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真相:一场虚假的政治骗局
金匮之盟是纯属虚构的骗局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死去的种种存疑,所以在大宋臣民的眼中,赵光义的上台是颇不光彩的。为了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性,赵光义必须寻求一个继统合法的法律依据,才能取得天下臣民的信任。因此在赵光义即位不久,就出现了金匮之盟的说法。
金匮之盟是指杜太后临终时,要求儿子赵匡胤传位给兄弟赵光义的一份藏于金匮中的遗嘱。大致内容如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即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在弥留之际,忽然传赵匡胤、赵普进宫,杜太后问赵匡胤:我儿知不知道,为何能得天下?赵匡胤十分悲伤,讨好似地回答母亲:我能做天子,全是先祖与太后积功积德的结果。杜太后听后不爽,说:不是这样!你能当天子,是因为周室国君年幼,群心不附的原因。倘若周室有长君,你能当上皇帝吗?继而又说:你与光义都是我的儿子,将来你应当传位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才是确保社稷的根本啊!赵匡胤听罢,俯首承命,回答:一定照您的吩咐办。杜太后不放心,又指着宰相赵普说:你把它记下来,不能违背我的话。由是,赵普当场记下了太后遗嘱,并在末尾署名臣普记三字,赵匡胤将遗嘱藏于金匮中,并交由细心谨慎的宫人掌管。这就是赵光义即位的合法依据。
这个故事到司马光写《涑水纪闻》的时候,又稍有不同了,说杜太后要求赵匡胤万岁后,当以次传之二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二弟是指大弟赵光义,小弟赵光美(赵光义即位后,光美改名廷美),太后要求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依次传给两个弟弟,只有这样做,赵匡胤的儿子才能获安。
在《宋史。赵廷美传》里则说:初,昭宪太后(即杜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赵匡胤之子)。清人的《宋史纪事本末》则说得更具体,说杜太后命赵匡胤:汝百岁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
而在这一年,赵匡胤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赵光美十四岁,赵德昭(赵匡胤的儿子)十多岁。
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无外乎是要证明赵光义继统的合法性;但也经常用来赞颂赵匡胤没有私心。还有人指出,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早就有心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玉壶清话》卷七记载:开宝初,太宗居晋邸,殿前都虞候奏太祖说:晋王天日资表,恐物情附之,为京尹,多肆意,下戗吏仆,纵法以结豪俊,陛下当图之。上怒曰:朕与晋弟雍睦起国,和好相保,他日欲令管勾天下公事,粗狂小人,敢离我手足耶?亟令诛之。李焘的《资治通鉴长编》也有这样的记载:光义有疾病,殆不知人,上亟往问,亲为灼艾,间谓近臣曰:晋王龙行虎步,且生时有异,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也。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伪造出来纯属虚构的骗局。清代古文学家恽敬对盟约内容首先提出疑问,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提出疑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其理由大致如下: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而太祖长子赵德昭也已经十多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驾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二十年,那时,赵德昭已三十多岁,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杜太后猜测赵匡胤早死,幼子继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是没有依据的。
如果确如杜太后所预料,他的儿子赵匡胤会中年崩逝,杜太后所凭的经验或灵感,也未免太有超前的洞察力了。但是,赵匡胤活了五十多岁,也并没有早逝,更没有面临幼子主政的局面。
如果真有遗诏,赵匡胤临终前就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但为什么要等到赵匡胤死后六年,才由赵普出来披露?既然公布遗诏,赵光义就应该把遗诏的全文都公布出来,而不是只公布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更何况,赵匡胤并未按照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办事,亲自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按大孝子赵匡胤一贯的行事作风,不应该是这样的。
还有一种观点也质疑金匮之盟存在的合理性。认为盟约是赵普和赵光义互相利用而伪造的。他们分析了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之一,赵匡胤与赵普的关系,赵匡胤创业之初与赵普君臣关系极好,赵普由建国初期枢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后来赵匡胤对赵普逐渐厌恶,嫌隙也开始逐渐形成。
譬如,赵普曾保荐某人,虽然赵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赵普却糊好之后,第二天仍旧呈上,迫使赵匡胤接受。虽然一般认为这体现了赵普的宰相风度和赵匡胤的善于纳谏,但赵匡胤的不满也再所难免。另外,赵普常提赵匡胤微贱时的小事,不免也会让已做了皇帝的赵匡胤觉得有损尊严。此外,赵普收受吴越进贡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员等事件,也会令赵匡胤警觉到赵普的权柄太重。所以,赵匡胤晚期,赵普被罢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驾崩时也没有再召见他。第二,赵光义和赵普的关系。赵光义和赵普原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两人都得宠。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后去世后,赵光义处境就相当不妙了。七月,赵匡胤解除赵光义禁军职务,只命他担任开封尹,权力大大减小。这时赵普却一再升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远远高过赵光义。随着时间推移,赵普渐渐专权朝政,赵光义则力图把以开封为中心的东京府经营成独立的小区域。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渐渐展开了明争暗斗,冲突时有发生。后来,由于赵普的专权遭到赵匡胤猜忌,而开始失势,赵光义乘机利用权谋之士卢多逊攻倒赵普。赵普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对赵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他的命运出现转机,主要要为新皇帝赵光义献上一份厚礼,而且这份厚礼物要足以使他动心。于是,赵普献上了经过他精心打扮的金匮之盟的厚礼。
正是因为赵普伪造了这份厚礼,上(太宗)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遂大感悟,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为司徒兼侍中。赵普终于凭这份厚礼,重新回到了大宋的权力中枢。由此可以推断:金匮之盟是赵普导演的一出双簧戏,他和赵光义一唱一和,闪亮登场,用伪证替赵光义的即位正名,并以此达到二人双赢的目的。从以后的结果看,这一目的似乎达到了。当然,这出戏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那就是,赵光义要借赵普之手,除掉皇位的直接威胁者,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
所谓金匮之盟,其实是利益当事人共同编造出来的弥天大谎。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为什么这么关键的东西谁也没见过?为什么赵普要在赵光义即位六年后才上奏?那个谨密宫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所有史书都避而不谈?
根据情理推测,此事的真相应该是:杜太后从后周倒台吸取了教训,为大宋江山考虑,可能说过类似的话,但并没形成所谓金匮之盟之类的文字。正因为如此,赵光义才会在侄子赵德昭还没有成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将哥哥赵匡胤害死,自己夺取皇位。而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须尽快把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赵光美也害死。
北宋的皇帝,赵匡胤这一支只有他一人做了十七年,而赵光义那一支,直至南宋孝宗之前,都是那一支在代代相传,名正言顺地享受着本不名正言顺的帝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