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文人的谥号列表盘点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9-07)280

谥号,通常情况下是指有一定境界地位、社会影响或特殊事迹的人死后,由国家给予的特殊称号。曹操《置屯田令》中有秦人以急搜索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语,这孝武两字,便是汉朝皇帝刘彻的谥号。又如晚清士绅论及同光中兴时,辄称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即分别用谥号尊称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谥字的解释,本身就具有称或号之义,因此给谥的过程及相关规定便称谥法。又因人死得谥后,多称谥号而不再称名字,所以谥法又叫作易名礼或更名典。

谥号是中国传统姓名文化的一个部分,谥法则是中国丧葬礼仪中用以划分生死界限的一个重要环节,《礼记士冠礼》中称葬而谥。谥法的产生,通常有黄帝作谥和周公作谥两说,后者更有影响。战国时有人假托周公撰成《逸周书谥法解》,说是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后,将安葬战死在沙场的众生,乃制谥法,用谥号来概括死者生前的事迹。惟人之行为,有善恶之分,所以谥号也有褒贬之别。做坏事的得恶谥,有功德的得美谥,所谓行乎己,名乎人就是这意思。死后的谥号率由生前的表现决定。处在善恶之间的,还有泛泛平平的人,即于恶谥美谥以外,得到一种表示一般哀悼的平谥。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推翻王莽,削平割据,重新统一全国并恢复刘汉制度,得美谥曰光武。据谥法称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褒扬之意显然。而隋朝皇帝杨广,骄奢淫侈,昏暴无道,故得恶谥曰炀,谥法云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贬抑之意甚明。小皇帝刘炳,二岁登基,三岁送命,能干的坏事充其量是把尿屙在御座上,功业更无从谈起,故得平谥冲,取谥法幼少在位曰冲之意。

中国古代文人的谥号列表盘点

国家给谥的对象,包括帝王、嫔妃、百官以及其他建有功业、树有德行(如节妇烈女、孝子贤孙等)或卓有学问的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他的谥号一般是在继承者的参与下,由礼官议定,然后在圜丘祭天仪式上宣布,这就算是由老天给他死去的天子加谥。尽管号有褒贬区分,但历代皇帝多得美谥,只有被篡位或亡国废杀之君,才有可能得恶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以为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遂下令废除这更名之典,定下以后皇帝名称按世代计数,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中国历史朝代表

皇后嫔妃、贵妇命妇的谥号,一般都是从夫谥或夫谥再加一字为本谥。前者如刘邦谥高、史称高祖,故吕后亦谥高,史称高后;后者如刘秀的妻子阴丽华,丈夫谥光武,她谥光烈,光随夫谥,烈为本谥,史称光烈皇后。此外,皇族内诸王、公主的谥号,一般又在前面冠以所封郡国名称。如唐高祖女儿有平阳昭公主者,昭是死后谥号,平阳则是生前封邑。

文武百官是国家给谥的主体,但是什么品阶以上才有得谥资格及拟谥程序等,历朝各代不尽相同。即使有规定,亦可因皇帝特旨而髓时打破,七晶知县效职勤劳可以给谥,九晶巡检没身沙场,也可以给谥。臣下的谥号,例由礼官拟出经朝廷授予,还允许其他官员驳议和死者家属上诉。

谥号的字格,通常是一字和二字,唐宋时曾有过单谥为扬而复谥为贬的看法。唐代以后,为显示皇权特殊,谥号字格有拉长趋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此例既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唐宣宗的谥号是18字,宋神宗谥号20字,明太祖21字,清高宗23字。不过谥号再长,关键还在于最后一字,如清高宗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我们在《末代皇帝》电影中,可闻太监背诵纯皇帝遗训,便是用简明谥号代称已故的高宗。

追加谥号又叫追尊,做皇帝的经常给祖宗以及功臣的祖宗追加谥号,有时候给皇帝炼药的方士、哺乳的奶妈等,也受此殊荣。不少人连自己爷爷、曾祖父的名讳也不知道,可有了皇上赐给的谥号后,也像模像样地供起牌位来。于是砍柴的樵夫、种田的庄户,都有了安穆、庄简等死后之名。

