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12-30)291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太平公主,武则天唯一存于后世的女儿,和其母最相似的地方是对权势的狂热。唐中宗时期的太平公 *** 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连当时后宫的上官婉儿都要不敢明面上违抗她。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太平公主剧照

太平公主看上崔湜完全是一个意外,话说有一天崔湜和上官婉儿厮混在一起,太平公主突然造访。上官婉儿知道太平公主一旦看到崔湜,肯定会将其收为枕边之人,于是她让崔湜躲藏起来,但是不满足现在权势的崔湜,故意弄出了一点动静,被太平公主抓了出来。太平公主一下子就看上了长相清秀的崔湜,和上官婉儿商量了一番之后,太平公主就带走了崔湜。至此,崔湜正式成为太平公主的面首之一,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因为崔湜开始恶化。

太平公主看上崔湜,除了崔湜长相帅气之外,还有着对于自己权力的巩固的意思。当时,崔湜是唐中宗时期的宰相,虽然这个宰相是靠自己的外貌换来的,但是崔湜本人也是非常有才能的,朝中虽然有很多人都不耻他的为人,但是迫于上官婉儿的威势,也会给这个宰相足够的尊重的。太平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也经常和那些朝廷权臣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看上崔湜也是必然的。

崔湜投靠太平公主之后,他之前的另一个女人上官婉儿就非常的不开心了,她不能找太平公主的麻烦,就开始找崔湜的麻烦,这也导致崔湜后来的仕途一直都非常的坎坷。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崔湜和太平公主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太平公主自缢身亡,崔湜被流放,后死于流放途中。

崔湜的读音

崔湜,唐中宗和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崔湜的名字读音主要纠结的是“湜”这个字的读音,崔湜名字的正确读法应该是“cuīshí”,“湜”与“时光”的“时”字读音相同。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湜”字

“湜”字读音“shí”,形容水清见底,《诗经》中就有一句“湜湜其沚”,这里就是指水清澈,又比喻为官清廉的意思。康熙子字典对其解释是这样的,“湜”原意是形容水清澈见底,后又被喻为官清廉和君子正气凛然。很多人会将“湜”字和“堤”字混为一谈,常常将崔湜读作“崔堤(dí)”,这是一种错误的读法。

崔湜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的文人,也都在唐朝时期做到了高官,崔湜可以说是出身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了。崔湜的祖父是唐太宗时期的中书侍郎,名叫崔仁师。崔仁师曾担任过太宗时期的史官,参与了《周书》的修编工作,为人宽厚善良。贞观末年,被升为中书侍郎,连当时的褚遂良都对他有所忌惮,后来让褚遂良抓住了一个小错误,被太宗发配到连州,但是没过多久,就被重新召回录用。

崔湜的父亲名叫崔挹,唐中宗时期的户部尚书,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都曾当过侍郎一职,再加上崔挹那时也是礼部侍郎,所以崔家还曾出现过一门三侍郎的情况。崔挹为人贪婪,喜爱财富和权力。

崔湜是崔挹的长子,他的名字是其祖父所取,他的祖父希望他为人能做那谦谦君子,为官能做清廉好官。但是,崔湜没有对得起他的名字,做人做官都没有像祖父期望的那样

崔湜大漠行赏析

《全唐诗》收录了崔湜三十二首诗歌,虽然都写得比较不错,但后世比较出名的也就只有《边愁》和《大漠行》了。《大漠行》这是一首描写大漠边境战争的诗歌,通过对边境战事的描写,突出大漠环境的恶劣,以及戍边将士的凄苦,最后表达了朝廷良将缺失的无奈。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大漠行》配图

《大漠行》全文共两百多字,是一首长诗。诗歌以胡人犯境为开头,胡人在头领的带领下,轻骑劫掠边境。戍边的兵卒也并不惧怕,集结三军,准备胡人进行决战,铁马踏破冰河,双方在大漠之中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经过激烈的厮杀,戍边的将士终于赶走了前来劫掠的胡人。坐在马上的士兵,看着四周这些苍凉萧瑟的场景,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些绿树红花,那些灯红酒绿。但是,这些可能以后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大漠边境不像大汉时期,有着霍去病和卫青的沿途肃清,那时的大漠边境很难看到成群结队的胡人出没。现在,大漠边境变成了胡人的粮仓,以前的平静已经彻底不在了。只要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哪里还需要天子花费巨大的财力去修筑长城来抵御那进犯的异族之人。

