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王熙凤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1-01)340

贾母在红楼梦中可以算得上是中心人物,贾府中的指向标。而王熙凤便是贾府中最能让贾母开心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贾府的姑奶奶贾敏死后,贾母一直在念叨,这份念叨和牵挂,是因为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而林黛玉是贾敏最喜欢的女儿,这份感情叫 *** 屋及乌。

贾母见过林黛玉之后,赞叹黛玉的修养和气质,喜欢黛玉的机敏和美貌,渐渐把对女儿贾敏的感情,移情到了林黛玉的身上。

贾母亲口安排黛玉的衣食住行,生怕外孙女在贾府受了委屈,甚至把黛玉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份爱护,除了贾宝玉,也就是林黛玉了。

而最明白贾母这份心思的人,一定是王熙凤。王熙凤最初对林黛玉的妥帖周到,是因为讨好贾母。这份感情并不纯粹,真心少了那么几分。

薛宝钗的到来,是王夫人禀告的贾母。

对于薛夫人的到来,贾母一直都是当作客人对待的。对待薛夫人的亲厚,也是因为王夫人,要给王夫人面子和尊重。

说起来,贾母对待薛夫人一家三口,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更多的只是面子功夫。

王熙凤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而贾母对待跟随母亲而来的薛宝钗,也不过就是当作贾府一般姑娘来看待。让人千万不可怠慢亲家。可是贾母并没有插手宝钗的衣食住行,当然这是因为宝钗有母亲操心,可是贾母连提点都没有。

宝钗来到贾府,没有受人怠慢,可是日常和贾府三春差不多,宝钗在贾府的身份,更像是远亲。

王熙凤对于姑母薛夫人的到来,也没有显示出特别的热情。可能是因为王熙凤和薛夫人不熟,也可能是因为贾母对待薛夫人不过泛泛。

作为贾母面前的聪明人,王熙凤喜欢贾母喜欢的人。

二、时日长情意显

在初期,王熙凤和林黛玉是走得近的,并且可以明显看出来,王熙凤对于宝黛的感情是支持的。

并且王熙凤会开黛玉的玩笑,会时刻记得黛玉喜欢喝的茶。甚至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在紫鹃的箱笼里翻出宝玉的物品,王熙凤及时打断解释。

由此可见,林黛玉在王熙凤心里,是有情义在的,是有位置的。

要知道,林黛玉两次下江南,都是由贾琏护送的。当时贾琏和王熙凤夫妻感情正好,想来夫妻闲话时,也会提及黛玉。

王熙凤从丈夫口中更加清楚黛玉的为人处世,免不得对黛玉有怜惜之情。

王熙凤和薛宝钗是实打实的姐妹关系,可是在前期几乎看不见王熙凤和宝钗的调笑交谈。

宝钗借住在贾府的时日里,却长袖善舞地深受贾府上下的喜欢。这体现在人人对宝钗的行为处事交口称赞,上下关系处理得当。

要知道在宝钗之前,这些人口里议论的热闹都是王熙凤,是王熙凤的铁腕管理。

王熙凤最初对待薛宝钗其实是没有任何不满的,因为宝钗前来贾府只是暂住,宝钗一直在等待着进宫的大选。

宝钗在前期,和贾府的交往并不深、而贾府帮助薛家,我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如果宝钗进宫,可以帮助贾元春,这对贾府也是一种助力。

贾王史薛四个家族同气连枝,在这个时候贾家不会怠慢薛家,因为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利益之交的盟友,而不是情义。

而王熙凤本人更喜欢直率坦荡的女子,就像是井井有条的小红,便得了王熙凤的青眼。而黛玉做人做事更加的率真,是一汪水见底的清澈,喜欢就是喜欢,不满意就会发脾气。王熙凤满腹阴私,和这样的交往更加的轻松。

王熙凤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可是宝钗就像是完美的花瓶,没有人挑得出问题,仿佛很完美。这样的人,让王熙凤摸不透她的底,不明白她心里的真正想法。和这样的谈话,更像是交锋,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陷阱。

王熙凤更是对这样的人却之不恭,王熙凤不是不喜欢宝钗,只是不喜欢宝钗这般性格的人。

三、私心揣测他人

如果把王熙凤往坏了想,聪明的王熙凤在见到贾母喜欢黛玉,而王夫人喜欢宝钗,就能想到宝玉的亲事上。

这个时候,作为贾府的管家,贪恋财权的王熙凤,一定会选择一个对她没有威胁的人,来当自己的妯娌。这样更方便王熙凤管家,没有人可以撼动她的位置。

在王熙凤权衡利弊后,她一定会选择林黛玉。

林黛玉对财权之事并不喜爱,要知道林如海死后林家的家产,林黛玉从来没有过问在意过。

所以即使黛玉嫁给宝玉,两个人也只会风花雪月,不会插手贾府管家。更何况,凭借黛玉娇弱的身体,也不会揽权。

选择林黛玉嫁给宝玉,就等于保住了王熙凤的钱袋子。所以王熙凤一定会支持木石前盟。

相反如果是宝钗嫁给宝玉,作为商贾出身的宝钗,精通管家。情商高,智商高,手腕高,外加人缘好的薛宝钗,将是王熙凤爱贾府更大的劲敌。

王夫人想要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除了看重宝钗的才干,更多的是她认为宝钗更加贴心,也会与她一条心。王熙凤毕竟是大房的儿媳妇,不是二房的儿媳妇。