和追谥相对应的有夺谥和改谥。夺谥体现了对死者的追加惩罚,如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谥文忠,但未久即遭抄家,谥号亦被朝廷回收,从此非但朝中不闻张文忠,连';张先生';、';张太岳';称谓,绝以为讳。改谥则有不同情况,如岳飞冤死无谥,到宋孝宗当国时才彻底 *** ,追谥号武穆,这就是岳武穆之名的由来。后来再改谥忠武。据说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如诸葛亮、尉迟敬德、郭子仪、韩世忠等皆得此号,这是越改越美。反之如秦桧,卒后谥忠献,到宋宁宗时,改谥丑谬,这又是秦丑谬之名的由来。

单谥文的是文官更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更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历史名人获得谥号名单

宋朝

赵普忠献

晏殊元献

范仲淹文正

司马光文正

欧阳修文忠

苏轼文忠

曾公亮宣靖

韩琦忠献

富弼文忠

吕公著忠烈

吕大防正愍

韩忠彦文定

王安石文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又改回忠献,后又谥缪狠

洪皓忠宣

洪适文惠

洪遵文安

洪迈文敏

明朝

杨慎文宪

于谦忠肃

王守仁文成

黄淮 文简

解缙 文毅

胡广 文穆

杨荣 文敏

杨士奇 文贞

杨溥文定

曹鼐 文忠

高榖 文义

李贤 文达

陈文 庄靖

彭时文宪

商辂文毅

万安 文康

刘吉 文穆

徐浦文靖

刘健 文靖

谢迁文正

李东阳文正

杨廷和文忠

毛纪 文简

费宏 文宪

杨一清文襄

张璁 文忠

翟銮文懿

方献夫 文襄

李时文康

顾鼎臣文康

夏言 文愍

徐阶 文贞

李春芳 文定

高拱 文襄

张居正 文忠

张四维文毅

申时行 文定

王家屏 文瑞

赵志皋 文懿

王锡爵 文肃

沈一贯 文恭

朱庚 文懿

李廷机文节

叶向高 文忠

方从哲 文端

刘一燝 文端

成基命 文穆

温体仁文忠(朱由崧即位后便削其谥号)

民国成立后,谥法随之从国家礼典中废除,但躲在紫禁城里的逊清小朝廷依然时有谥号赐赠遗老遗少。如罗振玉死于1940年,溥仪给谥号恭敏。另一方面,民间中私谥余绪许久未绝。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为: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

正: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更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更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更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更高目标。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只有曹振镛乃一平庸之辈,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谥号的变迁

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是按照功绩和人的品格来封的,并不是说按顺序来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西周东周的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

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

东晋时期

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

唐朝时期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在唐朝的时候,张说被谥为文贞,还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关于张说该不该谥文贞的谥号的争论。

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

北宋时期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之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名。

元朝时期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明朝时期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

清朝时期

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但其中的曹振镛的谥号,世人一直非议不休。不过汤斌是死后50年追认的,当时文字狱酷烈,乾隆以汤斌为对象,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只有归随我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否则,像吕留良一样,其文就是歪的,就要被杀头戮尸。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文正对汉族知识分子是带有明显奴化性质的。因此,汤斌谥文正,成为满清之一人,情况确实特殊,乾隆用意也是清楚的,树汤斌而达到收拢 *** 的政治目的。用邹容的说法,人中虽贤者,不过是驯静奴隶也。汤斌死后,其墓志铭由其乡人田兰芳撰文、吴学颢篆刻,两人是平民儒者,层次和级别比较低,根本不符合御祭御葬的体例。由此可见,汤斌显然是因为政治需要而被刻意拔高的。

清朝谥文正,是从乾隆朝开始的。他所谥文正,以汤斌这个汉族文人为对象,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只有归随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以此循例,终清一代,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谥文正者,均为地位低下的奴才 *** ,也说明了一点问题。

刘统勋是死后直接谥文正。曾国藩的功劳的确大,但当时清朝的情况,有个激励的意思在里面。至于李鸿藻的身份是帝师,从他之后,凡是帝师皆有谥文正的可能。在之后的谥文正的,则有点末世名器,不足为贵的意思了。

谥号规则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更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和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恭亲王奕訢的谥号为:忠

