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聊斋志异-阎罗薨篇原文有哪些情节?该如何翻译呢?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11)411

聊斋志异《阎罗薨》原文

巡抚某公[1],父先为南服总督[2],殂谢已久[3]。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栗[4],告曰:“我生平无多孽愆[5],祗有镇师一旅[6],不应调而误调之,途逢海寇,全军尽覆。今讼于阎君,刑狱酷毒,实可畏凛。阎罗非他,明日有经历解粮至[7],魏姓是也。当代哀之,勿忘!”醒而异之,意未深信。既寐,又梦父让之曰[8]:“父罹危难[9],尚弗镂心[10],犹妖梦置之耶?”公大异之。

明日,留心审阅,果有魏经历,转运初至,即刻传入,使两人捺坐[11],而后起拜,如朝参礼[12]。拜已,长跽涟洏而告以故[13]。魏不自任,公伏地不起。魏乃云:“然,其有之[14]。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懵懵[15],可以上下其手[16],即恐不能为力。”公哀之益切。魏不得已,诺之。公又求其速理。魏筹回虑无静所[17]。公请为粪除宾廨[18],许之,公乃起。又求一往窥听,魏不可。强之再四,嘱曰:“去即勿声。且冥刑虽惨,与世不同,暂置若死,其实非死。如有所见,无庸骇怪[19]。”

聊斋志异-阎罗薨篇原文有哪些情节?该如何翻译呢?

至夜,潜伏廨侧,见阶下囚人,断头折臂者,纷杂无数。墀中置火铛油镬[20],数人炽薪其下[21]。俄见魏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22]。群鬼一时都伏,齐鸣冤苦。魏曰:“汝等命戕手寇,冤自有主,何得妄告官长?”众鬼哗言曰:“例不应调,乃被妄檄前来[23],遂遭凶害,谁贻之冤[24]?”魏又曲为解脱,众鬼嗥冤,其声讻动。魏乃唤鬼役:“可将某官赴油鼎,略入一煠[25],于理亦当。”察其意,似欲借此以泄众忿。即有牛首[26]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公见之,中心惨怛[27],痛不可忍,不觉失声一号,庭中寂然,万形俱灭矣。公叹诧而归。及明,视魏,则已死于廨中。

松江张禹定言之[28]。以非佳名,故讳其人。

聊斋志异-阎罗薨篇原文有哪些情节?该如何翻译呢?

聊斋志异《阎罗薨》翻译

某巡抚的父亲,早先在南方做总督,去世已经很久了。一天夜里,巡抚梦见父亲来,脸色哀伤恐惧,对他说:“我一生没多少罪恶,只有一旅边防军队,不应当调遣而错误地调遣了,途中遇上海寇,全军覆没。现今他们告到阎王那里,阴司里的刑罚残酷歹毒,实在叫人害怕。阎王不是别人,明天有个经历官押送粮草来,那人姓魏,他就是阎王。你要替我哀求他,不要忘了啊!”巡抚醒来,觉得这事很奇怪,心里不很相信。刚又睡下,又梦见父亲来,让他一定照说的去办,还说:“父亲遭遇灾难,还不铭记在心,怎么把它当作妖梦置之不理呢?”巡抚醒来,越加感到这事奇异。

第二天,巡抚留心查看名册,果然有个姓魏的经历,转运粮草之一个来到,巡抚立刻传话叫他进来。叫两个衙役把他按到座上,随后按拜见官长的礼节向他叩拜起来。叩拜完毕,直挺挺跪在地上,两眼垂泪,把梦中的事向魏经历说了。魏经历不承认自己是阎王,巡抚趴在地上不起来。魏经历才说:“是的!有那样一件事。但是阴间的法律,不像人间昏暗不明,可以上下联手,串通作弊,恐怕我无能为力。”巡抚苦苦哀求他。魏经历无可奈何,就答应下来。巡抚又请求迅速办理。魏经历反复筹划,考虑没有个安静的地方处理这事。巡抚请求把接待宾客的公馆清扫出来让他用。魏经历同意后,巡抚才从地上站起来。又要求审理时跟去看一下,魏经历不同意。他再三要求,才答应他去,嘱咐说:“到了那里不要出声。阴间刑罚虽然残忍,可是与人间不同,一处治就像死了,其实没死。如果你看见了什么,千万不要惊怪。”

