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太极秘史:舆论策划造假证据除掉劲敌袁崇焕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21)210

想必袁崇焕并非是个等闲之辈,因此才会成为皇太极的劲敌。在当时的皇上,随便一个下令就可以处置一个人于死地。但是对于皇太极来说,智慧的胜算来得更实在。皇太极用什么办法赢了他的劲敌袁崇焕的?据说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的之一位广告策划人,而且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因此,他策划了一场舆论造假证据除掉了袁崇焕。接下来,看看皇太极是怎么做的。

皇太极秘史:舆论策划造假证据除掉劲敌袁崇焕

广告者,吆喝也;策划者,琢磨也。所以广告策划人,就是琢磨如何吆喝的人。吆喝什么呢?将自己的观念出售给大众,就是忽悠大众都来买你的东西,如果你吆喝的成功,那么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会成功;如果你吆喝不明白,无法把你自己的人生理念推销出去,那你这辈子铁定没咒念。

说到卖吆喝,皇太极堪称人类广告史上的奇才,这家伙老早就在书本中发现了另一个秘密:一句好的口号,胜过辛苦半辈子说明白了就是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一桶汗水不如一星口水所以皇太极将他的主要精力,转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

皇太极他创造了皇太极这个名字,创造了满洲这个称呼,创造了大清这个标志,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创意都是突破性的,堪称惊天地而泣鬼神。但是这么频繁的创造,饶是皇太极天纵奇才,也需要休养生息。然而他在新开创的大清国却是不可替代的,大清要问鼎天下、蚕食中原,少了皇太极,是万万不成的。

所以皇太极只能是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强挺着坚持在创意的岗位上。可是他已经创造不出来更多的怪花样了,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那就抄吧皇太极想。

于是史书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段故事:本朝自攻抚顺后,明人望风而溃,无敢撄其锋者,唯明巡抚袁崇焕固守宁远,攻之六月未下。高皇拂然曰:何戆儿乃敢阻我兵力?因罢兵归。故文皇深蓄大仇,必欲甘心于袁。己巳冬,大兵既抵燕,崇焕千里入援,自恃功高。文皇乃擒明杨太监监于帐中,密札鲍承先在帐外私语曰: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抚意,不日伊即输诚矣。复阴纵杨监归。明庄烈帝信其间,乃立磔崇焕。举朝无以为枉者,殊不知中帝之间也。这一段文字,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太极巧设离间计,干掉大明帝国的忠臣良将袁崇焕的故事了。可是这么一段故事,却明摆着是从《三国演义》中抄来的,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蒋干盗书》那一段。

尽管这两件事情,一个是小说家的演义,一个是史书上的记载,虽然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没任何区别,但我们凭什么又断言这史书上的记载,肯定是杜撰的呢?

这是因为,明清交战的时代, *** 还没有发明出来,互联网也没得有,至少大明的崇祯皇帝和宁远的守将袁崇焕之间,铁定是没有 *** 联系的。崇祯想了解前线的情报,一半是依据一年半载前的资料推断,另一半则是十足十的瞎猜。既然是瞎猜,就有人会大胆瞎猜,拒绝求证说明白了就是,任何一个边关守将,京城里每一天都布满了他叛变投敌的消息,这些消息,有的是敌人间谍为了扰乱人心,故意散布的;有的是朝中政敌为了攻击对手,故意传播的;有的是坊间百姓闲着没事,自己瞎说乱猜的如果这些消息也足以取信的话,崇祯皇帝那得杀多少人?

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真的是对这些消息确信无疑,并依据这些传言剿杀那些忠于大明天下的重臣们,史上有崇祯五十相之说,又有崇祯性情好猜疑之说他凭什么猜疑?就是因为负面的消息太多,就是根据这些压根靠不住的市井传言,他或杀或关,干掉了四十多位重臣。

也就是说,等到皇太极琢磨设反奸间的时候,在崇祯的案头上,有关袁崇焕谋反的内部报告,恐怕已经堆成小山了。

可以确信的是,皇太极肯定是往北京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散布关于宁远守将袁崇焕谋反的假消息,但是这些假消息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那可真是天才知道的事情。

阅读推荐

多尔衮是谁?曾经被开除族籍 乾隆年间才恢复

然而袁崇焕确遭崇祯皇帝下狱诛杀了,这又该怎么说?

事实上,替崇祯皇帝干活的,袁崇焕绝不是之一个被冤杀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天生有一个冤杀名臣的嗜好,这是大明王朝不敌崛起的大清帝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与其说是出自于皇太极的计谋,倒不如说是出自于大明王朝那暗黑的政治斗争更为适当。而皇太极之所以授意史官把这件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只是想突出他的个人业绩而已,别无他意。

首先,他先修改自己的名字,改黄台吉为皇太极,虽然是同音不同字,但前后两个名字相差不可以道理计。黄台吉实在是老土了,而皇太极,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标语口号,完全符合人类的原始认知逻辑,其特点就是,这名字只要听上一次,就一辈子也忘不了像这样一句标语口号,在商业市场上的售价绝不会低于一千万,许多企业花了一千万,还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而皇太极居然能够琢磨出来这么一个名字,如何不让人惊讶?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能够构想出满洲这么一个不曾名词,在创造了满洲这个名词之后,他又创造了大清这么一个更离奇的名称。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能够说得清楚,这个大清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而早先的努尔哈赤憋破了脑袋,也只想到把自己这一伙人命名为大金。所以努尔哈赤时代,就被称为后金;而皇太极时代,就称为大清了。