曾国藩的谥号为:文正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谥号参考工具书

【清】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上谥法

神 圣 贤 文 武 成 康 献 懿 元 章 僖(釐)景 宣 明 昭 正 敬 恭 庄 肃 穆 戴 翼 襄 烈 桓 威 勇 毅 克 庄 圉(御)魏 安 定 简 贞 节 白 匡 质 靖 真 顺 思 考 皓 显 和 元 高 光 大 英 睿 博 宪 坚 孝 忠 惠 德 仁 智 慎 礼 义 周 敏 信 达 宽 理 凯 清 直 钦 益 良 度 类 基 慈 齐 深 温 让 密 厚 纯 勤 谦 友 祁 广 淑 俭 灵 荣 厉 比 絜 舒 贲 逸 退 讷 偲 逑 懋 宜 哲 察 通 仪 经 庇 协 端 休 悦 绰 容 确 恒 熙 洽 绍 世 果 太

上百三十一谥,用之君亲焉,用之君子焉。

中谥法

怀、悼、愍(亦作闵、湣)、哀、隐、幽、冲、夷、惧、息、携、恤、愿、儆。

上十四谥,用之闵伤焉,用之无后者焉。

下谥法

野、夸、躁、伐、荒、炀、戾、刺、虚、荡、墨、亢、千、褊、专、轻、苛、介、暴、虐、愎、悖、凶、慢、忍、毒、恶、残 奰、攘、顽、昏、骄、酗、湎、侥、狃、侈、惑、靡、溺、伪、妄、讟、谄、诬、诈、谲、诡、奷、邪、慝、蛊、危、圮、懦、挠、覆、败、斁、疵、饕、费。

上六十五谥,用之歼夷焉,用之小人焉。

《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睿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掩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之方,景武之方也,施为文也,除为武也,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发,柔克为懿,履正为庄,有过为僖,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失志无转,则以其明,余皆象也。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憹,治也;康,安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服,败也。秉,顺也;就,会也;忄寒,过也;锡,与也;典,常也;肆,放也;穅,虚也;澼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捷,克也;载,事也;弥,久也。

【译文】

周公旦与太公望开创了成王基业。因为武王在牧野建了大功,死后将安葬,就制定了谥号,于是叙明制谥法则。

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大名号;道德低下就得到小名号。道德行为出于自身,而名号生于别人。

无法让人给他命名的称神。

举良善选贤才的称圣,敬宾客厚礼仪的称圣。

德行如天高地厚的称帝。

安定百姓以法为准的称皇。

集仁、义在身的称王。

赏罚公道的称君,民众都归从他的称君。

为大家设立制度的称公。

行为被八方响应的称侯。

道德专一而不懈怠的谥号简,平易而不诋诽他人的谥号简。

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谥号文,道德广博深厚的谥号文,勤学好问的谥号文,慈惠爱民的谥号文,怜悯百姓又施恩惠有礼貌的谥号文,赐给百姓爵位的谥号文。

刚强而理端的谥号武,威猛而英明有德的谥号武,战胜祸灾又平定动乱的谥号武,以法治民能使民服的谥号武,贪大功而屡用兵的谥号武。

认真办事又尊从主上的谥号恭,尊重贤才又崇尚礼义的谥号恭,尊重贤能又恭敬谦让的谥号恭,已有过错能够改正的谥号恭,办事坚定不动摇的谥号恭,爱护百姓、抚养兄弟的谥号恭,讲礼仪、迎宾客的谥号恭,庇护父母过失的谥号恭,尊重贤良、礼让友善的谥号恭。

