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15)450

《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都言它假,主要是因为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根本不符。《后出师表》出自《张俨默记》,默记的意思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真的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字曹叡即位,是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遂于次年领兵进驻汉中,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因为数年后他还上过一道出师的表章,为区别起见,故称为前、后《出师表》。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建兴六年(228年)秋,魏将曹休在石亭为东吴陆逊所破,东吴遣书蜀中,请派兵伐魏,刘禅使人报知驻汉中的诸葛亮,其时诸葛亮在汉中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遂于次年春领兵数万再次北伐,临行前复上表后主,是为后《出师表》。 然而学术界历来有人认为后《出师表》乃伪作,非诸葛亮之手笔。

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前《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后《出师表》仅见于裴松之注引吴人张俨所著《默记》中,《三国志》和《诸葛武侯文集》中都未收录。 其二,该表说赵云死与上表前,而《三国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两者有矛盾之处。

其三,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情绪反差太大,前者低沉,后者高昂,前后判若两人。 于是有人甚至推测这篇表章实际是诸葛亮的侄子、东吴诸葛恪所作,诸葛恪在孙权临死时受命为大将军,辅佐幼主孙亮,为了树立个人威望,也为了使自己的伐魏主张得到众人认同,故冒大名鼎鼎的伯父诛葛亮之名著论谕众,以激励士气。 但若仔细分析,其实上述理由并不能作为后《出师表》一定就是后人伪作的根据。 首先,司马光《资治通鉴》全文收录了此文,《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其鉴别选择、考证伪劣很是细致;后来胡三省注《通鉴》,其校勘、考证、辨误,前后垂三十年之久,对后《出师表》仍然是认同的。

而陈寿《三国志》不收后《出师表》可能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后《出师表》开篇即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称曹魏为贼,全文以正统自居,讨贼自任,如若《三国志》收录此文,则与该书宣扬的曹魏正统说相悖,可能遭致时忌,为尊者讳,只能付之阙如了。至于赵云的确切死亡年份,据清人何*推断,赵云若在第二次北伐时还活着,必然会有关于他的记载,然而史传上没有。

第二次北伐,蜀汉名将赵云不再出现,所以赵云可能死于建兴六年冬之前,《三国志》的记载恐怕有误,后《出师表》说赵云已死,是对的。 再来谈谈关于前、后《出师表》感情基调的问题,诚然,两表所反映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们考虑到之一次北伐的失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就会理解这一变化。首次北伐失利,使蜀汉统治集团中产生一种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对后主产生影响,使他产生厌恶对魏作战,不思进取,但求苟安的想法。

故而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确实流露出对北伐前途的担心,但这是出于对一些人消级悲观,不思进取的想法的担忧。经过之一次北伐失利,诸葛亮对敌人的强大,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他从未对北伐丧失信心,从未打算放弃过。后《出师表》以有力的事实批驳了悲观、消极的思想,以深沉的基调向蜀汉群臣敲响了警钟:不思进取,只会坐以待毙,只会葬送蜀汉的前途,葬送先帝扫除汉贼、兴复汉室的大业。

古人云文以载道,又云义理、考据、辞章,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其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或情感),而文章的具体形式只是作者实现其创作意图的载体。窃以为,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八个字不正表现了诸葛亮对北伐无比坚定的信心吗? 综上,无论是从历史事实,还是从个人情感的层面出发,我都毫不怀疑后《出师表》的真实性。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为远大理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及他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也激励了一代代忠臣良将,志士仁人为百姓疾苦、国家兴亡而殚精竭虑,不懈奋斗。

最后谨以这首《双调蟾宫曲》,对他所代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聊表千载之下的崇敬之情: 问魏蜀谁雌谁雄?一跨九州,一据蜀中。以弱攻强,败亦北征,胜亦北征。横亘秦岭入九重,栈道婉蜒若游龙。自强不息,志在复兴。阻亦北征,通亦北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1/483870.html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的相关文章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是北魏实际执政时间较长、治理功绩非常突出的一位贤后。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冯太后是十六国中的北燕皇室的后人。北魏在统一战争中,灭掉了北燕,冯氏便作为俘虏,被掳进北魏的后宫之中,成了一个婢女。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北燕后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还杀掉了冯氏的...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辽的武艺,在曹魏能排第几,曹营中有人能打败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辽当排第四,在典韦、许褚、曹仁之下。张辽勇猛无比,单刀赴会劝降昌豨,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冲击东吴十万...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