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12-04)170

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文皇后。

一、皇太极与清初政治 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清太宗,皇太极与其父亲努尔哈赤一样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为清军入关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可惜,他并没有看到大清入关的那一天,在皇太极去世的八个月后,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带着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在吴三桂的支持下,几乎兵不血刃问鼎北京,开启了我国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新篇章。

162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并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洲,将国号又金改为大清,在族名与国号的改称上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由于文章内容所限不在此一一赘述。在政治体制上,皇太极强调中央集权的加强,逐渐树立君主的权威。在对外关系上,将漠南蒙古与朝鲜征服,解除了征明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用人问题上,也不拘一格,破格重用大量汉族人才,使得很多汉族的读书人都主动投入到皇太极集团中,为其出谋划策。大量的汉族地主阶级的加入自然壮大了其统治的基础,为其逐鹿中原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些汉族人才良将中也包括我们下文介绍的洪承畴。

二、孝庄太后秉国不预政的智慧 孝庄太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精明的女政治家,一生历经三朝,辅佐顺治与康熙两位皇帝,为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后世史学也积极评价其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孝庄是其谥号,也就是死后对其称号,但如今的影视剧中比如陈道明与斯琴高娃老师主演的《康熙王朝》中多次演到太后自称自己为孝庄太后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孝庄太后准确应称为孝庄文太后,原名布木布泰,是蒙古族大姓博尔济吉特氏,家世背景煊赫,由于清朝长期推行满蒙联姻政策,所以年仅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就嫁给了年长自己三十岁的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天聪八年,皇太极又将其姐姐海兰珠娶入宫中,此后皇太极宫中就形成姑姑与两位外甥女共侍一夫的局面,这种状态今人看似有些 *** ,但在当时的后金政权中,这种现象还较为普遍。

从1644年福临登基到1687年孝庄太后去世,三十余年的岁月中孝庄太后为清朝的初期强盛费尽心血,尽心竭力的辅佐两位幼帝登基,顺治皇帝登基是年仅六岁,康熙皇帝登基时年仅八岁,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权臣弄权,清朝对于全国的统治并不十分牢固,实际上,这时候就显现出孝庄太后的高超政治智慧,她并没有走到政治舞台中心,而一直在幕后默默辅佐两位幼主,这与清末的慈禧太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与传奇的经历,才导致孝庄太后的一生成为大家热议与研究的重点,当然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说,比如有野史记载,松锦之战后,后金政权俘获明朝大将洪承畴,皇太极爱惜人才希望能劝降洪承畴,但洪承畴誓死不从,坚称要做明朝的断头将军,一时局面十分尴尬,当时还是庄妃的孝庄太后知道自己夫君为难之处后主动请缨,化妆为一个汉族妇人,走入大牢假意探监,实为劝降洪承畴,洪承畴见是一个举止端正 *** 前来,也就放松心里的戒备,庄妃见势就对洪承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庄妃的说服下,洪承畴主动加入到大清政权,并被皇太极委以重任,同时在此后对明作战中屡立战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以上不过是野史稗文所载,正史档案中并无此描述。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三、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后的进与退 洪承畴是清初著名将领,其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中进士,由于其善于用兵,并在镇压陕北农民起义中屡立奇功,所以被任命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可以说是封疆大吏,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其人生的转轨就发生在1642年,从1640年开始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实际上已然名存实亡,战争初期,清军打败,损失惨重,但皇太极并未气馁而是积极调整作战计划,增加作战兵力,而明朝方面初战告捷,滋长了轻敌思想,洪承畴作为主要统帅却与祖大寿不和,分散兵力,加之当时明朝皇帝崇祯越级指挥,犯了军中大忌,盲目催战,导致明军惨败,清军以五万兵力打破明军十三万兵力,因此松锦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这次战争历时两年时间,明朝元气大伤,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此外明朝重要将领洪承畴、祖大乐、祖大寿、吕品奇等被俘降清。

四、总述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孝庄太后劝降洪承畴,实为无稽之谈。毫无历史的史料依据,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并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首先,清宫规矩森严,一个弱女子去见一位囚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此外据学者考证孝庄太后一生虽为大清国基业的开拓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但不至于以当朝庄妃身份去劝降敌国大臣,另外孝庄太后不通汉语,与洪承畴之间更是无法直接交流,降臣洪承畴怎么可能看到一个化装成汉族妇女就一见倾心,还会被其所说服呢?概观此说法的来龙去脉,只不过是野史附和而成,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史料证实。由于孝庄太后一生确实是十分传奇,这一广为流传的野史传说,并被各大影视剧播放,但只不过为满足着观众需求而已,使枯瘪的历史人物更加丰富饱满一些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2/476607.html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的相关文章

赵云跟随公孙瓒时并不被重用,是为何?

赵云跟随公孙瓒时并不被重用,是为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孙瓒和袁绍交战,被袁绍大将文丑打败,文丑追杀公孙瓒,眼看公孙瓒性命不保,关键时刻,赵云赶到,大战文丑,救了公孙瓒。赵云能战平文丑,足以显示能力非凡,是个人才,但是,为何公孙瓒不高看赵云?不重用赵云呢?文丑是河北名将,和颜良齐名,勇冠三军,颜...

卫绾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卫绾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在古代,宰相的地位仅次于君主,一些良相则是君主的左膀右臂,能够帮助君主办理各种政事。卫绾,代郡大陵人,他的年龄、籍贯史书上没有记载,应该是家庭比较贫寒,在汉文帝时期被选拔为皇帝的“专职司机”当上了郎官,在汉朝,郎官并不是多高的职位,但胜在可以经常接触到皇帝,算是离权力的中心非常近的一批人。之后累积功...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安禄山没有死在大唐的手中,为何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中国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那是一个文化极度繁荣,国力强盛如虹,外族人望而心颤,疆域往西直到中亚的朝代,那也是一个内圣外武,强大了许久的时代。唐太宗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这时的大唐到处都...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李善长是明朝第一文臣,在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深受朱元璋信任与重用。既然李善长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呢一,投靠朱元璋李善长自小就博览群书,很有智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对庞德宁死不降蜀汉,让他如此执着的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让庞德誓死忠于曹魏而不降关公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众所周知,庞德原为马超部将。马腾死后,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报仇,无论是渭水之战的无限风光,还是兵败后的突围逃亡,庞德一...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宁王之乱是明朝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意在夺取皇帝位的叛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守仁只是一介书生,虽然之前他曾经率军平乱。但是平乱结束后,他已经把兵权交回朝廷。也就是说,实际上他手中根本就没有兵。而当时宁王朱宸濠手中有10万大军,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但是,最终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