了解四方安危的谥号明,诬陷怨谤不生的谥号明。

威仪见于外表的谥号钦。

深谋远虑又安定百姓的谥号定,安定百姓又效法古人的谥号定,行为纯正无差错的谥号定。

征战能返回的谥号麓,思虑深远又接受规劝的谥号嫠。

通古今又多才能的谥号宪。

聪明而富于哲理的谥号献,心性通达事理的谥号献。

性温柔,明事理又善良的谥号懿。

使五世同宗祖的都安宁,谥号孝;惠顾下民,尊爱长辈的

谥号孝;祭祀适时的谥号孝。

秉承遗德而不违背的谥号考,深谋远虑而成就气节的谥号考。

控制心性,能使行为庄重的谥号齐,出力辅佐促使成功的谥号齐。

源头远长而流动通畅的谥号康,年成丰而民和乐的谥号康,以安乐抚慰民众的谥号康,使百姓自得安乐的谥号康。

安定百姓设立政令的谥号成。

推行道德又主持正义的谥号穆,内心所想表露于处的问谥号穆。

敏捷而慎重的谥号顿,勤勉能追悔过失的谥号顷爱护百姓又协和万民的谥号顷。

彰明道德而有功的谥号昭,仪容恭敬而美好的谥号昭,美名传播四方的谥号昭。

保护百姓中的老年人的谥号胡,年高寿长的谥号胡。

意志坚毅又行为果敢的谥号刚,追补以往过失的谥号刚。

以宽和之德安定众人的谥号静,谦恭有礼又沉静少言的谥号静,宽宏乐观而善终的谥号静。

治理政事而无过失的谥号平,办事依章法的谥号平,布纲纪把握准则的谥号平。

依照正义而达到目的的谥号景,推行正义而行为果断的谥号景,想得久远又深思熟虑的谥号景。

行为清白而守节操的谥号贞,深谋远虑又能成功的谥号贞,不隐瞒又公正无私的谥号贞,表里如一的谥号、贞。

勇猛而刚毅果敢的谥号威,勇猛而强力果敢的谥号威,果断行事以伸张正义的谥号威。

治理政事依法典而不衰的谥号祁。

开辟疆土使远国归服的谥号桓,能慎重行事又勉励民众的谥号桓,开辟疆土兼并方国的谥号桓。

道德纯一完备的谥号思。普察万民疾苦的谥号思,通盘考虑事事用心的谥号思,能追悔先前过失的谥号思。

性格宽柔又慈爱百姓的谥号惠,爱百姓好施舍的谥号惠。

性格温和又能接受规劝的谥号慧。

善思考又能区别人的地位的谥号元,多行义事而百姓高兴的谥号元,开始建立国都的谥号元,主持正义又推行德政的谥号元。

屡次发动战事的谥号庄,聪慧而坚强使人顺服的谥号庄,战胜敌人克服动乱的谥号庄,为国捐躯死于原野的谥号庄,屡次征战讨伐的谥号庄,使用武力而不成功的谥号庄。

克制杀伐执掌国政的谥号夷,安定百姓喜好安静的谥号夷。

主持正义赞扬善事的谥号怀,慈惠仁德而短寿的谥号怀。

早晚警戒自己的谥号敬,早晚认真办事的谥号敬,善于顺合法典的谥号敬。

口说仁义而不能兑现的谥号丁,糊涂而不顺从的谥号丁。

以武立功又安定百姓的谥号烈,主持德政又遵循祖业的谥号烈。

刚强而能成功的谥号翼,有深谋远虑的谥号翼。

刚强有德能成事的谥号肃,成竹在胸而能决断的谥号肃。

爱护百姓而喜欢办事的谥号戴,典礼不出现差错的谥号戴。

死后心愿得以实现的谥号灵,乱法行私而不知减的谥号灵,尽知鬼神之事的谥号灵,不经努力而成名的谥号灵,死后现出鬼神之态的谥号灵,喜好祭祀鬼神的谥号灵。

短寿夭折未成人的谥号殇,未成家而短命夭折的殇。

德行不明而空占君位的谥号隐,无心在位而偏又不成的谥号隐。

中年早逝的谥号悼,在恐惧中度日的谥号悼。

不思恩惠又忘记恩惠的谥号剌,固执反常又坚持错误的谥号刺。

不理政事不治家任其紊乱的谥号荒,喜好逸乐懈怠政事的谥号荒。

在位期间遭遇外患的谥号愍,使百姓死伤的谥号愍,在位期间连续发生水旱疫灾的谥号愍,灾害与暴乱同时发生的谥号愍。

早年孤单又短寿天折的谥号哀,谦恭仁惠而短寿夭折的谥号哀。

早年孤单而失去君位的谥号幽,心思蔽塞而昏乱的谥号幽,起居无节号令不时的谥号幽。

能有威严而行动敏捷的谥号魏,能有威严而仁惠有礼的谥号魏。

废弃礼仪又疏远众人的谥号炀,好女色又远礼仪的谥号炀,好女色又荒政事的谥号炀,行为放纵而精神衰疲的谥号炀。

心知耻丑而动则戒惧的谥号甄。

有威德又刚强勇武的谥号圉。

名声好又通情达理的谥号宣。

治理百姓而没有恩德的谥号使。

所作所为表里如一的谥号憨。

战胜敌人又有壮志雄心的谥号勇。

昭示功劳以安定百姓的谥号商。

以文章描述古今的谥号誉。

心里能揣度诸事是否合宜的谥号度。

爱好平和不与人争的谥号安。

表里中正又始终如一的谥号白。

不出生在自己的国家的谥号声。

暴戾而不认亲情的谥号厉,杀戮无罪之人的谥号厉。

任人为官能符合他的实际能力的谥号知。

遭遇荒年而没有粮食的谥号穅。

名与实相符合的谥号质。

不追悔以前的过错的谥号戾。

温厚贤良令人爱之乐之的谥号良。

恃仗威势而行为放纵的谥号醌。

道德纯正令天下响应韵谥号莫。

尽力施舍而无私心的谥号类。

好变易而动乱百姓的谥号躁。

仁慈祥和普遍顺从的谥号顺。

满怀志向而多不得志的谥号感。

身冒危险而事奉主上的谥号忠。

思虑果断而深远的谥号赶。 ,

懈怠国政而与外国交通的谥号携

遭疏远而又承继大位的谥号绍。

显明义行而掩盖过错的谥号坚。

一开始就敏捷行事而行事得成的谥号直。

内内外外都归顺的谥号正。

言华美而无实质的谥号夸。

教诲人而不知倦的谥号长。

爱护百姓表现在用刑的谥号克。

对赐予显得吝啬的谥号爱。

违天理害百姓的谥号抗。

喜欢廉洁又能自我克制的谥号节。

选择好的跟着去做的谥号比。

喜欢改换旧有的谥号易。

名与实不相符合的谥号缪。

思虑未出现差错的谥号厚。

心地纯正有大度的谥号匡。

谥隐,有哀怜之类的意思。谥景,有勇武之类的意思。施德,是文;除恶,是武。开辟土地是襄,征服远方是桓。以刚克人是发,以柔克人是懿。履行正道是庄,犯有过失是僖。敢做而不成功是宣,欲惠爱而内无德是平。取意坚定不移,以其明显特征为准,其余都与其相象。

