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凤姐小月后,王夫人为何要组建一个管家小组?
红楼梦王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探春的身上有一种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女子极其难得。只从担当说,林黛玉没有,薛宝钗更没有。王熙凤有,但是她不识字,又过于市井,表面看聪明,却干尽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和探春的通透一比,就不够看了。
探春有好几次高光时刻,抄检大观园,她掌掴恶奴让读到这里憋了一肚子气的读者大呼痛快。探春的判词告诉我们,她最后因和亲远嫁永别故土,离乡对于古人来说是极大的伤痛,而和亲远嫁恰恰又体现了探春的担当。这应该是探春的又一高光时刻,可惜具体情境如何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了。
一曰性情,一曰担当,还有一次,集中体现的是探春非凡的才干和能力。就是《红楼梦》五十五回开始重点写的探春理家。
凤姐因为小月不能理事,荣国府在管理上出现了真空。偌大一个国公府,上下几百人,每日里的大事小情几十上百件,总要有序运行下去。实在没有办法,于是王夫人指定成立了一个由探春、李纨和薛宝钗组成的三人管理小组。
班子是王夫人组起来的,她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文是这么说的:
(凤姐病倒)王夫人便觉失了臂膀……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园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她各处小心……
这里王夫人有一大段对宝钗嘱咐的话。而且后来大观园搞承包,宝钗有一长篇大论对婆子们的演讲,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
三个人,唯独宝钗独享了王夫人对她的谆谆嘱托,其他二人只是一笔带过。李纨是正经的大少奶奶,探春从礼法上那是自己的女儿。可是读者能明显地感觉到,宝钗才是王夫人真正看重的那一个,也是最信任的那一个。
这可就不合理了,宝钗再怎么样,她也是寄居在贾府的亲戚,鸠占鹊巢的事不但让人不服气,也会令人伤心。况且薛宝钗是个“不干己事不开口”的不粘锅性格,不得罪人是她做人的原则。你怎么可能指望这样一个亲戚来为你负责任呢?王夫人的糊涂是无可救药。用自己的外甥女监督自己的“女儿”,王夫人这招够恶心。
探春理家看上去大放异彩。这其实是曹雪芹为突出探春其人才干性情,其实不会有什么作为,因为:
一、宝钗的亲戚和未出阁姑娘身份,加上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真的干预贾府内事,而她的参与。不过是王夫人放在探春身边的耳目。这次管家之后,读者基本看不到宝钗和探春有什么友好互动了,因抄检大观园宝钗要搬走时,探春不但不挽留,反而是撵着薛家走入,这固然的探春痛恨家里人窝里斗,但也不能否认探春对薛家对薛宝钗态度上的冷淡。
李纨原本就是王夫人刻意打压之人,她后半生的指望是宝玉,并不是贾兰。李纨这个班子成员不过是个摆设,李纨自己最清楚不过,以荣国府的权力角逐现状,她一定是先管好自己,懒得管什么家事。探春不是自己亲生,但探春对她有价值,同样,王夫人对探春更有价值,两个人彼此维持体面,是双赢局面。
说是三人小组,其实真正想好好管一管家里那些弊政的,只有贾探春。
可探春是个姑娘,许多事她有心也无力,许多事,那些管家媳妇们怕是根本不敢汇报到三姑娘这里。有现成的例子,就是差点将柳家母女撵到田庄上去的小厨房风波。这里面既没有男盗女娼,也没有什么不堪的丑闻,事发后,管家们自然地去给平儿凤姐汇报,因为这种牵涉偷盗和撵人的事,众人都觉得不合适去向 *** 汇报。荣国府里外,上千的男女,每天出多少事,藏污纳垢是事不会少,这些事探春别说处理,知道都不合适,同样,宝钗、李纨也不合适。
二、探春是庶出的姑娘,尤其是令人厌恶的赵姨娘的女儿,荣国府的当家人王夫人天然地不信任她。
小说好几次强调王夫人看待探春和宝玉一样。要是当真可就太幼稚了,王夫人对探春充其量是拉拢,而探春因为自己的出身,她必须攀高王夫人,如此才能获得自己在荣国府人不敢轻视的地位。二人不过是和对方搞好关系对自己更有利。
王夫人是个视野狭窄、心胸狭隘的人,相对说,王熙凤是自己的亲侄女,她还是信任的,而她一心要让宝钗上位荣府二少奶奶,一方面是宝钗和她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宝钗绝对是她更信任的人。这是利益使然。在宝钗面前,王熙凤要往后站,更何况探春?
三、探春之于贾府,是娇客,早晚是亲戚,媳妇才是自家的人。这是那个社会人们天然的和根深蒂固的观念,探春再能干也改变不了。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平儿这个更低等级的“媳妇”,教训起下人来,都比探春更加理所当然,或者说更具主人翁精神。
所以,所谓的管理班子不过是个形式,而探春所做的几件所谓大事,于荣国府不疼也不痒,更加没有触碰到管理的核心。
三人小组渐渐就散了,李纨天天窝在稻香村陪伴儿子读书,薛宝钗只求自保,探春一个姑娘,面对着一群吧败家子,她除了恨铁不成钢和忧虑家族的未来,所能做的一点小事,对于日益走向覆灭的家族,不过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