等于无论是谁嫁给宝玉,都会影响王熙凤的地位,所以王熙凤必须挑选一个对自己更加无害的黛玉。

作为人趋利避害的本能,王熙凤喜欢黛玉,不无道理。

四、人算不如天算

王熙凤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精明而世故的王熙凤,最初待黛玉好,是想要借着黛玉讨好贾母。最初对待宝钗,也只是简单的待客之道,足够的礼貌尊重,并没有太多的亲情。

在宝钗落选后,就注定了宝钗和黛玉,最终一定会有一个胜负。而王熙凤帮助的人,不仅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更是自己喜欢的。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本身性格,其次是环境使然。

本身性格是指两个人性格合适,谈得来。环境使然则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相交。前者出自真心,后者因为利益。

不管王熙凤是出自真心还是利益,贾元春的赐婚,是意外,也是理所当然。宝玉突然之间的疯癫,让病急乱投医的人想到了冲喜。元春的话,让贾母低头。或者说,贾母虽然喜爱黛玉,可是在当时,宝玉病着,黛玉病着,宝钗是最合适的人选。总不能让两个病着的人凑在一起,喜事也怕变丧事。

贾母的低头让路,王熙凤的坚持就没有了意义。也只能随大流,操办起宝玉宝钗的婚事。甚至主导了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可是黛玉的骤然离世,时间选得恰巧。

王熙凤还没有等来权力交接,贾府就已经大厦倾,挽回不来。

王熙凤做人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王熙凤是最该喜欢薛宝钗的人,可是她的所作所为,却一直在袒护林黛玉。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看得不是血脉亲缘,而是性格三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1/470972.html

“王熙凤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的相关文章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意思是:李白将要乘船远行离去,忽然听到传来的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

曹雪芹一生崎岖坎坷,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

曹雪芹一生崎岖坎坷,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

曹雪芹一生崎岖坎坷,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雪芹出生于康熙年间,他的本是汉族,但祖上侍奉皇帝有功,被赐予了满正白旗出身,成为贵族。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曹家权炳如日中天之时:他的曾祖父任过江南织造,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的奶娘。要知道,古代皇子都不是母乳喂养,乳母之...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唐代有不少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千古留名、妇孺皆知,也有不少璀璨一时,后人不缺不甚了解的诗人,綦毋潜就是其中一位。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綦毋潜大约在公元692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南康,字孝通,少年早慧,十五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京都长安,成了游学的“京漂”,渐渐有...

刘备最接近《隆中对》的一次北伐是第几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最接近《隆中对》的一次北伐是第几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7年,刘备派遣张飞和马超等人攻打下辩,曹操派遣曹洪、曹休和曹真抵挡。在第二年,张飞屯兵固山,做出要截断曹洪后方的样子,但却被曹休识破。曹洪在曹休的建议下,趁蜀军兵力尚未集结之时袭击蜀汉的吴兰,导致雷铜和吴兰等人战死,于是马超和张飞退...

蒲松龄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能出名?

蒲松龄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能出名?

对蒲松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蒲松龄,男,汉族,公元1640年生,寿命76岁。属相龙,星座为双子座,山东淄博人。辛苦遭逢的才子蒲松龄:72岁考上贡生,一生都穷困潦倒。蒲松龄在《清史稿》中没有列传,据现存其他史料记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生...

从《襄阳对》与《隆中对》来看,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从《襄阳对》与《隆中对》来看,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庞统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从庞统的《襄阳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结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具体来说,庞统虽然能力强,但是行事不稳,急功近利;诸葛亮稳扎稳打。所以刘备总是让庞统随军,多献奇计,各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干;诸葛亮适合留守后方,他性格持重,又是正人君子。...

所有诗人中,为什么说贺知章是最好命的那个?

所有诗人中,为什么说贺知章是最好命的那个?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贺知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289年历史,诞生了两千多名诗人、五万余首诗歌,可谓群星荟萃。但要从中评出一位“最好命”的诗人,则非贺知章莫属。人的一生漫长,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追求,而最美好的状态莫过于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