关于大清,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说是努尔哈赤在早年打天下的时候,曾经被人家打得拼了老命地逃跑,当时他骑的马,就是一匹大青马,他跑啊跑,逃啊逃,最后生生把大青马给累死了。努尔哈赤很伤感,就发誓道:大青马啊大青马,你太够哥儿们意思了,等我以后创建了国家,咱们就叫大青

这个传说,恰恰证明了皇太极的创造力无拘无束,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没边没沿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已经很少有这种天才的创造能力了。

这么三个离奇古怪的新名词创造出来后,皇太极又替自己起了一个帝号,就叫宽温仁体皇帝到了这一步,全部的广告策划就算是完成了,把这个名字跟大明朝的崇祯丢在一起,老百姓会挑选哪一个呢?

猜都不用猜,大明崇祯的脑子,根本就没办法跟皇太极这种创意天才相比。

人的创造能力,犹如泉水,是不会枯竭的。但是,人的创造力也正犹如泉水,需要一个积累阶段。如果过度开采使用,或是掠夺性开发使用,那这汪清泉多半会成为死泉。

皇太极也是这样,他创造了皇太极这个名字,创造了满洲这个称呼,创造了大清这个标志,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创意都是突破性的,堪称惊天地而泣鬼神。但是这么频繁的创造,饶是皇太极天纵奇才,也需要休养生息。然而他在新开创的大清国却是不可替代的,大清要问鼎天下、蚕食中原,少了皇太极,是万万不成的。

所以皇太极只能是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强挺着坚持在创意的岗位上。可是他已经创造不出来更多的怪花样了,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那就抄吧皇太极想。

于是史书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段故事:本朝自攻抚顺后,明人望风而溃,无敢撄其锋者,唯明巡抚袁崇焕固守宁远,攻之六月未下。高皇拂然曰:何戆儿乃敢阻我兵力?因罢兵归。故文皇深蓄大仇,必欲甘心于袁。己巳冬,大兵既抵燕,崇焕千里入援,自恃功高。文皇乃擒明杨太监监于帐中,密札鲍承先在帐外私语曰: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抚意,不日伊即输诚矣。复阴纵杨监归。明庄烈帝信其间,乃立磔崇焕。举朝无以为枉者,殊不知中帝之间也。这一段文字,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太极巧设离间计,干掉大明帝国的忠臣良将袁崇焕的故事了。可是这么一段故事,却明摆着是从《三国演义》中抄来的,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蒋干盗书》那一段。

尽管这两件事情,一个是小说家的演义,一个是史书上的记载,虽然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没任何区别,但我们凭什么又断言这史书上的记载,肯定是杜撰的呢?

这是因为,明清交战的时代, *** 还没有发明出来,互联网也没得有,至少大明的崇祯皇帝和宁远的守将袁崇焕之间,铁定是没有 *** 联系的。崇祯想了解前线的情报,一半是依据一年半载前的资料推断,另一半则是十足十的瞎猜。既然是瞎猜,就有人会大胆瞎猜,拒绝求证说明白了就是,任何一个边关守将,京城里每一天都布满了他叛变投敌的消息,这些消息,有的是敌人间谍为了扰乱人心,故意散布的;有的是朝中政敌为了攻击对手,故意传播的;有的是坊间百姓闲着没事,自己瞎说乱猜的如果这些消息也足以取信的话,崇祯皇帝那得杀多少人?

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真的是对这些消息确信无疑,并依据这些传言剿杀那些忠于大明天下的重臣们,史上有崇祯五十相之说,又有崇祯性情好猜疑之说他凭什么猜疑?就是因为负面的消息太多,就是根据这些压根靠不住的市井传言,他或杀或关,干掉了四十多位重臣。

也就是说,等到皇太极琢磨设反奸间的时候,在崇祯的案头上,有关袁崇焕谋反的内部报告,恐怕已经堆成小山了。

可以确信的是,皇太极肯定是往北京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散布关于宁远守将袁崇焕谋反的假消息,但是这些假消息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那可真是天才知道的事情。

然而袁崇焕确遭崇祯皇帝下狱诛杀了,这又该怎么说?

事实上,替崇祯皇帝干活的,袁崇焕绝不是之一个被冤杀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天生有一个冤杀名臣的嗜好,这是大明王朝不敌崛起的大清帝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与其说是出自于皇太极的计谋,倒不如说是出自于大明王朝那暗黑的政治斗争更为适当。而皇太极之所以授意史官把这件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只是想突出他的个人业绩而已,别无他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1/484980.html

“皇太极秘史:舆论策划造假证据除掉劲敌袁崇焕” 的相关文章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根据记载,他有桑树八百株、田地十五顷,这个程度也不算什么大富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先秦时的孟子就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同样这篇文章里,孟子还提出“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可见这并不是...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

高柔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柔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

唐朝时期,后宫妃子的服饰有何不同?

唐朝时期,后宫妃子的服饰有何不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代的皇帝和后妃们在宫禁中的服饰,基本上是由饱读经史的文臣们去详定和解释的。中国古来的舆服制度卷帙浩繁,有时候却又语焉不详,帝王们也时常对此大惑不解。唐高祖李渊就曾询问过令狐德棻:“丈夫冠、妇...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他的师傅是谁?为何他能所向无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所向无敌,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三个原因,也就明白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了?吕布若问三国中,谁的战斗力最强,那么答案毫无疑问是吕布,...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