这首诗最出名是最后一句“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崔湜时期的大唐内忧外患不断,远没有“贞观之治”的那种盛况了。特别是漠北的少数名族对于大唐国境的骚扰就没有停过,而大唐苦于没有能够征战漠北的大将,只好去修筑长城来抵御胡人的入侵。这最后一句,表现出了崔湜对大唐国力衰弱的无奈和感叹。

唐朝崔湜介绍

崔湜,生于公元671年,死于公元713年,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唐中宗时期进士,他的祖父曾是中书侍郎,父亲也曾官至户部尚书,可谓是出身名门。崔湜,年少有才,为人英俊潇洒,文辞享誉长安城。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崔湜剧照

年轻时候的崔湜以文辞被众人所熟知,后来在中宗时期考取进士,逐步被升到左补阙,这是一个主管群臣进谏的官职,虽然只有七品,但一般都是皇帝比较信任的人担任。随后又因为参与编撰诗集《三教珠英》被升为殿中侍御史,这是一个监督朝臣礼仪的官职。

后来,崔湜被人派去监视武三思,崔湜看到武三思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唐中宗也对指派自己的大臣有所猜忌,所以他就背叛了指派他去监视武三思的那个大臣,转投武三思。投靠武三思的崔湜,开始了平步青云的官场生涯,一路升至中书舍人。

后来,崔湜背叛的那个大臣被唐中宗流放,崔湜劝说武三思斩草除根,并推荐自己的表兄去执行任务。他的表兄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崔湜又因此升为御史中丞。

公元708年,崔湜被升为兵部侍郎,当时他的父亲担任的是礼部侍郎,父子两人同时担任尚书省副职,开唐朝历史先河。后来,上官婉儿专权,崔湜又依附上官婉儿,一路飞黄腾达,最终当上宰相一职。

唐玄宗即位后,也非常的信任崔湜,但是由于崔湜是上官婉儿的忠实拥护者。后来,在上官婉儿发动政变失败后,崔湜被唐玄宗流放,死于流放途中,时年43岁。

上官婉儿和崔湜的关系

上官婉儿和崔湜的相识,武三思功不可没。崔湜投靠武三思之后,开始作为武三思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经常出入武三思的府邸,上官婉儿由于和武三思早有私情,也会经常光顾武三思的府邸,帅气有文采的崔湜很快就吸引了上官婉儿的注意。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崔湜和上官婉儿(剧照)

起初,两人只是单纯的文学交流,后来由于武三思被韦皇后牵制,上官婉儿感到寂寞,于是两人就开始厮混在一起。当时的上官婉儿虽然被唐中宗封为昭容,和唐中宗有着夫妻之名,但是并没有夫妻之实。唐中宗是为了感谢上官婉儿帮他夺得皇位,才封她为昭容。当时的上官婉儿在朝中的权势是更大的,唐中宗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崔湜看中了上官婉儿的权势,而上官婉儿看中了崔湜的外貌和才华,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厮混在一起。

上官婉儿和崔湜相好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武三思,两人虽然经常厮混在一起,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不能随意见面。上官婉儿对中宗说,想要一个地方和大臣一起研究诗词歌赋,唐中宗就命人在上官婉儿的宫院之中建起了一个楼阁,专门供上官婉儿和大臣研究诗词。后来,上官婉儿以研究诗词为理由,基本上每天都要召见崔湜,两人在楼阁之中鸳鸯戏水,好不快活。崔湜也将自己三个俊秀的兄弟介绍给了上官婉儿,于是,上官婉儿终日和着四个少年厮混在一起。

