云南省政协委员的严中英所撰《我所知范石生的几件事》,提供了将军被害前后的一些重要史料。文中说到将军回乡后住昆明城内蒲草田一号老家,行医为生,只在家应诊,下午有时也出诊是1939年3月17日被杀的,那时我在他家就医,知道一些情形。这天上午9点钟,有一个年纪二十来岁的伙子,到范石生家请他出诊,范正看病,答应下午去,到了下午两点多钟,范就提前出门,坐了人力车,跟着来喊出诊的伙子沿南城埂脚走,刚要到市立医院的时候,城墙边突然跳出两个人来,叫出诊的伙子即向范的后背连续开枪,射击子弹多发,随即逃去。从城墙脚跑过来的二人中,有一人又从范的侧后方,对头部打了两枪,范当即从人力车上扑到地面死去。附近的警察听到枪声即赶到现场,抓住了从城墙脚跑过来的两人,先已逃去的凶手追捕不及。之后,我和范石生的家属到了现场,看到范石生倒在血泊之中,他身上连头部共有十三个枪眼。我们照了两张相。法院的人也到了现场检验。文中还说到主谋杀杨蓁不是范将军而是师长徐德及所部人员。徐德当时住在昆明东寺街,他在范石生死后第二天即到范家吊唁,他在灵堂前痛哭流涕地说:小泉(范石生字――引者注)呀,你死得太冤啦!我对不住你。接着大声说:你们要杀就来杀我徐德,你们不能冤枉别人。严先生所言者,有现场亲见,有当时听闻,文中并附声明:事隔多年,加之年老记忆力差,其中可能有遗漏和错误之处(例如时间地点等),但我对这份材料的真实性完全负责。由此可见,严对政协文史资料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过,从历史研究角度,其史料无论真实程度如何,若系孤证,仅为一家之言。经笔者把这些史料与有关将军被害的其他史料对照,发现它不仅不是孤证,而且还可供今人回放将军被刺的实况,揭示将军被害的真相。

一、在杨维骞子报父仇的幌子下,将军被多名刺客共同预谋暗杀。

严先生说将军只在家应诊,下午有时也出诊。回头看旧云南日报《范石生出诊遇刺毙命》的消息开篇也说午来皆外出应诊。将军的蒲草田旧宅紧临老昆明小西门,无论出城还是往城内行走都是路径纵横四通八达,而出诊须遇病家邀请且病家住处各异,因此他出诊的时间和走向变数极大事先无法预料。杨维骞得以定时定点事先埋伏袭击将军,杨维襄能够候于附近适时现身,须有其他同伙按预定计划配合行动才能做得到。严先生所言有一伙子以叫出诊为名把将军骗往既定地点与杨氏兄弟共同实施暗杀,其真实性确定无疑。而笔者前文已经以确凿的证据证实了案发时有两个人向将军射击,杨维襄未开枪仅案发后现身,这与严先生提供的主要情况相符。即叫出诊者在市立医院门口见杨维骞冲出,立马从背后向将军开枪,杨维骞同时从正侧面向将军射击。两凶手对将军夹击,而不是杨维骞一人背对车夫面向将军射击,才会导致车夫被流弹击中。接着就是车夫吴星光所见两凶犯放枪后即往甘公祠走去。可以肯定,叫出诊者即前文所揭证的神秘杀手,实施暗杀后他在与杨维骞一起往甘公祠走去的过程中逃逸,杨维骞马上高呼我是替父报仇,杀人的是我!早已候于附近的杨维襄闻声而至,他如前述警士钱士道所言在其兄之后两分钟投案。这样,三名暗杀实施者密切配合,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加上所谓子报父仇的噱头,给大白天街道上可能存在的见证人一个作案者就是杨氏兄弟二人的假象,以隐匿叫出诊者的存在。旧云南日报《范石生出诊遇刺毙命》的消息还讲到案发后一时观者如堵,足见旁观议论者不少。严先生前述史料中有案发时杨氏兄弟同时从城墙脚跳出的听闻,说明刺客们子报父仇的骗局和狸猫换太子的障眼法,已经在群众中产生了蒙蔽视听的预期效果。

