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邻为壑的主人公是谁?以邻为壑有何典故
成语以邻为壑的意思是指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凡将祸害嫁于邻居或他人身上,皆可用此语形容。壑:深谷,深沟。那么,你知道成语以邻为壑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以邻为壑出自何处?以邻为壑有何典故。
成语以邻为壑的主人公是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 *** 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成语以邻为壑出自何处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成语以邻为壑的典故
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魏国请去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的话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洪水都流进大海,与已有利,与人无害。如今称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已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 *** ,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
以邻为壑也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