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 诉衷情原文及译文
晏几道 诉衷情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温庭筠创造的词牌名,后世有不少词人都以此创作了杰出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就是来自于《诉衷情》,不过这里要说的是晏几道的一首《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晏几道诉衷情
这首词描写的晏几道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随着而来的相思之苦,开头便是忆往昔,遥想去年秋天自己和心爱的人一起在故地的一条小溪边、在梧桐树下相拥告别的情景,之后用“红叶题诗”的典故,将自己比作了深宫之中的宫女,其中的孤苦寂寞可想而知。写成的诗混杂着内心的遗憾、愤恨寄予东流水,希望它能够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带给自己的情人,更加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自古以来流水就是和愁绪结合在一起的,这里也是如此,诗人独倚高楼,含情脉脉的望着楼下悠悠不绝的流水,心中的愁绪也就跟着流水一起绵绵不绝的流去,不禁让读者联想到了李后主的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三个小短句虽然简单,但是在表现效果上却是突出的,给了读者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之后两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更是将这种内心的相思具象化,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惊喜,就连化蝶入梦也做不到,这 *** 前面的用典相对应,又使得全文更加的生动丰满。最后一句“漫倚高楼”虽然是倚楼而终,但是诗人倚楼忆往昔的行为还没有结束,读者仿佛还能看到一个孤独寂寞的主人公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回忆着自己的情人。
晏殊晏几道译文
晏殊和晏几道都是北宋年间有名的词人,现在有不少人对于这两个人都不太清楚,甚至还有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人的,首先确定的是晏殊和晏几道不是同一个人,两人之间是父子的关系,接下来小编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人。
晏殊的画像
先说说父亲晏殊,晏殊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词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宰相,不只是在词坛,在政坛也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说像他这样身居高位还能在诗词上取得较高成就的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他少年成名,14岁的时候就被赐予了进士出身,后来一路升官,历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后来还担任了宰相,纵观晏殊的一生或许没有什么太多的政绩,但是他为人和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伯乐,善于发掘贤能,当时朝廷不少的大臣精英都是晏殊举荐了。
晏殊可以说是宋朝众多的宰相之中为数不多活得比较清楚明白的,在当时那个不安稳的年代,危机重重,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治国手段,但是他也不能说辞官就辞官啊,所以他更好的做法就是挑选一批贤能,让他们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不担心后生们能够做的比自己好,也不怕有人取代自己的地位,毕竟身为宰相已经位极人臣了,没什么野心的他反而更希望纵情于文学海洋之中。
而晏几道虽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身居高位,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但是在文学上的成就还在父亲之上,他的写作态度认真,创作的作品也是当时一流的,对于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纳兰性德、晏几道爱情词比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情者,莫过于痴。自古以来痴情人总是感人的,而古来传唱不休的诗词又多是“情真意切”“意境高远”。在这里就要说一下古代两个有名的痴情公子、风流词人,他们就是晏几道和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剧照
说晏几道和纳兰性德很像,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这两个相差了600多年的两个词人,不只是有着近似的词风,在身世、才华、性格等多方面也都有着相似之处。之一,他们都是出生于相门,晏几道的父亲晏殊曾经担任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一时无两,而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也是在当时一路升迁,身居高位,深受恩宠,可以说晏几道和纳兰新的自幼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虽然后来晏几道在父亲去世之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晚年,但是幼年的那段生活依旧是他一生的寄托。
