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 *** 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 *** 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 *** 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视 《大学》﹑《中庸》﹑《论语》 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他和朱熹常相辩难。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之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朱陆之争
陆九渊心学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显示了陆九渊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同异和分歧,也昭示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为了说明问题,这里还要从人们熟知的鹅湖之会谈起。
鹅湖之会
朱陆之争起于鹅湖之会,因鹅湖之会而使两家分歧公开化。然而鹅湖之会上争论的焦点为所谓尊德性还是道问学,这看来只是为学 *** 问题,似乎并未涉及双方分歧的本质内容。所以黄宗羲也曾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这样评述说:
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 *** 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之用也。两家之意见既不同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之尊德性,何尝不加功于学古笃行, *** 之道问学,何尝不致力于反身修德,特以示学者之入门各有先后,曰此其所以异耳。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他指出,所谓尊德性与道问学,只是理学教人入门 *** 之不同,二者本不能截然分开。况且朱陆在其中虽各强调一面,却同时兼顾另一面,所以他们这种争议,构不成根本的分歧。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发挥理学精义,即使意见有所不同,也只是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而已。他们在为学中表现了各人性情和道德实践的差别。
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朱陆之争为什么会沿续几百年,成为贯通理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呢?双方实质性的分歧到底存在于何处?黄氏这里只就朱、陆后学的门户之见来做分析,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
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时吕祖谦访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读周、张、二程书,编辑《近思录》。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一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据《东莱年谱》记载:淳熙二年乙未,四月二十一日如武夷,访朱编修元晦,潘叔昌从,留月余。同观关洛书,辑《近思录》。朱编修送公至信州鹅湖,陆子寿、陆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来会。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 *** ,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各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这引起朱熹的不满。双方辩论三天,观点始终未得到统一。与会的还有临川太守赵景明,及所邀刘子澄、赵景昭(《陆九渊年谱》),另据《宋元学案》,陆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济道也参加了此会。
关于鹅湖之会的详情,《语录》中有一段陆九渊的回忆,其中说:吕伯恭为鹅湖之集,先兄复斋谓某曰: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某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先兄遂与某议论致辩,又令某自说,至晚罢。先兄云:子静之说是。次早,某请先兄说,先兄云:某无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方得一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某云:诗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兄云:说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何?某云:不妨一面起行,某沿途却和此诗。
及至鹅湖,伯恭首问先兄别后新功。先兄举诗,才四句,元晦顾伯恭曰:子寿早已上子静船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兄。某云: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举诗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元晦大不怿,于是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数十折议论来,莫不悉破其说。继日凡致辩,其说随屈。伯恭甚有虚心相听之意,竟为元晦所尼。(《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回忆中详述了鹅湖之会前二陆相互切磋,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以及赋诗明志的经过,略述了会上以陆九渊、陆九龄为一方,朱熹、吕祖谦为另一方讨论三天的过程。陆九渊认为,会上,吕祖谦对他与九龄的意见有虚心听取之意,但其观点竟限于朱熹的影响而不能拓展。
又据《陆九渊年谱》,朱亨道书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
二陆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天心性为前提的。其所谓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和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的诗句,都是表明先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二陆把心当作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说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 *** 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值的真正渊源人心本体。
鹅湖之会后三年,朱熹才和陆诗说: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陆九渊年谱》)诗中的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一句,不仅婉转地批评陆学脱略文字,直趋本根(《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十五)的为学 *** ,也点出了陆氏心学的本体乃不依文字而立者。这恰可以看作朱熹对鹅湖之会上二陆所主张的心学思想,及陆九渊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一问题的回应。说明鹅湖之会及会后,朱陆双方都已开始意识到,在工夫问题背后,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关于本体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