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楚庄王伐郑最后赢了吗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2-06)441

楚庄王伐郑最后赢了吗

楚庄王问鼎之后觉得时机不妥,于是就不准备取周王室而代之,而是回国养精蓄锐,时刻准备着做中原的霸主。

楚庄王出征

公元前597年,春天,休整了一个冬天的楚军已经蓄势待发,楚庄王顺势揭竿而起,亲率楚国的军队开始北伐。这一次楚庄王发起了他执政以来规模更大,攻势最猛烈的一次进攻,从进攻的形势来看,楚庄王对这次战役的胜利已经是志在必得了。不久之后,楚国的军队就把郑国给团团围住了。

郑国被楚军围困了十七天,郑襄公卜卦,卦象言郑国出兵乃是大吉,于是准备与楚军一战,郑国上下一片哀嚎。经过了三个月的持久战,楚军最终还是占领了郑国,郑襄公于是袒胸露臂,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楚军请罪并求得和解的机会。楚庄王同意了郑国的请求,于是楚国和郑国就结盟了。

因为这个时候郑国早就已经不是强大的楚国的目标了,楚国的目标已经变成了当时中原的霸主,诸侯之中最强大的晋国了。所以楚庄王伐郑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征服郑国,而是想以这个机会接近晋国,在经过边上安排好自己的兵力,以此与晋国一较高下。也就是说伐郑是楚庄王的一次战略部署,不得不说,楚庄王也有有勇有谋,他的智慧也足够撑得起他的野心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楚庄王最后打败了晋国,一度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庄王的成语有哪些

因为有许多史书和典籍中都记载了关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故事,因此在这故事中也衍生出了许多的成语,这些成语到今天也都被人们所广泛的使用。

楚庄王

在这些与楚庄公有关的成语中,最著名的一个成语就应该是“一鸣惊人”了,现在比喻那些平时没什么表现,但是却突然做出惊人成绩的人。所以历史上之一个“一鸣惊人”的人,其实就是楚庄王了。因为当时楚庄王上位的前三年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没有颁布法令,也没有处理政事,楚国上下都为此感到担忧,于是就有人用一只不飞不叫不展翅的鸟来暗比楚庄王,楚庄王这才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然最后楚庄王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使楚国成为了春秋的霸主。

另外还有一个成语“问鼎中原”,现在也多用“问鼎冠军”来说明一个人得了冠军。“问鼎”两个字也是和楚庄王有关。楚国强大到击败了晋国之后,楚庄王就到了周天子面前询问鼎的大小和重量,一般臣子是不能询问鼎的大小的,这就是楚庄王展现出了打算一统天下的野心。

最后还有一个词叫做“因猎求士”,说的也是楚庄王,楚庄王喜欢狩猎,于是楚庄王就在狩猎的过程中发现人的长处,在各种情况下用不同方式处理事情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在他身上看出些特质,这也是这个成语的主要意思。

楚庄王问鼎故事介绍

“楚王问鼎”这件事情最早出自《左传》,之后在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中也有详细的记录,是楚庄王称霸野心的一次体现。

楚庄王塑像

想要了解这个故事首先要了解“鼎”的含义。西周的时候人所有的鼎的大小以及多少都代表着所用之人他们贵族身份的等级,在《公羊传》中就有提到说“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九鼎是象征着帝王的地位和权利的。

当时楚庄王以朝拜天子的名义,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这明显就是在向周天子宣战。但是周王室的王子公孙也不是吃素的,王孙满就说,统治天下不在意的是德行而不是鼎的大小。楚庄王就很不服气的说,你们不要以为有九鼎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楚国有的是铜,把兵器上的刀片切下来就能够做九鼎了。王孙满又说,楚王你别忘了,当初夏禹时期,他们就是因为自己的德行受到了拥戴,才坐上了首领的位置,各地都贡献了铜材,所以才铸造成了象征权力的九鼎。后来夏桀昏庸,鼎就到了商汤的手中,纣王暴虐这个鼎才转移给了周。所以如果天子有德的话,鼎就算小却是重的难以转移,但是天子如果无得,那么鼎再大也能轻易移动。周朝的国运还有结束,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楚庄王无话可说,但是这件事情却被写进了史书了,也成为了楚庄王野心外露的一次代表,后世也都用“问鼎”来象征夺取更高政权。

楚庄王欲伐陈的故事介绍

《楚庄王伐陈》是出自《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楚庄王想要出兵讨伐陈国的一个故事。

楚庄王画像

故事具体是楚庄王想要派人去讨伐陈国,于是就派人到陈国去侦察情况。使者回来之后对楚庄王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于是就很奇怪,问使者缘由。使者回答说,陈国的城墙非常的高,护城河挖的也很深,城内的粮草也很充足,所以不能攻打陈国。但是楚王身边的宁国却说,陈国是可以讨伐的,陈国只是个小国家,但是却又那么多的钱粮积蓄这,说明他们国内赋税沉重,所以百姓一定怨恨君主,城墙筑的这么高,护城河挖的深,所以老百姓都没有力气了。所以现在派部队去讨伐陈国,陈国是能够攻下的。于是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把陈国给攻了下来。