到了夜里,巡抚藏在公馆的一旁,见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断头的,折臂的,乱纷纷不计其数。在一块空地上放着一口油锅,几个人在油锅下烧起了火。忽然看见魏经历穿着官服走出来,坐到大堂上,神气威猛,和白天见的大不一样。那些断头折臂的人,一齐趴到地上,同声叫喊冤枉。魏经历说;“你们都是被海寇杀害的,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乱告官长呢?”众鬼大声喊着说:“按规定不应该调遣,我们是被错误地调动后,才遭到杀害,这是谁给我们造成的灾难呢?”魏经历又多方为巡抚的父亲解脱。众鬼大声叫冤,乱成了一片。于是,魏经历叫过鬼卒,说:“可将那个官放到油锅,稍微炸一下,于理也是应当的。”看魏经历的用意,似乎想借此平息一下众鬼的怨愤。当下就有两个恶鬼把巡抚的父亲捉来,用锋利的钢叉刺入油锅。巡抚见此情景,心里又惊又痛,无法忍受,不觉脱口喊了一声。刹时,庭中寂然无声,眼前的一切都不见了。巡抚惊叹不已,悄悄地回去了。天明之后,巡抚去看魏经历,见他已经死在公馆里。

聊斋志异《阎罗薨》赏析

《阎罗薨》尤有代表意义。故事里的魏经历是 *** 阎罗。人在阳世生活,却梦断阴司事。巡抚大人为了自己在阴司的父亲,向魏经历求情。巡抚之父生前任总督,曾误调军队,导致全军覆没,此事由魏经历审问。魏经历虽然向巡抚声明“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懵懵,可以上下其手”,但终因顶头上司求情,情面难却,答应审案时带巡抚到现场偷听。魏阎罗审案审得很公平,为了平民愤,他下令把巡抚之父丢到油锅里炸上一遭。不料巡抚见此,非常伤心,“痛不可忍,不觉失声一号”。这“一号”的结果,竟然让 *** 阎罗受到了严惩,“及明,视魏,则已死于廨中”,大概是被阴司召去追查徇私舞弊之罪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0/467206.html

“聊斋志异-阎罗薨篇原文有哪些情节?该如何翻译呢?” 的相关文章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孟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幡竿,真定州人氏。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因杀死提调官,弃家到饮马...

韦方质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编成《垂拱式》二十卷

韦方质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编成《垂拱式》二十卷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方质,韦云起孙,扶...

贾诩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开国功臣,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

贾诩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开国功臣,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大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大雅(965年-1033年),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因避宋真宗旧名改大雅。靖恭诸杨虞卿之后,...

陈人杰:南宋短命才子,一生只留下31首《沁园春》

陈人杰:南宋短命才子,一生只留下31首《沁园春》

陈人杰,一名经国,字刚甫,号龟峰,南宋末期爱国词人,他的一生十分短暂,屡试不第,后来漫游各地,卒时年仅二十六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陈人杰的故事,给大家一个参考。陈人杰现存《龟峰词》一卷,共31首词,全部为《沁园春》调,这也是两宋词史上比较罕见的用调方式。陈人杰的词大多抒写忧时报国...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

评论列表

龚丹
龚丹
4周前 (10-27)

阎罗薨中的巡抚展现出了深厚的孝心和正义感,面对父亲的遭遇,他不惧鬼神之说亲自为父求情于阴司之中;同时他也深知魏经历公正无私的性格特点并尊重其职责所在不因私废公体现了他的明智和理智在面对父亲遭受刑罚时他虽悲痛欲绝但仍不失分寸未因个人情感而违背道义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整个故事充满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让人深受启发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与理解以及对道德伦理的强烈关注是值得深思的一篇佳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