第二,两人都有着出众的文学天赋,他们在当时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晏几道“潜心六艺,文章翰墨样样精通”而纳兰性德也是如此,受到了无数人的赞誉。第三,两人的性格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晏几道和纳兰性德都是那种性情中人,晏几道的痴是有名的,他不傍权贵,不防他人,正直孤傲的性格让他根本无法在官场上生存,从他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晏几道根本无心于仕途。而纳兰性德也是近似,他不少作品都流露出他对于仕途的不屑。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是重情痴情的人,他们也都是善于将感情流于笔端化作经典的人,给后来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
黄庭坚称晏几道生平困于“四痴”
晏几道一生为人孤傲,明明身为宰相之后,自己才华横溢,亲戚也有不少身居高位,但是他却从来不去求一求那些个达官显贵,一直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也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他的朋友也不是那么多,在史书上有名的也就那么几个,黄庭坚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黄庭坚的画像
晏几道和黄庭坚初次相逢是在1064年,时年27岁的晏几道认识了比他小一岁的黄庭坚,两人引为好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的才华也非常赞赏,觉得他是当世奇才,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晏几道性格孤傲,不喜欢和权贵结交,甚至就连大诗人苏轼想要见见他(当时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都被他给拒绝了。
晏几道和黄庭坚两人流传最广的就是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的那段评价,黄庭坚再给晏几道一生的心血《小山词》作序的时候,提到了晏几道一生的四个痴:一是晏几道身为宰相公子,家中不少人都是身居高位,朝廷里面很多大官都受过晏几道父亲的提拔,但是晏几道却不用这些关系来帮自己谋求发展,一直甘心做一个小官。二是晏几道明明文章写得好,却不以此来作为自己晋身朝堂的阶梯。三是晏几道开始的时候家境丰厚,毕竟晏殊留下了很多的财产,但是却非常大方的用来帮助自己的友人,结果搞得自己晚年的时候家境贫寒。第四是他一直相信别人,就算是别人辜负了他,他依旧相信人家。从这段话之中就可以看出来晏几道的痴,也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确实是非常的了解。
晏几道诗词赏析
晏几道一生创作丰富,著有《小山词》一卷,大概流传有260多首词令,以小令为主,可以说他的小令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并且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欣赏形式,对于词的历史地位的提升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晏几道的画像
晏殊的诗词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个痴字,数百首词,一卷书,将他的痴情真心展现的淋漓尽致,诗词之中对于真挚情感的表达成为了晏几道诗词最突出、最杰出的特点。有情之人方能写有情之文,晏几道的真和痴的一大表现就是他在诗词之中体现出来的忧愁和哀伤,其中对于往事的追忆,对于爱情的体会,那种浓烈的情绪往往能够感动人心,这和他父亲那种较为恬淡的哀愁又有所不同,毕竟晏几道生活的经历要比晏殊波折很多。
抒情词早在晚唐时期就有不少,其中也不乏“浓妆艳抹”的作品,但是直到了晏几道才基本上摆脱了以往那种专指的情感,从中发掘出自己的个性来,不纠缠于香艳之事,更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表现。而且晏几道的诗词用语都比较谨慎,用词较重,相对来说感 *** 彩就要浓烈不少,而且写梦也是晏几道诗词的一个特色,晏几道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词作写到了梦境,梦境成为了晏几道诗词之中的常客,无论是追忆往事还是感叹人生,无论是以梦思人,还是寄情于梦都离不开这个避难所一般的梦境世界。
总的来说晏几道诗词之中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情感浓烈,哀婉动人,散发着强烈的魅力。
柳永 晏几道原文及译文
柳永和晏几道都是宋朝时候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个词人,他们的生活年代接近,作品类型相近,但是在人生阅历,性格取向等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这里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柳永和晏几道的异同点。
晏几道画像
首先从身世经历上来看两人是天壤之别,晏几道是宰相之子,出身自然尊贵,父亲晏殊不只是政坛领袖也是文坛北斗,可以说晏几道的青少年时期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晏几道从小就看多了官场的黑暗,再加上父亲的地位养成了他孤高冷傲的性格,对于官场抱负没有什么追求。柳永也是官宦世家,但是家世比起晏几道自然是相差不少的,他早年的时候很想当官,展现才能,但是宋仁宗御笔四字“且去填词”彻底断绝了他入仕的念头,多年坎坷,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可以说两人不管是出身还是在为官的态度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从他们的诗词来看,首先他们的诗词大多都是表现青楼女子这个阶层的形态,突出去写自己和青楼女子的交往,展现她们的悲惨遭遇,并且表现自己对于她们的同情和爱慕的态度。他们和这样的歌女之间的交往已经不是肉体上的欢愉,更多的是精神情感上的追求,在这一点上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但是两人的词作风格也有着差别,他们虽然都是描写当时女子的遭遇和心理,但是柳永是直接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来表达内心,而晏几道则是直接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来表述那些女子的内心想法,而且柳永侧重点更多的还是在那些青楼女子的思想情感,而晏几道更多的还是写自己和女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