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无论是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还是她与贾宝玉的甜蜜爱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无可厚非,她既然位于薄命司之内,便注定了她的结局属于“千哭一红”、“万艳同悲”的必然。而她进入贾府,便是她一切悲剧的开始。
贾敏死后,贾母因思念女儿,而派人去扬州接她来贾府;在林如海这个父亲极力的安慰下,六岁的林黛玉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走进了贾府;刘姥姥曾经说,侯门深似海,这句话,又何曾不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呢!
同贾府这样的大家族相比,林家则显得有些冷清了,而贾府里复杂的内部关系,更加的让林黛玉不适应,六岁的林黛玉固然是聪明的,所以她从进贾府的那一刻起,表现的就是一份小心翼翼。
林黛玉之一次进贾府,王夫人推让她坐东首的位置,她之一时间便想到了这可能是舅舅贾政的位置,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坐;在贾府吃的之一顿饭后,众人喝茶,同自己家里不一样,林黛玉也是有样学样,一点笑话也没闹出;但正是因为她的这一份小心,才更让人感到可怜;试想,一个本该天真烂漫六岁的小女孩,为何要过得如此的拘束和小心翼翼,这一份不合时宜的早熟,让人心疼。
林黛玉一开始来到贾府,是以客人的身份存在的,所以,当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后,便露出了她天真直率的性格;比如说她怒怂周瑞家的送宫花事件;怒怂宝玉的奶妈阻止宝玉喝酒;都表现出了她的真性情。
但她的父亲去世后,她的处境便彻底改变了,她由客居便成了寄居,似乎贾府便是她唯一的家,但显然,她不属于贾府。
宝黛二人共看《西厢记》后不久,林黛玉晚上去怡红院,正好碰见晴雯闹不快,不给开门,如果是从前,也许她会继续敲门,但黛玉诚然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女孩,她想到,如今自己无父无母,在贾府寄人篱下,何苦闹这些事出来,便一边哭泣一边退出了怡红院的大门。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一首诗,是林黛玉无父无母在贾府生存的真是写照;而这一首诗,正好写在她同宝玉闹矛盾的时间里。
因此,可以这样说,黛玉寄居贾府,她的心结主要有三个:
之一:寄人篱下的拘束之感
林黛玉在家时,深得父母的疼爱,可以想象,她在家里的生活是愉快的;林家世代单传,显得更加的冷清,或许,林黛玉在家的日子,更多的是与书为伴,在父母的疼爱之下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但贾府不一样,贾府上下几百号的人口,内部复杂,婆媳、妯娌、姐妹之间的关系,看似和谐,其内部却是勾心斗角。林黛玉虽然深得贾母的疼爱,并将她的地位提高到三春之上,但贾母的力量、精力毕竟有限,许多时候,还是需要她自己的独当一面。
在贾府,除了贾母、宝玉,似乎没有人真正疼爱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拘束之感只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林如海死后,林黛玉无亲人的孤单之感
十一二岁的林黛玉,不幸的成为一个孤儿,并且连一个兄弟姐妹都没有,这一份孤独之感,也许对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很难理解。
黛玉病时,薛宝钗来安慰她,她便说道,姐姐不一样,你有兄弟、你有父母,你们家在京城有房子、有产业,随时都可以离开;而我不一样,我什么都没有;似乎在一刻,她之一次在外人面前,真情流露出了她没有亲人的无奈、孤独之感。
第三:宝黛爱情的前途渺茫,林黛玉的担忧之感
幸好,在贾府,有贾宝玉这个护花使者对她的疼爱,才让她过得有一点滋味;宝黛二人的爱情无疑是感人的;宝玉对她无微不至、知己般的呵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她的内心。
但黛玉担忧,她与宝玉的爱情,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黛玉虽出身书香世家,但如今无父无母,她的这一身份也显单薄,也因此,她对宝玉尤其重视,对她身边的女人,尤其嫉妒。
一开始是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到后来史湘云的“麒麟之说”,似乎都表明了,林黛玉骨子里的不自信,和她对宝黛二人未来的担忧。
尽管,贾母、王熙凤都有流露出支持“木石前盟”的意思,但贾府里更多的人,却并不支持他们,而这些人,又以王夫人为主,她是宝玉的亲生母亲,她对黛玉的不认可,才是黛玉最担忧的地方。
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王夫人带着众人来到潇湘馆,林黛玉很想在王夫人面前尽自己的地主之谊,那就是倒茶,但王夫人直接拒绝,说道,林姑娘不用忙,我们不吃茶。这一句生硬无情的话,似乎让她更加的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