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清朝“特谥”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8-31)230

谥号是古人对逝者一种特殊的称谓,起初只是一种讳名出现,后来则衍生出了别尊卑、彰善恶的政治和教化功能。

到了西周中后期,谥法作为谥号的演化出现,随后一直延续。清朝时期,这个立法的实行变得更加严格,甚至出现了特谥这种特殊的谥形式,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清朝历代统治者整治民风和礼教的重要手段。

一、特谥的类别

1、给不够级别的官员予以特谥

清朝时期,根据历代皇帝的统治政策和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对谥号的设定情况也不同。如康熙时期,清朝谥法规定,官位二品以下不设谥号,同时康熙帝一般会用特谥来激励那些爱国忠君之士,这一方式也为后人效仿。到雍正时期,则上升到一品,这和当时促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统治政策直接相关;到了乾隆时期则又进行了降级,规定二品官员以下不再设谥号。谥号的演变形式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朝在不同时期下的政局变换。

清朝“特谥”制度历史介绍

2、不按谥法流程的赐谥方式

正常谥号的颁布有着一套固定的流程,首先需要由礼部或宗人府提请是否给予谥号,在经过皇帝的同意之后,再由内阁拟谥。

同时给出一些备选谥字,最后这些谥字上交皇帝选择,由皇帝最终下谥诏。由此,一个赐谥的流程才正式完成。

然而经常会出现很多将领和大臣的谥号都不是走以上正规流程的赐予方式,这就是由皇帝直接颁发的。

如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曾国藩以及大学士朱珪等,嘉庆十一年,在朱珪逝世后,清帝便颁旨赐其文正的谥号。

3、不按常规定谥字

在古代进行拟谥和定谥之时,每种谥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通常,皇帝和内革一般都会遵循惯例去定谥字,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比如皇帝为了嘉奖称颂某个人生前的丰功伟绩,经常会不遵循常规的谥法,想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别谥字。

以曾国藩为例,在清朝时期被赐文字的八个人中,其他人基本都是太子师或帝王师的身份,而曾国藩则是因为挽救大清的功绩,换言之他的文正谥号,是他的卓著战功而得。被赐为文襄谥号的张之洞,是晚清中兴时期的除了这一身份之外,他还派出了三千名弟子出国留学,包括当时的更大钢铁厂也是他创办的,他后来被赐文襄实至名归的。

二、清代特谥有哪些政治意义

1、文字谥号是普遍知识分子的渴求

作为雍正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特谥这一辅助巩固统治的方式也被应用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对入朝为官、报效国家等事视为一种光宗耀祖的方式,于是自然而然地对于以后可能会拥有的文字谥号的渴望便更高更迫切。

统治者通过这一方式来激励后起之辈来模仿前人的文韬武略和丰功伟绩,促使这些人继续对国家和皇帝抱着效忠之心和行忠君之事。

而这种激励形式的奏效也离不开谥号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一些获得谥号的完备流程,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谥号成为了一种严肃且光荣的事情,由此才会有成为更多的知识分子竞相追逐的荣誉。

但谥法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和人物身上,而如果严格遵循这一立法,就很有可能造成大臣们在朝政和战事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性。

进而会影响整个朝臣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忠诚度,于是统治者便设立了特殊的设谥形式,即特谥。特谥的出现极大地体现了激励后人效仿前烈的必要性,以及那些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最终获得这一荣誉的可能性。

2、统治者将特谥的作用应用到极致

前文有提到,清朝的统治者将设特谥这一形式应用到了极致,换言之,其实各种特谥的设立,都是为了笼络人心。

而且清朝谥号有五个字忠文襄正 成必须是由皇帝亲自赐予的,这属于特赐。

如果一位大臣在去世后,他的谥号中由文开头,其后是另外四字中的随便一个,这都能说明这个人生前对大清曾立下汗马功劳。

清朝“特谥”制度历史介绍

3、谥法获得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

清朝谥法门槛的高低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政局形势。康熙时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所以给谥的门槛有所升高。

雍正时期,虽然多有战事发生,但雍正帝本人勤勉持政,他把谥号的级别从二品升为一品以上,实则是一种善用能人的表现。

康乾盛世之后,清朝统治暴露出来诸多诟病,于是设谥的级别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甚至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农民起义和外敌来犯等造成的内忧外患局面,致使特谥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总体来看,清朝时期的特谥变化,本身就是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统治者通过特谥,为朝廷激励并笼络更多的忠贤之士。

实质上是一种统治者奖励军功和激励后人效仿先烈,并为国家恪尽职守、身先士卒的用人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为当时的政局和统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8/460172.html

“清朝“特谥”制度历史介绍” 的相关文章

王坦之:东晋时期名臣、书法家,年轻时与郗超齐名

王坦之:东晋时期名臣、书法家,年轻时与郗超齐名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皇象:三国时期书法家,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皇象:三国时期书法家,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书法作品与当时严武棋、曹不兴的画并称“八绝”。章草学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象大约生于东汉末年,后来进入中枢,位至...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张飞为何拜刘备为大哥?刘备的武功有多高?你说《三国演义》,他说《三国志》;你说《三国志》,他又说《三国志》不是正史。只要想杠,就总能找到棺材,和珅富可敌国,吹哭丧调抬棺材的杠房也没少开,因为那是当时比较赚钱的买卖。为了避免读者诸君...

在文学、书法等方面,虞世南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文学、书法等方面,虞世南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

宋朝时期有哪些有名的武将 宋朝为何还被蒙古人打败

宋朝时期有哪些有名的武将 宋朝为何还被蒙古人打败

还不了解:宋代武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有哪些有名的武将?为什么武将众多的宋代会被蒙古人打败?南宋只有半壁江山,在在江南延续了152年的国祚,而且在顽强抵抗蒙古大军数十年之后,还是最终被蒙古铁骑攻破,虽然南宋的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终还是失败了,南宋就此灭亡...

褚遂良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著名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春华,河内平皋人,曹魏粟邑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司马懿是晋朝的奠基人,隐忍了一辈子,躲过了曹操的屠刀,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在战场上毫发无损。最终,司马懿熬死了曹魏几代帝王,靠发动“高平陵之变”,扳倒了大将军曹爽,篡夺了曹魏大权,笑到了最后。然后,其...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传说秦始皇曾砍掉“三皇五帝”中尧帝的女儿,也就是舜帝的妻子湘君祠附近湘山的树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给大伙说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浮江,(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