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是个怎样的人?唐宣宗李忱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李忱,唐朝史上有名的傻子王爷,而这样的一个傻子王爷在登上皇位后居然可以媲美唐太宗,傻子王爷是如何成为一代明君的。今天随中国历史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第十八位帝王唐宣宗李忱,绝对是一个异数,他是唐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太叔身份即位的皇帝,他还是排在他之前上位的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父,他以37岁的罕见高龄入主皇位,居然其成就可以媲美唐太宗,被后人称为小太宗,他所开创的大中之治是腐朽没落的晚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而唐王朝这抹最后的余辉注定也就显得更加难得和悲催。
更重要的是李忱在他哥哥穆宗和三个侄儿当皇帝时,他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闷骚型王爷,他太善于藏拙了,他的伪装和易容之术几乎骗过了所有的人,他内心狂热,而外表冷漠,表现出对皇权从来都不屑一顾的样子。不仅如此,他还很傻很天真,整天沉默寡言,呆滞木讷,如果你以为李枕是个傻子,是个弱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了唐王朝一个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边缘人物,就是为了让那些强权人物忽视他省略掉他,而他则在漫长的等待中潜伏并伺机而起。
关于他的呆和傻,最初源于他的出身,李枕的母亲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宫女,在讲究根正苗红的唐王朝,李忱没有多少资本和别人争夺 储君的位子,相反在宦官专权,晚唐皇帝走马灯一样轮转的时候,他敏锐的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和四周潜在的危机,他只有表现出他的呆和傻才不会成为政治牺牲品,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沉默不语。恰好有一次他在谒见太后时遇上了宫中少有的刺杀事件,这一次,他似乎是受到了更为强烈的 *** ,更加的不言不语,手足无措了。
还有一次,他侄儿文宗皇帝宴请亲王,席间欢声笑语,唯独身为叔父的光王李枕一言不发,文宗想拿光王开涮,就对诸王说,谁能让光王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于是大家都拿光王取笑,任由别人百般调笑和戏弄,李忱始终象泥塑木雕一样无动于衷,所有的亲王们都随着玩笑的升级而哈哈大笑,文宗皇帝也乐得前仰后合,唯独李忱不合时宜,逆来顺受,低头喝酒而掩饰内心的冲动,从这件事来看,李忱的定力绝非常人所有。
李忱的伪装和小心翼翼,还在于他对侄儿李炎的提防,这位后来成为唐武宗的侄儿不但有心计,更有手段,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对他的皇储地位构成威胁的人物,即使傻得一塌糊涂的光王也不例外,也或许李忱的伪装让李炎有了某种警觉,俗话说阉驴踢死人啊,于是李炎开始给叔父李忱制造无数个意外,期待李忱离奇消失,譬如打马球时,李忱忽然坠地,或者在朝堂的台阶上摔得鼻青脸肿,无数次摔倒又爬起,卧床又起床,李忱毫无怨言,就这样象狗一样顽强的活着,极其屈辱却低调而无言的活着
即使李炎即位后,对这位长辈傻子叔父也没有掉以轻心,他指使宦官将李忱绑架,然后秘密关押,到了最后李炎彻底失去了耐心,干脆让这位不管是真傻还是假傻的叔父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被投入厕所差点成为汉高祖时戚妃人彘一样的李忱被大宦官仇公武所救,从此浪荡江湖,流亡天下。据说李忱曾经遁入空门,差点成为一代高僧,当然这与武宗会昌法难灭佛,而李忱即位后恢复佛教有关,很有可能是佛门诳语,但不管怎么说傻子李忱的遭遇够惊险够 *** 的了。
闷骚型王爷李忱逼真低调的伪装不仅骗过了他哥哥穆宗,和他的侄儿敬宗以及文宗,只是差点在精明过人的武宗面前露了馅,但这段装傻的经历还是为他成功上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否则权倾朝野的宦官们也不会找这位傻子王爷替代因过多服食了丹药而死的武宗,以充当提线木偶做供自己操纵的傀儡,仇公武和马元贽以为李忱 *** 一个,只会乖乖听命于自己,于是在武宗死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忱从民间找来以皇太叔的名义当上了皇帝。
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噢,唐朝时没有眼镜,应该是让所有的人惊得眼睛珠子都掉下来的是,李忱当上了皇帝以后,简直变了一个人,这个变化也太快了,连大宦官仇公武和马元贽做梦都没有想到,李忱居然是唐王朝最有心计,最懂韬略的帝王之一,他的所有低调和伪装,以及大巧似拙,大智若愚都是为了这一刻----君临天下,以实现自己蛰伏已久的抱负和治国理想,当初所有的酸楚和委屈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成功,李忱太厉害了,他的成功与其说是一个传奇,不如说这一切都是他早就未雨绸缪而精心算计的。
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傻子王爷唐宣宗李忱即位以后,勤于政事,勤俭治国,体贴百姓,轻瑶薄赋,任人为贤,晚唐阶级矛盾得以缓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腐朽的唐帝国短暂的呈现出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而他一如唐太宗和魏征之间成就千古君臣佳话一样,也和魏征的后世子孙魏谟完成了纳谏如流的史话。饶有意思的是辅助他登上皇帝宝座的太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阉党势力得到控制,终其一生难得的在李忱执政时期没有对国家造成危害。
李忱当上皇帝以后,正值盛年,加上对帝国诸多弊端早就洞若明火,因而大刀阔斧改革政事并明于决断,他烧起的三把火几乎每把火都恰到好处,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即指晚唐更大的问题宦官干政有所收敛,这些奸宦曾经无限膨胀的权力基本上受到限制,后人称誉他为明君、英主。非独如此,他还展现出绝佳的才学,他是白居易更大的粉丝,曾经想召白做宰相,并为白写过唁诗,全唐书中有所收录,更难得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平定了吐蕃作乱,打通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李忱从默默无闻的傻子王爷到最后成为一代明君,走得是一条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道路,假如当初他过于张扬,过于个性渲泻,可能早就被人喀嚓完事而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从李忱的际遇看来,世上大凡成大事者,必是耐得住寂寞,甘于孤独而低调的人,但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沉默寡言,木讷呆滞,内心却懂得制衡,欺人而不自欺,这需要多么高明的智慧和高超的驭心之术,看似简单而巧妙的伪装,绝非池中俗物所能模仿,所以唐帝国三百年间就只出了李忱这样一个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