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是导致了蜀汉的败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07)190

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是导致了蜀汉的败亡的重要原因?

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荆州失守及后来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蜀吴之间的战争,以刘备一方的失败而告终。刘备在长期军阀混战中所建立的军事实力遭到致命的打击,许多将领如关羽、糜芳、傅士仁、黄忠、黄权、潘浚,冯习、张南、吴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资等的损失更为严重,史称蜀军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有人认为荆州之失在用人不当,不过假设刘备用人得当,能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保持荆州吗?退一步说,即使能保持荆州,能避免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吗?而一旦蜀吴之间为荆州而爆发战争,孰胜孰败,对刘备一方来说,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蜀方不能大胜,这场战争的长期化也是可以预见得到的。正如赵云所说: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希望在保有荆州的同时,联合孙权分途出击,等于让孙权替刘备打天下,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 彝陵战役之后,诸葛亮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与吴联盟,稳定后方及内部的策略,使蜀汉得到喘息的机会。经济上有恢复及发展,南征平定孟获等后,后方也获得安定。但此后的北伐,是蜀汉战略上的又一大失误,并因此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败亡。

北伐中原,争夺天下,是蜀汉的一贯战略。这一战略本身无所谓错,但是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军事上实现这一战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计,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己方的策略,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之中,导致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寿论诸葛亮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蜀将魏延曾有分兵出子午道的计划,诸葛亮以此计划悬危,而未予采纳。有人据此认为这是诸葛亮缺乏应变将的表现。不过,现代史论者大都同意诸葛亮的处置。因为,子午道道路险峻,对大军作战,行动、后勤运输,均十分不便。如遭遇对方据险反击,后果严重。即使魏延能出子午道占领长安,在魏军反攻之下,以五千兵力能坚持多久呢?而一旦战事不利,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无法予以任何帮助,魏延军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蜀汉军力有限,诸葛亮不肯拿蜀军有限的实力作毫无把握的冒险,这是正确的。事实上,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当时魏国无论在国土、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在蜀国之上。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国胜大国,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方发生大规模内乱,或经济萧条陷入困境,或对方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大的失败等等。而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曹操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吴之间战争的长期性,转而采取加强巩固内部经济,军事上取战略防御的方针(《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后面我还会提及此点)。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是导致了蜀汉的败亡的重要原因?

而诸葛亮对此显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始终拘泥于北伐中原,势必陷入军事冒险之中。从军事角度看,蜀占据汉中南郑,而魏占陇西、长安两大要点,双方隔秦岭山脉对峙。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是攻难守易。当时川陕通道一共四条:嘉陵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其中骆谷、子午两道不适合大军行动,无论魏国南征或蜀汉北伐,一般都取道嘉陵或褒斜。褒斜直接联系汉中,交通近捷,但坡度过于险峻。嘉陵道有嘉陵水运之便,谷道较为平坦,沿途州县较多,考虑到军粮转运,行军、宿营等等问题,嘉陵道是最主要的通道。自汉高祖出汉中定三秦,到东汉初刘嘉和延岭战,冯异和李育等战,到汉末曹操自长安攻汉中张鲁,一律取道嘉陵。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历次战斗也都在嘉陵道。诸葛亮北伐,三次出嘉陵道,只有一次出斜谷。姜维伐魏,一次出骆谷。魏伐蜀前后三次,出子午、骆谷、褒斜各两次。南北朝大小战争十多次,几乎全部沿嘉陵江线。隋唐时德宗避乱南郑,出骆谷道,但无川陕间战争。五代战争路线也大都在嘉陵道,出褒斜和子午只分别一次,且并非主力。金、元侵略四川也大抵皆沿嘉陵道,褒斜道只一次。明清川陕交通一般都沿褒斜道,但战事一起,嘉陵道就又出现,如李自成数次自四川取嘉陵道,出阳平关,往关中或甘肃。

清初进军四川,也走嘉陵道。综上所述,川陕间战争路线就是这么几条,而主要的线路又集中于嘉陵道。这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很有利的,因为非常容易判断对方的主要进攻方向。事实也是如此。比如,刘备阵斩夏侯渊,夺取汉中后,曹操亲自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敛众据险,不与曹操交锋,魏军不得不撤退;诸葛亮数次进攻魏国,司马懿敛军依险,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诸葛亮死后,曹爽率大军出骆谷道伐蜀,蜀军屯汉中兴势山待敌,魏军不能胜,反而在退兵时被伏兵邀击,遭受损失。 因此,蜀汉一方的战略进攻,虽然声势咄咄,但究其实际,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用处。即使再有若干局部胜利,也无补于事。单军粮运输一项,即难以解决。诸葛亮虽然采用木牛流马以及选择若干地点建立粮仓等 *** ,都无法解决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问题。最后在渭水屯田,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也是穷余之策,无效果可言(因为大军远征,用粮主要仍得靠后方运输,南泥湾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反观魏国,赤壁之战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以逸待劳,反复挫败了蜀汉的攻势。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时,魏散骑常侍孙资就提出:武皇帝(曹操)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扰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夫守战之力,役三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险要,。。。。。。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疲敝(《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传》)。后来司马懿、曹真西御诸葛亮,主要即依据这一战略方针。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牵制了魏军长期在长安、陇西一带作防御战,尤其是取武都、阴平后,战争始终在魏国境内,使蜀汉内部得到了安定。其实,蜀汉连年用兵,将诸葛亮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尽。

诸葛亮死后,蒋琬等当政,都采取持重的防御战略。魏国的几次进攻,也都被击退。到姜维掌握军权后,又再次实行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几乎年年出兵。结果造成经济萧条、人民厌战的局面,从而最终崩溃。当时全蜀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后主传》),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士兵,七户人负担一名官员。东吴派往蜀汉的使者称:经其野,民皆菜色 《三国志薛综传》)。这样的政权,自然无法维持下去。退源祸始,不能不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1/482523.html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是导致了蜀汉的败亡的重要原因?” 的相关文章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康熙会给她这样的礼遇呢?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还不知道:雍正与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人自古就有虎父无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名言,这表明着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天生有种默契在里面,这可能得益于孩子身体里有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但是貌似父亲与孩子之间天生...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的确败走华容道,但此时追击他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这里单从小说《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很精...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隆科多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为何会落得个被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康熙临终之际,隆科多被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能顺利登基,隆科多功不可没,也因其拥戴有功,隆科多在雍正朝一度位极人臣。但没过几年,他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告发,落得个抄...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享年68岁...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手握大权,为何一生不敢称帝?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权力是不少男人毕生的追求,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在早期也痴迷于追求权利。后来皇太极去世,他凭借功高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令人意外的是思考了许久后手握大权的多尔衮竟然甘愿让6岁的顺治当皇帝,自己则全力辅佐。外界传言这是由于...

吕布被曹操围困时,逃跑的概率有多大?

吕布被曹操围困时,逃跑的概率有多大?

吕布号称飞将,汉末群雄之一,时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武艺高强,自然没有疑问,在正史记载中,吕布以骁武给并州,号为飞将,在演义中,使用方天画戟,傲视群雄,无人可敌,按理来说,吕布被曹操包围,他是有机会能冲出去的,但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