但是《史记》对楚庄王伐陈的事情也有记载,但是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当时夏徵舒设计杀死了陈灵公,所以在陈灵公死后的第二年,楚庄王就以这个理由出兵陈国,而且进入陈国之后也只是杀了夏徵舒而已。应该来说陈灵公的死是自己咎由自取,但是国主再如何昏庸,也不能由臣子来杀死,所以这样也就给了楚庄公理由出兵陈国了。

所以楚庄公伐陈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楚庄公是否要去伐陈,而《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则是给了楚庄公一个理由伐陈而已,至于有人说夏姬灭了陈国,实在是太抬举她了。

春秋楚庄王请谁当令尹

楚庄王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情况下迅速成长起来靠的当然不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这里面也当时另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的参与,这个人就是孙叔敖了。

楚庄王

但是楚庄王身边樊姬的一番话让楚庄王非常高兴,因为樊姬说当时楚国的令尹虞邱子是一个贤臣,但是不能算一个忠臣。因为虞邱子举荐给楚庄王的人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自己的同族兄弟,这样的做法让很多有才能的人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不忠。另外虞邱子没有能力发现有才能的人,这是不智,所以虞邱子不能算一个忠臣。

楚庄王就将这些话都转述给了虞邱子,虞邱子说不出话,于是就把自己的位置给让了出来,向楚庄王举荐了孙叔敖,这个孙叔敖就是在淮河水灾的时候主持治水,倾尽家财,修建过历史上之一座水利工程的人。这个叫做芍陂的工程现在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孙叔敖被虞邱子推荐给楚庄王之后,深受楚庄王的信任,最后也坐上了令尹的位置。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对百姓进行良好的教育,又放宽刑罚,同时又注重经济的发展,在孙叔敖管理楚国的这一段时间,政绩赫然,楚国的国力也日渐强盛。孙叔敖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此这也给楚庄王称霸中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说,孙叔敖是楚庄王成就霸业之路上的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楚庄王听朝罢宴典故解密

楚庄王听朝罢宴是一个出自《韩诗外传》的一个故事,记载的是一个关于楚庄王关心朝政而罢宴的故事。所以这些事情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楚庄王在位的后半阶段,楚国的国势会日渐强盛。

楚庄王

故事说,楚庄王有一次上朝,结果朝散的很晚,于是樊姬就来迎接他,还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是饿了还是疲倦了吗?楚庄王说,和贤人们在一起,感觉不到疲惫和饥饿。樊姬就好奇了,便问大王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回答说是虞邱子。樊姬就抿嘴笑了起来,楚庄王问樊姬为什么发笑,樊姬说,虞邱子算是贤臣,但是不能算忠臣。楚王好奇于是询问为什么。樊姬说,我伺候了大王十一年,大王身边有很多贤女,比我贤德的有两个,和我并列的有七个,我也想独占大王的宠爱,但是我想大王应该多见一些人,多了解一些人的才能,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蒙蔽了国事。而虞邱子在楚国当了十年的宰相,但是推举的人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这样做事堵塞了贤人进身的机会,也蒙蔽了国军的眼睛。这样就是不忠了,而且无法分辨贤人这就是不智了,我就笑这个。

楚庄王听了之后很高兴,就把樊姬的话转告给了虞邱子,虞邱子无言以对,让出了自己的房子,派人去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了楚庄王,于是楚庄王就出任了令尹,治理楚国三年,为楚国成为春秋的霸主立下了汗马功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2/487626.html

“楚庄王伐郑最后赢了吗” 的相关文章

徐敬猷:唐朝时期大臣,随兄长徐敬业发动扬州兵变

徐敬猷:唐朝时期大臣,随兄长徐敬业发动扬州兵变

徐敬猷(?—684年),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开国名将李勣之孙,英国公李震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入仕,担任盩厔县令。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因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兄长英国公徐敬业以匡扶唐中宗为名,发动扬州兵变,遭到武则天派遣的左玉钤卫大将军...

乾隆怎么说都是一代明君 乾隆为何偏偏独宠和珅

乾隆怎么说都是一代明君 乾隆为何偏偏独宠和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代明君乾隆皇帝,究竟为什么偏偏独宠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老爷子,整体上看,算是一代明君了。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康雍乾盛世以来的顶峰。可以说在国势国运上,积极治理壮大,勤恳御国,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他眼皮子底下,生生出来个大贪官和珅,...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评论列表

曹丽
曹丽
3周前 (11-05)

楚庄王英勇善战,智慧深邃,他伐郑、问鼎中原显示其雄心壮志;善于纳谏用人如孙叔敖等人才共创霸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