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地位是什么
马克吐温的地位是什么
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界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马克·吐温都是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马克吐温的照片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他是之一位美国真正的作家。马克·吐温的文学影响了几代人,也是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文学的触角十分细腻,由于他年轻时期贫穷的经历以及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揭露了美国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的丑恶真相。他的文学语言富有幽默和诙谐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而后随着马克·吐温的阅历加深,他创作的作品基调,基本上完成了从幽默乐观到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触更为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得到了增强。因此威廉·福克纳又说,美国的所有文学,都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风格。
世界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的观点和威廉·福克纳十分类似,称美国所有的文学,都源自于马克·吐温的作品,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简直可以被称为美国文学的鼻祖。因此在美国文学届,赠予他“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称号。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更具权威的,也有官方性质的一部期刊,在这部期刊里,马克·吐温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名列第16位。
马克吐温的童年是怎么样的
马克·吐温的童年是艰苦的,漂泊的,但正是由于他这样的童年经历,早就了他日后诙谐的性格和作品创作的源泉。
童年的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出生于1835年11月30日,当时他的家乡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他的父亲名叫约翰·克莱门斯,是一位乡村律师,收入并不客观,因此家中的条件也捉衿见肘。马克·吐温的家 *** 有七个孩子,他在家中排行老六。
在马克·吐温还不到四岁的时候,他就和家人一起迁居到了密苏里州汉尼拔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口城市。既然是港口城市,当然每天都可以见到大海,这让马克·吐温对大海和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的灵感。
在马克·吐温所在的那个城市,当时是属于南方联邦的奴隶州,因此马克·吐温对奴隶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在他的作品中,解放奴隶成为了主题之一。
在马克·吐温还不到十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患有肺炎而去世。由于父亲的亡故,使马克·吐温原本经济拮据的家中一下子变得更加一贫如洗了。因此,才年仅十一岁的马克·吐温,就开始到附近的印刷所去当学童。学童并非是他的主要工作,在印刷所完成了当天的报刊印刷之后,马克·吐温还要到街上去兜售当天的报纸,因此他还当了一段时间的报童。后来,他还先后从事过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工作。
马克·吐温的童年给他造成了不幸,同时也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而他从事的报社,印刷社等工作,也引导他逐渐进入了文字工作的范畴。
马克吐温的国籍是什么
众所得知,马克吐温是一位大文豪,他的文学作品在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今仍然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那么,了解马克吐温此人时,应该率先了解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通过马克吐温简介便可得知,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具体来说,马克吐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汉尼拔。其实,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出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索亚在密西西比河一带进行了冒险活动,书中所描绘的场景,都是美国社会风俗、人文风情的体现。
马克吐温用幽默而犀利的言词,向读者展示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马克吐温从青年时期,便已经开始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从最之前的小工人,到后来的记者、排版工人,这都是马克吐温珍贵的人生经历。
正是因为马克吐温具备底层的生活经历,所以才让他成为一个胸怀疾苦的作家。不难看出,马克吐温很多作品中,都折射了美国社会的弊端,他借助勇敢的小少年汤姆索亚,反射出美国社会的丑态。
马克吐温生活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上期,此时的美国正好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社会发生了严重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吐温经历了这一阶段,所以更能体会底层百姓的困苦。
马克吐温性格是什么
马克吐温的作品以幽默的语言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从马克吐温作品中,也可反映出马克吐温性格。那么,首先来说,马克吐温性格幽默风趣,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性格,所以才能写出富含幽默语言的文学作品。
马克吐温
众所周知,个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是紧密相关的。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在一个叫汉尼拔的小镇,马克吐温的父母都是平凡之人,所以家境也不是太好。马克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梦想着成为一个富豪,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约翰·克莱门斯当过律师、法官等多个职业,但是他依然没有走上致富之路。
甚至有时连家中的生计都无法维持,马克吐温面对着这样一位没有笑容的父亲,所以马克吐温童年过着极其压抑的生活。虽然父亲没有给过马克吐温好脸色,但是马克吐温的母亲是一位善良、乐观地家庭主妇。
童年时期的马克吐温深受母亲的影响,所以长大后的马克吐温也有幽默地性格。坚韧不拔也是马克吐温性格之一,马克吐温自幼在汉尼拔生活,这座小镇紧挨密西西比河,所以马戏团、黑人剧团、传教士经常在汉尼拔靠岸。
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马克吐温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养成了坚韧不拔地性格。马克吐温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在生活的压迫之下,马克吐温依然笑对生活,这正是马克吐温性格闪光点。
马克吐温的女儿是谁
马克·吐温共有三个女儿,分别叫做苏西、克拉拉和让。在马克·吐温的女儿之中,他最喜爱的是大女儿苏西·克莱门斯。在苏西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和她父亲一样惊人的天赋,同时她聪明善良,活泼漂亮,因此马克·吐温亲切地称呼苏西为“神童”。
马克吐温和他的女儿们
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妻二人带着女儿们外出旅行,这是一次他们一家人都向往已久的旅行。可是在出发之前,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就是苏西动手打了她的妹妹克拉拉。事后,苏西意识到错误,主动向她的母亲奥莉维亚认了错,但是马克·吐温家规很严,对于犯下错误的苏西,必须要进行惩罚。马克·吐温让苏西自行选择惩罚的方式。苏西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当天不坐车旅行了,并说,通过这件事,她会老老记住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的。
其实在马克·吐温的三个女儿之前,马克·吐温和他的妻子奥莉维亚曾有过一个儿子,但是不幸早逝。然而,马克·吐温的女儿们似乎也始终摆脱不了恶魔的纠缠。他最喜爱的女儿苏西患有脑膜炎,并在1896年时去世,当时的苏西年仅24岁。这让马克·吐温十分悲痛,因此他撰写了一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作品,名为《马克·吐温自传》,以回忆自己的女儿。
此后,马克·吐温便将他的父爱全部倾注在其他两个女儿身上。然而,马克·吐温的女儿,有两个走在马克·吐温之前,1909年12月24日,让也在病魔中去世,这让已经痛失了妻子和苏西的马克·吐温更加沉浸在悲痛之中,因此在第二年4月,马克·吐温也在悲伤中去世。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现象
所谓的黑色幽默,即为绝望的嘲讽之意。因为黑色代表着死亡、绝望的意思,幽默即是一种嘲讽的态度。在文学形式上,就是以喜剧的形势来表现悲剧的故事。温黑色幽默是马克·吐温更具有特色的文学表现形式。
马克吐温的画像
《他是否还在人间》是马克·吐温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米勒的穷画家,忽然发现了一个规律,即画家的作品唯有等作者本人死去之后才会出名。于是他和他的朋友,自导自演了一出假死的闹剧。果不其然,在米勒假死之后,他的画作一下子变得畅销起来,但是米勒只能在隐姓埋名之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从这则故事中,马克·吐温用黑色幽默的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的艰辛及其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同时也影射了变态扭曲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小说中,米勒的朋友卡尔将米勒的一幅画以2200法郎卖出,结果在投机商的几经转手之后,居然水涨船高,拍得了55万法郎。从这个地方,马克·吐温又揭示了艺术品市场被投机和炒作的商人把控的现状,揭露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在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之中,也同样使用了这样的黑色幽默的文学表现形式,将社会中丑恶、滑稽、扭曲、阴暗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将其放大,看上去有些荒诞不经,但实际上,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