最终,崔湜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当上了宰相的职位。

崔湜边愁赏析

《边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宰相崔湜,他有三十二首诗被收录到《全唐诗》这一唐朝诗歌集锦之中,这首《边愁》就是其中之一。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边愁》配图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兴盛的时期,几百年的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色的诗人和大量的好的诗歌。《全唐诗》是至今比较完全的唐朝诗歌集锦,里面的诗歌大都是大唐时期的诗歌精品,崔湜的《边愁》能够被收录其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歌的文学价值是非常之高的。

《边愁》是一篇描写边塞愁苦的诗歌,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有四联,通过对边塞风景、塞外大战、送家书的驿卒和家中守望的妻子这些场景人物的描写,突出了戍边将士内心的愁苦。

首联“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边塞九月,草木都已经枯萎断折,连根茎都已经枯死了,遥望边城四周,到处都是草木枯黄的景象。首联描写的是边塞草木的枯萎,向人们展现了一副生机尽无的凄凉景象。

颔联“风尘马变色,霜寒生铁衣”,大风起兮,尘土飞扬,连那些长期生活在边塞的马匹都为之变色,霜雪时节,身上就像穿了一套用剑做的衣服,冰冷刺骨。颔联描写的是边塞九月之后,不是风尘交加,就是霜雪齐下,渲染边塞苦寒的氛围。

颈联“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客居边塞的人们每到阴天或傍晚的时候,都会为了将要到来的苦寒所忧愁,但是想到那从边塞寄出的家书,快要到达自己的家乡了吧,心中的愁苦也就少了很多。颈联是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表现了边关之人的忧愁。

尾联“殷勤风楼上,还袂及春晖”,家中守望的亲人一定在想着我,期待着我在明年春回大地之时归来。尾联是一种虚写,借客居边关之人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边愁》顾名思义,就是一首描写边塞悲苦的诗歌,崔湜在这首诗中,从客居边塞之人的角度,来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2/481066.html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的相关文章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字子远,晋朝官员,官至右卫将军,后参与诛杀司马越,因事情泄漏而伏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高韬字子远,放纵不检点。高光任廷尉时,高韬收受贿赂,有关官吏奏报此事,而高光不知道。当时的人虽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子,但因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这件事...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沮授为何不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嘉庆亲政后马上对和珅下手 和珅就没有早做打算吗

嘉庆亲政后马上对和珅下手 和珅就没有早做打算吗

还不知道:嘉庆亲政后为何迫不及待地查抄和珅,老练的和珅为何没早做打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宠臣,更是乾隆时期的权臣,在乾隆人生中的最后几年中,他的权势滔天。但就是这样一位牢牢掌控富贵和权力的人,却在乾隆死后的短短时间里,就被嘉庆给查抄并赐死了。乾...

李滋:唐宣宗李忱四子,深得唐宣宗宠爱

李滋:唐宣宗李忱四子,深得唐宣宗宠爱

李滋(844年—863年),字号不详,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四子,母为吴昭仪。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宣宗继位后,他受封夔王,与庆王李沂同封,居于大明宫内院,以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侍读,以姚勖为师傅,为王授经。深得唐宣宗宠爱,本欲立为太子,托付于枢密使王归...

历史上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一生多情,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多争议的皇帝,他的统治能力确实是屈指一数的,把大清王朝带入了巅峰。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乾隆帝是导致清朝走下坡路的原因,他因为常年南巡周游,将国库是挥霍的所剩无几,后来上位的嘉庆帝,在国家治理方...

王诜:北宋驸马都尉,也是一位画家,擅画山水

王诜:北宋驸马都尉,也是一位画家,擅画山水

王诜[shēn](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画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

曹冲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曹冲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曹操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起曹冲,大家就会想起“曹冲称象”的故事,以为曹冲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称。近来读《三国志》才发现,曹冲不只会称象,他还救过几十个曹操手下官吏。天资聪颖,所以能称象以前总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应...

评论列表

月亮
月亮
1个月前 (10-19)

太平公主与崔湜的关系,犹如一把双刃剑,两人之间的纠葛不仅反映了权力的争夺和欲望的膨胀也展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复杂。权力是一把锋利的剑,他们二人皆因追求权势而走到一起但最终也因权力和背叛走向悲剧的结局。#历史中的爱恨情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