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三国英雄故事:怒鞭督邮,到底是谁在鞭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1-17)310

到底是谁在鞭督邮呢?

寥寥数百字的“怒鞭督邮”故事,在洋洋洒洒百余万言的《三国演义》全书中,只是繁锣密鼓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

但这支小小插曲却有其特殊的价值在:追溯一下它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借此窥测到全书的创作倾向,倾听到小说作者的心声。

三国英雄故事:怒鞭督邮,到底是谁在鞭

《三国演义》这部书,顾名思义,就是以魏、蜀、吴三国鼎立和纷争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运用小说艺术的生动手法“演化”出来的故事。

一方面,它是“历史”的:全书的情节主干,必须符合历史的全貌。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小说作者驾驭的这艘“航船”就必须沿着这条“长河”前进,而决不允许离开它的主航道。例如,小说作者可以把诸葛亮写成一位未卜先知、呼风唤雨的人物,一生中打了不少胜仗,但他决不会写诸葛亮在最后出兵祁山时一举攻下了许昌,消灭了曹魏政权;因为历史的结论并非刘备、而是司马氏统一了中国。

三国英雄故事:怒鞭督邮,到底是谁在鞭

另一方面,它又是“小说”的:只要不在情节的总体上违背历史的总趋势,作者就有权进行艺术虚构,而不必拘泥于局部的史实。个别事件,允许添枝加叶;具体场景,可以改头换貌。即使有意地给某些历史人物头上加一道光圈,鼻上抹一点白粉,也不致遭到描写失真的指责。因此,人们常说《三国演义》的写法是“七实三虚”。这种“虚”往往取决于小说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好恶。

那么,《三国演义》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好恶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解剖《怒鞭督邮》这只典型的“麻雀”。

“怒鞭督邮”的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据晋代史学家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先主传》载——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指刘备)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谓)有功,除(被任命)安喜尉。督邮(上级官府派住下属官府考察政务之官)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缓系其颈著马抑(ang,拴马桩),弃官亡命倾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妥(gu6n)丘毅诣丹阳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三国英雄故事:怒鞭督邮,到底是谁在鞭

这段史料写得分明:怒鞭督邮的是刘备,刘备逃走后又另投一支官军去攻打黄巾军,并改任为下密县的地方官。除《三国志》外,另一部史籍《典略》中也记载了这条史料。稍有出入的只是说刘备鞭打督邮后,还要杀督邮的头,只因“督邮求哀”,才饶了他的性命。

可是,“怒鞭督邮”一事到了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却一发生了惊人的质变,刘备在这一事件中充当的角色,被张飞跑来顶替了,鞭打督邮的是张飞,张飞在痛打了督邮之后,还将督邮分尸六段,头挂城门,四肢挂城角。而且,刘备也没有去另投官军继续镇压黄巾军,而是刘、关、张三人率领着部属落草造反,上了太行山!

《三国志平话》是民间说书艺人们说书时的一个底本,它早于《三国演义》问世,对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有着直接的影响·说书艺人们让张飞出来怒鞭督邮,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因为这种描写更符合张飞的莽撞性格。只是这段描写文字过于粗俗,让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刘、关、张去落草造反,也违背了人物性格的合理发展·到了罗贯中笔下,这段故事,又有了改观——

一方面是,文字描绘更为细致生动了。你看:“…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无论史书、“平话”,鞭打餐邮的刑具都是“杖”或“鞭”,唯独《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在鞭打督邮时使用的是柳条!

一向手持丈八蛇矛驰骋疆场的张翼德居然拿着细细的杨柳条在打人,岂不显得有些滑稽?殊不知这正是张飞的狡黠之处:柳条打人,可以致痛而不会很快致死,唯有这种长时间地折磨督邮,方能泄他对这贪官的心头之恨。借助这枝柳条,我们看到的是粗中有细、鲁莽中有狡黯的张翼德的丰满艺术形象。

另一方面,罗贯中描绘的这回故事,与其说是为了塑造张飞的艺术形象,不如说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刘备的为人。

张飞要杀督邮,出于愤怒,生性刚烈,堪称将才;关羽要杀督邮,出于远虑,远虑之人,堪任帅才;而刘备不杀督邮,因为他“终是仁慈的人”,而为人仁慈,才能广收民心,算得上君王之才。罗贯中在这回故事中所要塑造的,正是刘备这样一个“仁厚之主”的艺术形象。

他决不赞同《三国志》作者那样,将刘备写成一个动辄激怒的血气方刚的人物,也不满意“平话”在描写张飞怒鞭督邮时刘备不置一辞;他需要在历史人物刘备头上画上一圈光环,让他在小说中出场不久,就给人留下了为人“仁厚”的鲜明印象,从而为他后来在蜀国登基称帝留下一个有力的伏笔。

罗贯中的心是倾向于汉室后裔的刘备的,他一心向往的,是让刘备这个仁厚之主来重整汉代江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1/473727.html

“三国英雄故事:怒鞭督邮,到底是谁在鞭” 的相关文章

唐朝大臣崔融简介:曾以修《则天实录》功劳,封清河县子

唐朝大臣崔融简介:曾以修《则天实录》功劳,封清河县子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融(653...

项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四位

项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项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充,外号八臂哪吒,《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第六十四条好汉。早先是樊瑞、李衮的同伙,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

贾诩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开国功臣,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

贾诩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开国功臣,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

戴胄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两篇

戴胄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两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戴胄(?-633年)...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译文及注释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

《九月十日即事》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注释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字明远,南宋朝时期文学家,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北周庾信齐名,二人合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鲍照的故事吧。杜甫曾盛赞李白诗作“俊逸鲍参军”,这鲍参军,即鲍照,唐人为避武后讳也称鲍昭,他的诗风是如何俊逸,先看一首感受一下:诸君莫叹贫,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