和,是会合之意。勤,是操劳之意。遵,是遵循之意。爽,是伤的意思。肇,是开始之意。义,是治理之意。康,是安宁之意。怙,是依仗之意。享;是祭祀之意。

胡是大的意思。服是战败使服之意。秉,是顺从之意。就是聚合之意。意,是过的意思。锡,是给予之意。典是常的意思。肆,是放纵之意。稼,是虚空之意。睿是圣明之意。惠,是仁爱之意。绥,是安抚之意,坚是增长之意。耆,是强的意思。考,是完成之意。周是至极之意。怀,是思念之意。式,是法式之意。布是施放之意。敏,是疾速之意。捷,是攻克之意。载是记事之意。弥,是长久之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9/461388.html

“中国古代文人的谥号列表盘点”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秦琼的名字有何特殊含义?

历史上秦琼的名字有何特殊含义?

秦琼是唐初大将,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先当太子后接受禅让称帝,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渊是被逼无奈:“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按照唐朝的规矩,武将带着兵器觐见皇帝就是谋反,在贞观年间...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称为菩萨皇帝?生平如何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称为菩萨皇帝?生平如何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在位47年时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读者不禁要问,为何南朝会有这么的寺庙?其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这位皇帝...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袁尚败后,归附曹操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袁尚败后,归附曹操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一生都创造了哪些美食?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一生都创造了哪些美食?

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倘若说起苏东坡,世人都会想到那个才情过人的大诗人,想到他的各种著名诗歌。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用自己的文采征服了许多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苏东坡除了文学水平突出之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最为...

古代名将那么多,关羽靠什么威震华夏?

古代名将那么多,关羽靠什么威震华夏?

古代名将那么多,关羽靠什么威震华夏?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关羽之间的可以说十分有缘分,先是关羽在虎牢关出战前,曹操给其说情,让他能出战华雄。后是关羽被俘,曹操以高官厚禄来收拢他。再其次是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将其放走,最后...

历史上吴三桂降清的真实原因什么?与陈圆圆有关?

历史上吴三桂降清的真实原因什么?与陈圆圆有关?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快要打到了京城脚下,自登基以来就因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急忙传召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蓟镇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唐通前脚刚接到朝廷的诏...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愿意南迁?揭秘崇祯皇帝不愿意南迁的真实原因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愿意南迁?揭秘崇祯皇帝不愿意南迁的真实原因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愿意南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崇祯皇帝不愿意南迁的真实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明不算是个悲惨的国家,因为他的开国皇帝和亡国君主都是一位勤政的君王,但是大明亡国的那一年,的确是汉人最悲惨的一年。当时的局势十分紧张,大明王朝已经油尽灯枯,崇祯皇帝在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