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撮合薛蟠与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这么做?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9-10)321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角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红楼梦》之读者,往往有“拥林派”、“拥薛派”之派别。其实不止现代读者,早在清代一些本子中就有记述,某一对好友因讨论钗黛孰优孰劣,几挥老拳,险丧多年友谊的故事,令人闻之捧腹不已。

而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今天,喜欢林黛玉之读者甚众,反观薛宝钗,则有不少读者给其加上“世故”、“城府”、“圆滑”的标签。

尤其是针对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关心,更有阴谋论者无端推测:薛宝钗给林黛玉的燕窝是有毒的,她故意亲近林黛玉,正是为了算计她,这不,最后荣国府宝二奶奶的位置不就让她抢到手了吗?

而其中薛宝钗“牵线搭桥”,给哥哥薛蟠、林黛玉说亲的情节,更是遭到更多读者的口诛笔伐,认为这个薛宝钗实在太坏了,居然要把仙气飘飘的林妹妹,嫁给她那个不学无术,动不动还搞龙阳之好的哥哥,着实 *** 。

持这种观点的书友,着实对《红楼梦》的理解太过肤浅,笔者谨以宝姐说媒之“黑料”为切入点,对钗黛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红楼梦中撮合薛蟠与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这么做?

《红楼梦》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薛姨妈、薛宝钗母女两人前来潇湘馆,探望生病的黛玉。聊到兴起处,林黛玉提出要认薛姨妈当干娘,薛姨妈十分欣喜,宝钗却出言反对:认不得的!

宝钗忙道:“认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认不得?”宝钗笑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 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第57回

很多人读不懂薛宝钗的这番话,是因为曹公使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薛蟠曾经看上过林黛玉,这个情节发生得太早了,而且文字叙述得很隐晦。

且看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彼时赵姨娘买通马道婆,给王熙凤、贾宝玉下了蛊,这叔嫂两人顿时疯疯癫癫,遁入魔障,险些命死,整个荣国府因此阖府大乱,就在这场混乱之中,男女之防被暂时打破,在贾家已经待了好几年的薛蟠,之一次见到了林黛玉: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怕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因此忙得不堪。忽一眼瞥见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忙中写闲,真大手眼,大章法。忙到容针不能,以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第25回

按照薛蟠“呆霸王”的脾气,看到林黛玉这样的美女,安能不动心?所以在薛蟠看到林黛玉之后,必然发生过这样的情节——薛蟠死缠烂打薛姨妈,想要迎娶林黛玉,薛姨妈自知薛蟠配不上黛玉,更何况贾母亦不会同意,于是拒绝了薛蟠的要求,因此这个小插曲成了薛家内部的一个笑料!

笔者这番推论并不是随意推导,且看第57回,薛宝钗解释完“认不得娘”的理由后,黛玉、宝钗、薛姨妈三人之间曾有这么一番对话:

黛玉听了,便也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她我不依。”薛姨妈忙也搂着她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她是顽你呢。”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她做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薛姨妈因向宝钗道:“连邢女儿我害怕你哥哥糟遢了她,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第57回

林黛玉才貌双全,堪称倾国之色,又有诗才,又天生聪明伶俐;薛蟠不过一个呆霸王,每日只会斗鸡走狗,吃喝玩乐,他要是娶了林黛玉,那真是往玉瓶中塞牛粪。

这一点不论是贾府中人,还是薛家人都很清楚——薛蟠根本配不上林黛玉。也正是因为如此,薛宝钗才故意调侃林黛玉嫁给自己哥哥,只有知道这前因后果,才能明白薛宝钗这个玩笑背后的幽默意味。

红楼梦中撮合薛蟠与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这么做?

而通过这个笑话,也足可见薛宝钗、林黛玉已然成了知心闺蜜,否则以宝姐姐谦虚谨慎、八面玲珑的行事作风,断然不会跟别人开这种涉及婚嫁的调侃玩笑。

很有意思的是,《红楼梦》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林黛玉曾向薛宝钗抱怨自己在贾家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宝钗听完后,也曾以“婚嫁”为契机,调侃林黛玉,且看原文:

黛玉道:“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付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第45回

此处宝钗调侃林黛玉迟早要嫁给贾宝玉,不过多费一付嫁妆而已,黛玉闻言,羞从心起,不觉红了脸。如此细节,足可见宝姐对黛玉之真心,她从未觊觎过所谓的宝二奶奶的位置。

此处脂批写得格外经典:宝钗此一戏,直抵过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 *** 鉴,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故而,笔者规劝《红楼梦》之读者,切勿有“拥林派”、“拥薛派”之争,人家钗黛两人,本就是交心闺蜜,何须分个胜负?看管须着眼,勿泛泛看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9/461925.html

“红楼梦中撮合薛蟠与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这么做?” 的相关文章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

唐朝大臣崔融简介:曾以修《则天实录》功劳,封清河县子

唐朝大臣崔融简介:曾以修《则天实录》功劳,封清河县子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融(653...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锦豹子,彰德府人氏,流落绿林。后因结识公孙胜、戴宗,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故事吧。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文...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清楚,唐僧的生母是当朝宰相殷峤之女,叫殷温娇。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司马光字:公实、君实号:迂夫、迂叟谥号:文正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河南省...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待举,唐朝许州颍川...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译文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

评论列表

小熊
小熊
21小时前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关系深刻复杂,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挣扎,两者间的互动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深入研究需结合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及作者意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评价二者关系之优劣得失而非片面地以拥林派拥护者等标签划分阵营进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论应客观理性对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波折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内涵和历史价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