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在背后公然谩骂妙玉,李纨为何会这么做?
李纨,字宫裁,金陵十二钗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红楼梦》虽然书中关于她的文字并不少,远在迎春、惜春之上,但读者往往对其无感,因为李纨的性格方面没有太大的亮点,不如宝、黛、钗等个性鲜明,吸引读者注意。
《红楼梦》第4回,曹公曾对李纨有过一段详细的介绍,借此让读者了解到李宫裁的生平经历: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儿无才便有德”,故生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这几个前朝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然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第4回
这一段文字,很巧妙地解释了后文中的很多伏笔。譬如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李纨任社长,因为她自己作诗不太行,只会评诗,盖是因父亲李守中坚信“女子无才便有德”,故而没有对李纨进行诗书文化教育,更多是培养李纨的女德。
同时,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中身份最特别的女子——她是一个寡妇。丈夫贾珠早早去世,这件事对李纨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正值青春年纪,却碍于寡妇身份,只能打扮老气,清净守节,用书中的话来说,李纨的生活如同“槁木死灰”一般。
于是乎,我们看到,每次众姊妹聚会,别的姑娘们都是穿红着绿,打扮得神采飞扬,唯独李纨总是一件素色的“青哆呢对襟褂子”;大观园分配住处,李纨选择的也是低调农家风之稻香村。
孀居的身份给李纨的为人处世也带来很大变化,比如她做人做事格外低调谦逊,对下人亦是恩宽少罚,用这种方式跟贾府上下人等搞好关系。所以第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姐,尤三姐思嫁柳二郎”,小厮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介绍贾府内部诸人时,对李纨的评价就很不错:
兴儿拍手笑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她的诨名叫作‘大菩萨’。之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她,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她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不像她(王熙凤)多事逞才。”——第65回
兴儿的评价其实并不客观,李纨待下宽和,王熙凤待下严苛,故而兴儿贬低凤姐,盛赞李纨,此是因兴儿居于奴仆身份,对管家人王熙凤心存不满,李纨万事不管,自然乐得施恩,并非是李纨笼络人心之能力在凤姐之上。
真正的李纨并没有众人想象得那般敦厚柔弱,只是因孀居身份,李纨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譬如第37回“海棠诗社”,李纨评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诗》为之一,林黛玉第二,宝玉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黛玉的诗才是更优的,忍不住嘴上嘟嘟囔囔埋怨了几句,李纨立刻以威言震慑,镇住贾宝玉的话头:
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李纨道:“怡红公子压尾,你服不服?”宝玉又笑道:“只是蘅潇两首,还要斟酌。”【话内细思,则似有不服先评之意】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第37回
在大观园这所象牙塔内,贾府的很多森严规矩管不到这里,李纨便表现出了真实的自己,贾宝玉不服李纨之评诗,李纨立刻以社长之地位弹压其志,力求保证诗社的工作能顺利进行,可见李纨亦有威严之状,并非完全是温柔软弱的善菩萨。
再有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王熙凤事忙,便将缀锦阁之仓库钥匙暂交给李纨,让其安排宴会细节,李纨则表现出很强的执行力,说话大气,做事麻利,俨然有点王熙凤的影子: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令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小厮、老婆子、丫头一齐动手,抬了二十多张下来。李纨道:“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仔细蹦了牙子。”又回头向刘姥姥笑道:“姥姥,你也上去瞧瞧。”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第40回
而这才是真正的李纨,她亦有青春、干练的一面,只不过碍于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加上孀居身份的道德妨碍,导致她在贾府的生活如“槁木死灰”一般,没有半点生机。一旦从贾府搬进大观园,她的个性才得以暂时解放——贾府中的李纨,和大观园中的李纨,俨然是两副性情。
对李纨分析至此,我们才能解读李纨对妙玉的诽谤。《红楼梦》第50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创制春灯谜”,众姊妹齐聚芦雪广联诗,期间贾宝玉落第,李纨便惩罚他去栊翠庵问妙玉索要几枝红梅,期间的言辞值得注意: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得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花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得又雅又有趣。”。。。。。。宝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第50回
此处恐怕是整本《红楼梦》中李纨唯一一次表现出明确的喜厌态度,上文我们已经分析过,李纨是个很谨慎小心的人,她对下人多恩少罚,这才在贾府众人心中塑造出一个“大菩萨”的形象,可眼下李纨却直言自己“可厌妙玉为人”,与前番人设大不相同,可谓是分析李纨形象的一处重要文本。
妙玉隐居栊翠庵,与李纨应该没有交集,两人之间也无恩怨情仇,为何李纨会直言自己厌恶妙玉呢?分析这个问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李纨说话的具体情境。
当时众姊妹联诗,所有人均在现场,换言之,李纨不是偷偷暗地诽谤妙玉,而是当着众人的面表示对她的不满,这貌似有点不太符合李纨“低调处事,不得罪人”的人设。
有很多论者也都发现了这一点,并对此进行解读。譬如有论者认为,李纨乃孀妇、妙玉乃尼姑,两人身份虽不同,但处境相似,李纨清净守节,过着槁木死灰一般的日子,妙玉却精神生活丰富,跟贾宝玉私交甚密,甚至第63回贾宝玉生日,妙玉还专门送去粉色祝寿信笺,以庆宝玉寿辰。
于是得出结论:李纨不满妙玉之假“清高”,一边当着尼姑,一边跟贾宝玉保持亲密关系,实在不符合出家人的行事作风,故而李纨或出于公心,或出于嫉妒,这才忍不住当众表现自己对妙玉的不满。
此论乍一看貌似有道理,实则仍是主观臆想,并无明确证据。笔者私认为,李纨不喜妙玉,并不能当作李纨的个体行为现象来解读,更多是一种普遍心理行为,说得直白些:李纨之所以敢当众表示自己对妙玉的不满,是因为在场诸人均不喜妙玉,盖因是众人共识,故而李纨才会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脱口而出:“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这一点很关键,读者切莫以为李纨这么谦逊老实的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不符合自己以往性情的激烈之举,此论着实拘泥于表面情节,未看到其本质。
妙玉之红楼梦曲《世难容》中称其“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便是笔者上述分析之注脚。岂不见第41回“栊翠庵品茶”,只因林黛玉问了一句烹茶之水的相关问题,便被妙玉直言讥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吗?”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胎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她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第41回
林黛玉是有名的口齿伶俐,今之读者亦送林黛玉一个外号“林怼怼”,见谁怼谁,从王夫人的周瑞家的,到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谁没被林黛玉怼过?又有谁敢跟林黛玉互怼?
可眼下妙玉居然敢当面称黛玉是个“大俗人”,可见其性情乖癖,丝毫不照顾贾母最宠爱的外孙女儿林黛玉,对黛玉尚且如此,对其他人是何态度可想而知,包括其后刘姥姥用了栊翠庵的茶杯,妙玉立刻让人将杯子丢弃,不愿再用,可见其性情怪诞,与世不容。
由此管中窥豹可知,整个贾府众人,皆不喜妙玉之怪癖,此是阖府上下众人共识,也正是因此,才促成了李纨的当众贬低妙玉,此情节非为塑造李纨,而是为了塑造妙玉,不同的读者着眼点不同,便会出现这般误读,笔者浅论,以供诸君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