二、谋杀将军是 *** 极右派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将军被杨维骞兄弟与叫出诊者共同预谋暗杀的事实确定无疑。那么,证明谋害将军是 *** 极右派有组织有计划行动的证据链接就清晰地凸现出来了。按照近现代社会公认的法理或国民 *** 当时通行的法律,犯罪嫌疑人的自首都必须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罪行。本文前述已经用确凿事实证明杨维骞兄弟投案后并未如实供述其罪行。他们与叫出诊者共同实施的暗杀活动中,包含着杨氏兄弟捏造父仇作为公开杀害将军的借口、掩护叫出诊者逃逸、真投案假自首以隐蔽案件真相并逃脱处罚三个要素。当然,他们若要得逞,必须以当局受蒙蔽或与之共同作弊为条件。根据本文前述所揭示, *** 当局从地方到中央、从官方报纸到司法部门,都不是受了蒙蔽而是处心积虑地掩盖案件真相,不择手段地包庇杀人凶手。其所谓查办也包含着三个要素:故意回避将军中弹实况以避免叫出诊者暴露;在杨维骞根本不如实供述罪行的情况下确认其自首并从轻判刑;毫无根据地宣称杨维骞之父被范石生杀害并以此为由将其特赦。显然,如果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谋害将军,杨维骞等三名刺客和地方有关机构及其人员乃至更高当局,就很难如此上下一致密切配合,把暗杀将军并掩盖案件真相的事情做得这样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毫无疑问,谋害将军是 *** 当局所为,与将军实际上并无杀父之仇的杨维骞兄弟及叫出诊者,仅仅充当了马前卒、刽子手的角色,而特赦杨维骞并将其安排到国防部任职,这是掩盖案件真相的需要。纵观现代历史,蒋介石专制集团在 *** 中对爱国民主进步人士的迫害,无一不出于政治原因。将军死于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日时期。当时,只有日本侵略者、汉奸卖国贼是国共两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对范石生这个已释兵权手无寸铁在大后方悬壶济世的国民革命老将, *** 当局为何动用大量政治资源精心组织暗杀?

这只能从历史上、政治上寻求答案。历史上自之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起,以蒋介石为首的 *** 新右派绝不容忍任何所谓通共者。将军曾于 *** 着手武装反蒋的关键时候与南昌起义部队建立统一战线,给革命队伍以得力支持,特别是掩护和帮助了后来成为 *** 军事斗争重要领导人的朱德,这在 *** 极右派眼中属杀无赦之罪。 *** 领导的革命武装越发展, *** 右派势力对将军的仇恨就越深刻。抗日战争中, *** 极右派一贯坚持积极 *** 的方针。1939年前后,日本侵华改变策略,加强了对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军事进攻和对 *** 当局的政治诱降,导致蒋介石集团的对日妥协和 *** 倾向日趋严重,中国出现全民族团结喋血抗日,而 *** 右派积极 *** 的局面。1939年1月召开的 *** 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 *** 方针。年内,蒋介石集团制订了《共党问题处理办法》、《异党问题处理办法》、《处理异党实施办法》等秘密文件,相继制造了一系列 *** 反人民的政治事件和血腥惨案,掀起了 *** *** 并围绕 *** 目标对爱国民主人士进行迫害。当年, *** 曾经在《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中愤怒地揭露:中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所以先杀抗日军人,先杀 *** 员,先杀爱国志士。当年蒋介石察觉将军掩护和支持南昌起义余部的事情后,已经日渐将其降职削权,而将军对蒋介石集团亦保持距离直到愤然辞职,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终未释嫌。将军饶有军事斗争经验又敢做敢为,在民国政界资望较深又广有人缘,虽然解甲归里安居昆明也会让蒋介石集团感到更难控制。从历史到现实, *** 右派都不可能不对将军进行报复,也不能不将其视为心腹之患在 *** 反人民活动中列入打击对象。根据本文前述种种事实,也只有掌握着国民 *** 党政核心权力的 *** 右派,才能做到中央到地方当局密切配合,调动各有关机构,指挥各方面人员,有计划地暗杀将军并掩盖案件真相。可以肯定,将军并非殒于所谓范杨仇杀,而是牺牲于 *** 极右派的政治谋杀。

