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8-24)230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介绍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史记孝武本纪》: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新唐书百官志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清袁枚《随园随笔古官尊卑不一》:秦汉侍中本丞相史,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发展

秦代

官名。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

汉代

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内)。汉武帝以此为近臣加官。《齐职仪》载: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就是说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但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侍中无定员,多由名儒或贵戚子弟担任。《汉官六种》载:皇帝见诸侯王、列侯起,侍中称曰: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起立,乃坐。

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魏、晋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魏国时已经成为加衔,司马懿、曹爽执政都加衔侍中,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晋怀帝就是侍中华混拥立的。侍中的百官排位在尚书令、诸大将军之下,中书监之上。

晋代

晋朝开始把侍中作为三公的加衔,并且参与执政。曹魏时期侍中的百官朝位根据群臣上郭太后表记载排在九卿之下,在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之上,大将军执政时的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是没有实权,可是曹魏还没有一位专职侍中能对朝政产生影响。

晋朝的侍中比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高,成为朝廷要职,曹魏掌权的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甚至可以决定三公任免,晋朝的中书监荀勖也曾参与司徒任命,当时他也加衔侍中。《晋书》温峤传:明帝即位,(温峤)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诏命文翰亦悉预焉。晋朝的侍中已经具有宰相的权限,仅仅因为晋朝的侍中不像人们想象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风光,晋朝官吏任职、升迁程序与其他朝代最后任职的往往是更高职务的宰相不同,晋朝官员升降频繁,官员往往担任宰相后还会担任地位低的职务,因此被忽视了。

泰始二年,诏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阙。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由侍中侯史光等巡视天下,侍中已经从曹魏时期的加衔、内廷顾问成为有实权的职务,侍中任恺与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的矛盾就表明了侍中的权限和影响力。

南朝

南朝宋文帝以侍中掌机要,梁、陈相沿,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北魏尤重其官。

隋代

隋代因避隋文帝父亲杨忠讳,改侍中为纳言,唐初沿称,后仍复称侍中。

唐代

唐初沿称纳言,后仍复称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位正三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唐代宗大历年升正二品。

《新唐书》:周制,大宗伯郁人,下士二,掌祼事。汉无郁人,用近臣。汉世侍中微甚,籍孺、闳孺等幸臣为之。后汉邵阖自侍中迁步兵校尉,秩千石,其职省起居,执虎子,盖亵臣也。今侍中位宰相。

高宗曾改为左相,武则天时曾改为纳言,玄宗开元时曾改黄门监,玄宗天宝时又改为左相,肃宗至德时复原名。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开元元年: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宋代(辽金)

宋时甚少除授,从太祖至神宗,拜侍中者仅范质、慕容延钊、赵普、丁谓、冯拯、黄中庸六人。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宰相,行侍中之职。辽、金时期的侍中也多是三公的加衔,也有专职的,比如辽国的侍中萧思温,拥立辽世宗,金国的丞相、重臣多有侍中加衔。

元代

元时设中书省,以中书令丞为宰相,平章、参政为副,不设侍中。期间曾有设门下省之议,不果。祭祀时以他官充侍中以备礼仪所需。

明清

明初废中书省不设宰相,无侍中之任。建文年间曾设侍中,正二品,位次尚书,在侍郎上。成祖即位后废。清朝不设宰相,与明代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8/458983.html

““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什么样的?有何能力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什么样的?有何能力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虽说唐朝经济政治发展稳定、军事力量也不弱,却因为一件小事情差点发生了灭国之灾。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动者是史思明和安禄山。而后世对安禄山的评价也大多是贬义的,大家都认为他是一...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这么说吧,朱元璋得天下后,34位功臣仅一位得善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6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28位大将军...

何曾:西晋开国元勋,一生奢侈无度,讲究饮食

何曾:西晋开国元勋,一生奢侈无度,讲究饮食

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原名何谏,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曾出身于陈郡何氏,博学好学,事亲至孝。曹魏时期,袭封阳武亭侯,起家平原侯(曹叡)文学掾。魏明帝即位,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

历史上真实的苗傅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苗傅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苗傅,南宋将领、叛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常听人说“嫉妒心”和“忘恩负义”之心,是为人处世之中的大忌,可在漫漫千年历史当中,却曾有过这样一位“好汉”,正因为“见不得别人好”,居然把自己落难时,提携帮助过自己的“大恩人”给亲手加害,这位“大恩公”还曾是他父亲的老朋友,可谓世交了...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对古代亡国之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亡国之君,为何很少被砍头?皇权的至高无上,使得很多人都羡慕,但是要想得到那个皇位,同样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古人一首诗说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因此在古代,许多亡命之徒,为了夺得皇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对于亡国之君而言...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代赵国的一代雄主。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对荔枝的爱,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在这首诗中不言而喻,都说唐玄宗贪图美色,就为了给爱妃送来新鲜的荔枝结果跑死了马,跑死了人,但还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女,实行胡服骑射,攻灭了一个国,这位主人公就是...

古代皇帝一共有400多位皇帝 他们大多数为什么都不长寿

古代皇帝一共有400多位皇帝 他们大多数为什么都不长寿

对古代皇帝寿命大都短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啥都不缺 为何大多都短命呢?中国一共400多位皇帝,可他们的平均寿命却不超过40岁,连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寿命都比不上,这是为何呢?难道过得太好,老婆太多也会影响寿命吗?首先我们来看看历朝历代的皇帝平均寿命。从秦始皇开...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有多厉害?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有多厉害?发生过哪些趣事?

大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民间被称之为“神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最开始为元朝的进士,后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并在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北伐元朝等等军事作战中起到了参谋的作用。在朱元璋建国之后,曾经有一次早朝时,朱元璋一边吃烧饼,一边批阅奏折,恰巧刘伯温前来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