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府究竟在哪 历史上真的存在天波府吗?
杨家府宅真的有如此显赫吗,京城里到底有没有天波府,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杨家将的很多故事都附会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不管天波府是否真的存在,宋时的开封确实有天波地名,金水河也不是虚构。
关于天波,宋人孟元老的笔记《东京梦华录》有载,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其东至景龙门,西抵天波门,宫东西二横门皆视禁门,城濠曰护龙河浚濠水深三丈,东侧景龙门桥,西侧天波门桥。可见,天波门在宋都开封的西部,天波门桥、天波门是大内要地,宋朝都城核心大门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关于金水河,《宋史》也有记载。金水河又名天源,导自荥阳黄堆山,经过几番整治,俨然成为开封的母亲河。
太祖建隆二年春(961年),左领军卫上将军陈承昭奉命率水工凿渠,引水入都,抵达城西,共百余里,命名金水河,向东汇于五丈河。乾德三年(965年),金水河引进皇城,后苑、内庭中的池沼都有河水注入。开宝九年(976年),金水河水又被引至赵光义的府第。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九月,在供备库使谢德权的整治之下,金水河至天波门经皇城到乾元门,缭太庙入后庙,金水河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官寺、民舍都能汲用河水。
这个谢德权,就是《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中的谢金吾,因为曾经官为金吾街司,被人称作谢金吾。他原本是个一身正气的官员,但因整治都市街道得罪了不少人,其中有达官权贵,也有市井小人,因而被后世的小说给丑化了。
天波与金水河都是实实在在的地名,但宋朝皇帝是否就在那里为杨家赐宅还需要更为有力的佐证。
宋代皇帝似乎有为官员赐宅的传统,这不仅体现在故事传说中,也渗透在历史记载中。
在现实中,据宋史记载,朝廷曾为郭进赐京城道德坊之一区,为慕容延钊赐宅一区;对赵保吉赐第京师,对刘继元赐京师甲之一区。
赵保吉与刘继元都是降王,北汉降臣卫融也曾赐第京师,卫融原是北汉宰相,后被宋军擒获。名满天下的狄青也被皇帝赐过豪宅。即便是与杨延昭一同并肩战斗过且名声相当的杨嗣也留其家京师,假官第以居。这位杨嗣后来被演义成了杨七郎杨延嗣,因为他的功劳和地位不够赐宅,所以只能借宅而居。
被赐宅的刘继元是北汉王,杨继业与他称兄道弟。甚至于与杨延昭齐名的杨嗣都可以住在京城,杨家将安居京城似乎应该是理所当然之事。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史书上有那么多人被皇帝赐宅京师,这里面有功臣也有降臣,但竟然没有一条是关于杨家的。这样的事实一方面说明宋时赐宅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意味着,杨家可能真的没有被皇上赐宅,否则不会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
宋时的各种史料,没有留下关于杨家府宅的任何记录。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令人奇怪的是,在远离宋朝数百年后的清代却出现了有关杨家府宅的历史记载。
乾隆时代,周城著有一部《宋东京考》,是专门追寻开封旧事的,这部书提到了杨六郎故居和杨业家庙。杨六郎宅址又叫玉阳关,在宜秋门内,宅外还有湖泊。乾隆年间的《开封府志》称,杨六郎故宅在明朝正德年间被河水淹没。
杨业家庙又叫孝严寺,在城西北隅,旧金水内。雍熙丙辰五月,业死节朔方,其子请改家庙为寺,以荐其父。太宗嘉其孝,乃谕其请,赐额曰孝严。宋室南迁之时,孝严寺毁于战火。
按照清人的说法,杨业在世时,开封城内就有杨家家庙。因位于东京汴梁城天波门外,金水河旁,故名天波府。杨业殉国后,杨延昭请改家庙为寺。这些记载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宋朝都城里真有杨家府宅。
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可信?宋史专家李裕民先生在《杨家将疑难问题考辨》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杨业那个时代,宋朝根本没有家庙制度。
家庙制度,兴盛于唐代,到五代时已完全消亡,宋初没有恢复,直到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才有人提议恢复家庙制度。司马光在为文彦博所作的家庙碑记中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唐世贵臣皆有庙,五代荡析,庙制遂绝,宋代久而未讲。仁宗皇帝考虑到群臣贵极公相,对祖先的祭奉却与常人无异,因此允许文武官员建立家庙。
皇祐二年(1050年),家庙解禁的有关政策正式出台,但很久都没有人行动。因为家庙制度废除日久,当朝的士大夫不仅不知道家中竟然可以设庙,更不知道家庙应该如何修建。
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当时的宰相文彦博成了宋时之一个要吃螃蟹的人,但因为不知家庙如何修建,他派人专程去了长安,详细观摩了一杜姓家庙,才确定出蓝图样本,建成了宋代之一座家庙。
从907年五代废止家庙,到1055年文彦博修建家庙,期间家庙制度失传152年,杨业归宋时已没有家庙制度,所以在杨业、杨延昭那个时代,开封是绝无不可能存有杨氏家庙的。
这段历史的厘清,说明清人关于杨业家庙的说辞是想当然的附会,是想象基础之上的杜撰,与故事小说的说法一样,不足为信。尽管杨家没有被皇帝赐宅,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的功业伟大,被赐豪宅当属情理之中。现实与故事的差别就是这么巨大。
如今开封的天波府也并不是什么遗迹,它于1994年才建成,是一座仿宋建筑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开封天波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新版的天波府由东、中、西三个庭院组成。中院为天波杨府的主体天波楼,高24米,面积1000平方米,为夹层重檐歇山式建筑。
天波楼内有很多塑像,一楼大厅设杨业发兵幽州救主,二楼有佘太君杨门选将,均为大型群雕。两侧的配殿,设置了杨家将故事组雕,东配殿是杨家热血男儿的雕塑,包括大郎代主赴难、七郎单骑闯营、五郎斧砍萧天佐等;西配殿的主角是杨门女将,有穆桂英大破天门、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娘九妹杀败耶律方等等。这些内容大多源自故事演义,没有多少历史真实可作依凭。
西院为杨家花园,采用江南园林营造手法,南部挖池叠山,山上建亭,山下修洞,水池上修建九曲桥,临水建有水榭,形成敞开式山水景致,曰天波碧潭。东院为演兵场,由点将台、练兵场、大门、帅旗及连接中院的走廊等设施组成。
气势威严的天波杨府坐落于开封杨家西湖北畔,东靠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西临清明上河园和翰园碑林,是今日开封著名的旅游景点。
天波杨府投下了800万巨资,虽然宏伟壮观,但只不过是一座仿宋宅院,虽然参照了《东京梦华录》、《宋东京考》等记载,但离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其实不仅是开封的天波府,全国各地有关杨家将的不少古迹,很多都是根据故事附会。
京城里根本没有什么天波府。之所以会有天波府一说,可能是人民根据杨家将的功劳,觉得他们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尽管有很多功劳是人民凭空想象出来的。
京城里没有天波府,也不可能有天波府,宋朝的帝王不可能在解除了大将的兵权之后,又重新重用武将养虎遗患。但是人民爱戴杨家将,人民比封建帝王更加珍惜英雄爱惜英雄。真正爱才爱英雄的是人民而不是帝王,宋朝的帝王不仅不爱戴英雄,甚至非常忌惮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很能说明这一点,这也是宋朝军力不强、国力不振,最终为外敌所灭的根本原因。
在人们的心目中,天波府已是一个定了型的概念,一个永恒的概念,它寄托着人们对爱国英雄的无上礼遇和无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