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在蘅芜院一言不发,这是为何?
刘姥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为“报恩”“送礼”,不是为打秋风来的。但是,如果此行能得到贾府额外的馈赠,刘姥姥不会拒绝。所以当她被引荐到贾母众人面前时,她很快进入角色,扮演了一个搞笑的相声演员。
要说贾府中人对刘姥姥“人格上的侮辱”,恐怕是言之过甚了。就像我们欣赏相声、 小品、喜剧,从中获得欢乐,并没有“侮辱”演员一样,刘姥姥的搞笑,与王熙凤平日的里搞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说说笑笑,是“彩衣娱亲”尽孝道,刘姥姥在众人面前搞笑,是给众来带来欢乐,作为客人,对主人表示尊敬。其中并非没有“自轻自贱”的成分,但还不至于上升到人格高度。本来么,你要人家家做客,难道还能故意惹人家不高兴?
既然以取悦众人为己任,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应该极力夸奖才对,毕竟大观园是贾府精华所在,贾府中人也引以为傲的。但是她在蘅芜苑里,却是一言不发,为什么?
如果断章取义,可以找出一百种解释,却都离题甚远。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必须结合全文,至少是与上下文比较。
刘姥姥先到的是潇湘馆,在这里跌跤逗趣之外,还夸赞屋子:“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于是贾母介绍这是黛玉的屋子。按理说,刘姥姥应该接着话,夸赞黛玉才对。但是她“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却还是把话转到屋子:“这那像个 *** 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她为什么不夸黛玉?
因为黛玉聪明美丽而孱弱。当初进贾府,也是之一面就被众人看出“有不足之症”。刘姥姥老于世故,想必也看出黛玉的病弱,而且联想到她福薄寿夭之类。当然这些话不好出口,于是又把话题转移到屋子上来。
接着在探春屋里吃饭,是刘姥姥针对众人的喜剧表演,并没有对探春或者秋爽斋进行点评。再接下来,就到了宝钗的蘅芜苑。
贾母一进屋,就批评这里布置太过朴素,而且提到“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是相当严重的指责了,连能言善辩的王熙凤也没有接话,宝钗更加沉默。
刘姥姥为什么不说话?她是搞笑来的,遇到主人不高兴,她还如何发挥?替宝钗辩解几句?估计不会引起贾母的反感,因为贾母一向宽容,闻过则喜。但是恐怕在刘姥姥心中,对“素净”“忌讳”的看法,是和贾母一样的。帮着贾母说话,指责宝钗?那岂是客人应尽的本分?左右为难之下,只好一言不发了。
其后,刘姥姥还进了怡红院,评价是“这是那个 *** 的绣房,这样精致?”等知道是宝玉的卧室后,“吓得不敢作声”——说男孩子的卧室像 *** 的绣房,这并不是褒扬。
刘姥姥在大观园的表现,如果不考虑“阶级论”的压迫、侮辱的话,其实是人情世故的典范:去别人家做客,是有义务让主人高兴的。遇到好的就夸几句,看到不好的就闭口不言。
“直言不讳”“良药苦口”是亲近的朋友才能说的。刘姥姥和宝钗、和黛玉、和大观园里的姑娘 *** 们,并没有这样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