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陈玄风的师父是谁?他是被谁杀死的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1-20)280

陈玄风是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也是在江湖上臭名远昭的一个人物。他和梅超风都是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徒弟。身为黄药师的六大弟子,陈玄风曾经也是让黄药师引以为豪的一个徒弟。不过,后来他和梅超风之间炽烈的爱情却将他们两个人的幸福都毁掉了。说到陈玄风的练门,不得不先科普一下练门的概念。

陈玄风的师父是谁?他是被谁杀死的

练门又可以称作罩门,是指习武之人身体上最为薄弱的一个部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软肋或者死穴。随着武功的升高,身体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但是练门就会愈来愈显得脆弱。所以,只要找到一个人的练门,纵使他是再强大的武林高手,对方也能将他一招毙命。

陈玄风的练门也就是他死亡的关键所在。当年,郭靖在慌乱之中用匕首刺中了陈玄风的肚脐,陈玄风当场毙命。那时,郭靖还很小,完全是个孩子,武功更是懂得很少。没想到就是被他刺了一下,陈玄风就此一命呜呼。所以,陈玄风的练门在关元穴,通俗来讲也就是肚脐。

如果说陈玄风身体上的练门是肚脐,那么他精神上的练门则是梅超风,更准确得来说,是他们两个的爱情。当年,他们被爱情冲昏头脑,私定终身,被在偷了黄药师的《九阴真经》之后逃离了桃花岛。但是,偷来的武林秘籍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运。恰恰相反,他们急于求成地练到走火入魔,终于误入邪道。这就是他的爱情,他的练门带给他的悲惨结局。

陈玄风被谁杀死

陈玄风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被塑造成了一个在邪道上愈走愈远的角色。因为他的脸色像赤铜般焦黄,并且表情木讷,喜怒哀乐不显于色,所以江湖人都称他为“铜尸”。他和师妹梅超风相爱,并私定终身,两人练就了从黄药师那偷来的《九阴真经》,变得刀枪不入。这也是他被称作“铜尸”的一个原因。

陈玄风的师父是谁?他是被谁杀死的

陈玄风师从黄药师,练就了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等武功, 在江湖上,和师妹梅超风合称为“黑风双煞”。就是这样厉害的一个角色,如大树般不是谁都能轻易撼动的。那么,陈玄风被谁杀死的呢?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到陈玄风的练门。他和梅超风虽然练就了高超的武艺,但是两人都有练门,也就是所谓的死穴。这是每个习武之人都不可避免的,再武艺高强的人也是有练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隐藏好自己的练门,使它不为敌人所知。所以,虽然他们已经练到了刀枪不入的地步,还是不可避免的拥有最薄弱的部位。陈玄风的练门在肚脐,梅排风的练门在舌头下面。

但是,陈玄风被谁杀死不代表那人一定知晓他的练门,或许一切都只是一个巧合。在一次打斗中,少年郭靖在危机的情况下慌忙向陈玄风掷出匕首,而匕首刚好刺在陈玄风的肚脐上。所以,说到陈玄风被谁杀死,实在是一个太巧的巧合。或许连陈玄风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会死在一个小毛头手上。

黄药师的徒弟陈玄风

在金庸的作品《射雕英雄传》中,有像郭靖和黄蓉这样让人心生羡慕的甜蜜爱情,也有像陈玄风和梅超风那样让人心痛的痛苦爱恋。小孩子看电视总要把好人和坏人分得清清楚楚,好人就值得敬仰,坏人就得遭人唾弃。郭靖就是那人人心生敬仰之情的英雄,而黄药师的徒弟陈玄风却是遭人诅咒的坏人。

陈玄风的师父是谁?他是被谁杀死的

在金庸的笔下,好人和坏人的界定不似小孩子评判好坏的标准那么简单。黄药师的徒弟陈玄风就是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作为黄药师的六大弟子之一,陈玄风本性其实还是善良的,只是被浮云遮住了双眼,看不 *** 假善恶。或者说,他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陈玄风和黄药师的另一弟子也是自己的师妹梅超风相爱了,并私定了终身。他们决定逃离桃花岛,过自由潇洒的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生活。

黄药师的徒弟陈玄风自知自己武功不高,无以潇洒行走江湖,甚至都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所以,他觊觎师父黄药师的武林秘籍《九阴真经》,并和梅超风商量偷走了《九阴真经》的下卷。两个人急于求成,想要练好九阴真经,不料急功近利的心使他们走火入魔,武功渐渐走上邪道。并且,他们偷武林秘籍的事情败露之后,连累其他几位师兄弟也被黄药师赶出了桃花岛。

他们害人害己,却不自知,终至悲惨结局。不过,撇去他们的愚蠢罪恶,陈玄风和梅超风的爱情还是很让人为之所动的。

陈玄风武功

陈玄风是桃花岛黄药师的徒弟,在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中的陈玄风是一个及其邪恶狠毒的人物。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那种穷凶极恶的坏人通常都拥有绝世武功,很难对付。陈玄风也不例外。陈玄风武功高强,心思又极为险恶,江湖人称他为“铜尸”。可见大家对他的畏惧以及无可奈何。

陈玄风和他的师妹梅超风私定终身,结为了夫妻。两个人一起闯荡江湖,为非作歹,二人合称“黑风双煞”。陈玄风武功的源头要追溯到他当年在桃花岛学武之时。因为是黄药师的徒弟,所以最基本的武功肯定是黄药师传授给他的桃花岛武功。后来,他和梅超风偷走了黄药师珍惜如命的《九阴真经》。两个人在急于求成的心情下仓促地练成了九阴白骨爪。但是,因为太着急,所以有点走火入魔,心和武功都在邪恶的路上渐行渐远。

陈玄风武功中更具有杀伤力的莫过于摧心掌和带有邪气的九阴白骨爪。摧心掌,损伤人的五脏内腑同时又不伤害人的筋骨。所以,挨过陈玄风的摧心掌后,表面上似乎没有任何伤势,其实心脏早已被震碎。而九阴白骨爪则更是阴邪,非邪恶狠毒之人不能驾驭。周芷若这么个文静柔弱的女子在练就了九阴白骨爪之后不就像了变了个似的,阴狠无情。

从一个人的武功就能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陈玄风武功就充分诠释了他狠辣的个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1/474175.html

“陈玄风的师父是谁?他是被谁杀死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南朝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萧统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的长子,因其去世后谥号“昭明”,故称“昭明太子”。萧统聪颖好学,史书记载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贵为太子,却为人谦和。萧统虽然英年早逝,但其所著的《昭明文选》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简介:著有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简介:著有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坚简介:官至刑部尚书,编著《问刑条例》

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坚简介:官至刑部尚书,编著《问刑条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意思是:李白将要乘船远行离去,忽然听到传来的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

张镐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三篇

张镐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奏疏三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镐(?-764年)...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字明远,南宋朝时期文学家,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北周庾信齐名,二人合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鲍照的故事吧。杜甫曾盛赞李白诗作“俊逸鲍参军”,这鲍参军,即鲍照,唐人为避武后讳也称鲍昭,他的诗风是如何俊逸,先看一首感受一下:诸君莫叹贫,富...

从诗歌中探索高适的一生,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从诗歌中探索高适的一生,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高适,字达夫,是著名盛唐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边塞诗的突出特点是雄浑悲壮。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高适的故事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这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诗中没有缠绵的离愁,没有凄迷的别绪,却自有一份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