三、蒋介石是杀害将军的主使

将军虽已去军职,仍兼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之职。他被害后,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干军政要员纷纷函电致唁,蒋氏还特别电示 *** 发给丧葬费三千元并饬令查办。由此足见将军的资望及其影响。 *** 极右派在抗日时期大动干戈地谋杀这样一位国民革命老将,其指令必然来自上层。众所周知,国民 *** 自蒋介石始 *** 一人独裁。特别是1938年 *** 临时代表大会召开,到1943年国府挂名主席林森去世后,蒋介石频频加冕,身任 *** 总裁、国防更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 *** 主席兼行政院长等职,从实质上到法律形式上成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人的大独裁者,凡 *** 反人民的方略及重要事项均由他决定。按将军的资历、地位和影响,如果不是蒋介石下令,一般特务机关和地方当局不敢擅自加害,更不可能产生 *** 中央到地方当局上下一致密切配合策划暗杀将军,并蒙蔽视听恃权枉法掩盖案件真相的情况。特别是 *** 更高当局对杨维骞的特赦,如果不经一切大权在握的蒋介石批准根本办不到。也正因为将军特别的资望和地位,蒋介石反动集团才选择他孤身回乡的机会下手,不仅利用杨维骞兄弟编造所谓父仇作为杀人借口,而且以更高当局名义毫无根据地宣称杨维骞之父被范石生使人杀害,既保护了杀人凶手,又达到了以所谓范杨仇杀掩盖杀害将军的 *** 反人民性质,还让将军背上了一个无端杀害部下终致死于仇家之手的黑锅。一箭三雕,用心极其阴毒!至于蒋介石对将军被害后的吊唁,只不过是这位法西斯独裁者铲除异己时惯用的一面杀人、一面哭灵的两面派手法的典型表现而已。周恩来当年就指出将军被害是蒋介石的阴谋,显示了敏锐的洞察力。范石生将军被害已60多年。由于历时太久,已经很难查明 *** 极右派暗杀将军时那些策划于密室的具体细节。在将军被害案的性质已经被证明的情况下,作为历史研究,一些有关历史事件细节的求证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了。笔者努力揭证将军被害的性质,谨出于对历史真实的责任并告慰于将军在天之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7/451489.html

“民国滇军名将范石生是怎么死的?范石生死因揭秘” 的相关文章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诸葛瞻确实非常平庸,与他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哪怕他默默无闻也无所谓...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喜怒常常挂在脸上,上一秒还眉开眼笑,下一秒就怒目要杀人,可以说,孙权翻脸就不认人。有一个人,经常惹孙权生气,孙权非常不喜欢他,很讨厌他,但是,曹丕却很喜欢他,还经常为他设虚座...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后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显德元年(954年),32岁的柴荣成为后周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乱局,他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大志向。此后柴荣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开疆拓土,使得后周日益富...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大宋王朝为何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为帝王。秦始皇一统天下功过是非自然不必多说,千古一帝历史上仅此一人。汉武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历史上没有几人可以与之媲美。唐太宗创造大唐盛世,开疆拓土,文...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

襄樊之战关羽要是将女儿嫁给孙权 最后能够消灭曹魏吗

襄樊之战关羽要是将女儿嫁给孙权 最后能够消灭曹魏吗

对如果襄樊之战时,关羽将虎女嫁给孙权犬子,他能灭掉曹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襄樊之战是蜀汉命运的转折点,当时刘备拿下汉中,以及刘封和孟达拿下东三郡后,刘备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时期,但是随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大战之后,孙刘联盟破灭,关羽兵败被杀,荆州落入东吴之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