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何会与宝钗结婚?是自愿的吗?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9-10)180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是《红楼梦》的故事主线,想必很多读者最初读红楼,也是冲着“宝黛爱情”而来。因为有这样的阅读期待,所以读者普遍觉得:林黛玉去世后,贾宝玉也不可能独活,他必要追随林黛玉而去,这样才能称得上情比金坚的爱情。

《红楼梦》第30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宝、黛两人曾戏说过生死之事,贾宝玉言之凿凿地称黛玉要是死了,自己就去做和尚,且看原文所记: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第30回

由此观之,林黛玉最终泪尽而逝后,贾宝玉即便不跟随其而去,亦应该遵守当年的承诺,出家当和尚才对。但根据《红楼梦》各处细节,都暗示了贾宝玉最终还是迎娶了薛宝钗,只是在成亲后对林黛玉仍有眷恋而已。

譬如薛宝钗的红楼梦判曲《终身误》中唱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空对着”、“终不忘”、“齐眉举案”等字眼,都明示了贾宝玉、薛宝钗最终的婚姻关系。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何会与宝钗结婚?是自愿的吗?

再如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贾宝玉跟袭人闹脾气,心中烦躁,一个人独坐灯下看《南华经》(即《庄子》),此处有一处脂批值得注意:

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看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由此可见,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是板上钉钉的,而且两人过了一段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但最终贾家被抄家,昔日的宝二爷感受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最终才悬崖撒手,放弃了妻子薛宝钗、婢女麝月,选择了出家为僧。

换言之:贾宝玉最终出家的直接原因,不是为了林黛玉,而是家族败亡,尝尽人间苦难后才做出的选择。

话说回来,那么为何贾宝玉会迎娶了薛宝钗呢?他对林黛玉当年许下的“出家为僧”的诺言,如何就付诸流水了呢?读《红楼梦》一定要站在现实主义的角度,而不能当作“偶像恋爱剧”来看。

贾宝玉不止对林黛玉一个人说过“你死了,我当和尚”这样的话,他对袭人也说过,而且还是当着林黛玉的面说的,且看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宝、黛、袭三人的对话:

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到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就先哭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把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已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她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第31回

这里的“你死了,我做和尚”跟上文是对照的,贾宝玉先对林黛玉说,后对袭人说,可见这份承诺貌似没有那么强烈的针对性。

这个时候的贾宝玉还没有完全明白什么叫“爱情”,他只是觉得自己喜欢女孩,就愿意为她们付出一切,所以他可以为了林黛玉做和尚、为袭人做和尚,自然也可以为湘云、晴雯等等女孩做出“你死了,我做和尚的承诺”。

贾宝玉真正明白林黛玉对自己的独特性,是在第36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贾宝玉去梨香院找戏子龄官,想要她唱几出戏,结果龄官心性高傲,压根不搭理贾宝玉,却对后来的贾蔷情有独钟,两人你说我笑,贾宝玉独自站在窗外听着两人的亲密对话,猛然顿悟: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何会与宝钗结婚?是自愿的吗?

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日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儿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罢了。”……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此皆宝玉心中所怀,也不可十分忘拟。——第36回

从这里开始,贾宝玉才舍弃了“自恋”的心理,之前他总觉得所有的女孩都应该爱他,所以他更大的心愿就是:我化烟化灰的时候,所有的女孩儿都为我流泪,我就死得其所了。

可人家戏子龄官就对他丝毫没有好感,必然是不愿意为他的死流泪的,贾宝玉猛然领悟到“一生得一人”的真谛,他不需要所有的女孩为自己流泪,只要一个知己就可以了,但他仍不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林黛玉,因此才有末尾的那句感慨——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这就从侧面证明,第30回、第31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袭人做出的“你死了,我做和尚”的承诺是不成熟的,这只是他表达自己对林黛玉、袭人在乎的一种方式,只停留在口嗨层面,否则其后金钏跳井自尽、晴雯溘然长逝时,怎么不见贾宝玉当和尚?

当然,林黛玉是不一样的,她是贾宝玉的心灵知己,对宝玉有着独特的意义。但林黛玉泪尽而逝时,她出于爱宝玉的角度,必然是不愿意让贾宝玉当和尚的,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比较赞同红学大家梁归智先生在《薛宝钗结局之谜》(发表于2018年)中的观点:

黛玉是在受到贾府中恶势力的流言诽谤和对离开贾府的贾宝玉的担忧思念中死去的,很可能,林黛玉临死前甚至叮嘱薛宝钗,让宝钗嫁给贾宝玉,因为在当时那种家族内部敌对势力为争夺财产而攻击贾宝玉的情况下,宝玉嫁给宝玉,对宝玉是最有利的,而林黛玉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她又总是从为贾宝玉好的这种角度考虑问题的。这可能也是太虚幻境里的命运“册子”上面宝钗和黛玉共一幅册页的一个艺术用意。

这并非是梁先生无端猜测,林黛玉总是站在贾宝玉的角度替他考虑,贾宝玉何曾不是站在林黛玉的角度替她考虑呢?为此《红楼梦》第58回曹雪芹特意安排了一个贾宝玉撞上“藕官烧纸”的情节。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何会与宝钗结婚?是自愿的吗?

藕官乃是荣国府的戏子,因跟她搭档的菂官去世了,两人在戏里一个演小生,一个演小旦,竟因戏生情,菂官去世后,藕官哭得死去活来,并在大观园中烧纸祭奠。贾宝玉不解其中意思,便询问芳官,芳官这般向贾宝玉叙述:

芳官道:“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她一般的温柔体贴,我也曾问过她得新弃旧的。她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而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第58回

贾宝玉听完这番解释,他的反应是: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因此,曹雪芹貌似从此处就埋下了伏笔,《红楼梦》最后林黛玉去世,贾宝玉若是当了和尚,便辜负了黛玉,他只有娶了宝钗,好好活着,才是对泪尽而逝的林黛玉更大的慰藉。

正如藕官的“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贾宝玉娶了宝钗后“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不是刚好严丝合缝地对上了吗?此细节,非熟读红楼者,难窥探其中妙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9/461991.html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何会与宝钗结婚?是自愿的吗?” 的相关文章

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能惊艳千年?

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能惊艳千年?

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能惊艳千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不足百字的短小铭文,文风骈俪,句子多采用排比、偶句的形式,一韵到底,富有诗歌的蕴藉之美。这篇如此短小的铭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有口皆碑,主要还是因为文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借刘禹锡...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打虎将”,于小说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首次被提及,本来是一名行走江湖,耍棒卖药的人,也是史进的首位武术老师。后来打败桃花山首领周通,自己成为寨主,于三山聚义时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坐上第八十六把交椅。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忠的详...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单廷珪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四位

单廷珪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单廷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单廷珪,或写作“单廷圭”,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用水浸兵之法,绰号“圣水将”或“圣水将军”。原...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简介:著有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简介:著有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及注释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