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徐伸宋词赏析:《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翻译|赏析|讲解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2-22)340

【作品简介】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由徐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叙写客中恋旧的一首词。写法很有特色。破题闷来弹雀,显出青春少年的活泼。弹雀为排闷,但搅碎花影却更增其烦恼。但怪得又转出人瘦发白的痛楚。过变重省转写异地爱人对我的思念。马蹄两句推测爱人心理活动;门闭芳景想像伊人的处境;空伫立三句想像爱人思我之情形。全词上下阕虚实互现,将两地思念的深情厚爱表现得具体、生动。

【原文】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①》

作者:徐伸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②,如今潘鬓③,怎堪临境?

重省。别来泪滴,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④,长托春酲未醒⑤。雁翼不来,马蹄轻驻,门闭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日静。

【此词的另一个版本】: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有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注释】

①转调二郎神:唐教坊曲名。

②沈腰:指消瘦而腰围变小。

③潘鬓: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颌。言斑白鬓须上接帽子,白发飘飘直垂下马。

④慵起:懒起。

⑤酲(ché;ng):喝醉酒神志不清。

【讲解】

此词以真挚的情感,倾诉了作者对侍妾的一往情深。词之上片实写作者怀人,下片设想侍妾怀己,这一结构,不仅使思念者与被思念者更加接近,相互映衬下情感的力度、深度愈大,而且虚实相间,增加了可读性。表情达意方面,此词采用层层翻入法,将缠绵而复杂的情感抒写得委婉细腻,入木三分,荡气回肠。 起首三句,强烈地突出了作者深挚的怀人之情。勾勒出侍妾去后词人愈思念愈绝望的痛苦心境。漫试三句,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同侍妾日常相处时的绵绵情意,反映了作者由于失掉她而动辄生愁、如之奈何的苦楚。新来多病,一方面承以上各句,说无休无止的苦苦思念使词人积忧成疾,另一方面又启以下三句,说昔日的消瘦(沈腰)依然,如今的发白(潘鬓)新添,以至于怎堪临镜因怀念别人而生病,致使形态容颜都变了样子,自然都是感情真挚的表现。

词的下片,转从侍妾怀己方面抒情。过片三句是当时诀别,她的痛泪洒罗衫,想是至今还没有干。

以下三句,又再悬想而今,她为了恋念词人的缘故,成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几句用细节和情态的描写,勾画了一个相思女子的形象。其中长托春酲未醒一句最妙:分明是为我厌厌,可是不能吐露,只能长托春酲未醒用春来病酒的理由来掩饰。这种欲说还休爱情,同样是最炽烈最痛苦的。再说,既然托辞春酲,则侍妾借酒消愁的情状亦可知。雁足以下三句写女主人公对会面的希望而又失望的心情:雁足不来说信也没有,马蹄难驻说人也不来。门庭寂寂,芳景如斯,空生怅望而已。

综上,词之上片写作者怀人,情绪是绝望的,所以他连报喜的灵鹊也弹驱;下片写侍妾怀己,却仍有无穷的痴想,因而尽管雁足不来,马蹄难驻,女主人公却依旧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上片的绝望之情与下片的痴想,从不同侧面抒写了主人公对伊人的一往情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词虚实结合,想象丰富,结构严整,文笔生动,情感深挚,表现技巧高超,把怀人的情绪表达得感人至深,爱情词、怀人词中堪称佳作。

【赏析】

作者徐伸,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宋徽宗政和初年,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他是倚声填词的行家,有《青山乐府》,词多杂调,不传于世,唯以此《转调二郎神》闻名天下。《全宋词》于《乐府雅词拾遗》转录此篇,植字每多有异,今择善而从。词人有一侍妾,为正室不容逐去(事见王明清《挥麈余话》),作此词怀念其爱妾,抒写了真挚的感情。

上片从弹鹊写起,写出侍妾被迫离去后,词人因相思、怀念而起的忧闷心理。据民间传说,喜鹊是传报喜讯的,现在爱妾已一去不返,在词人心目中再无喜讯可报,可是那喜鹊偏偏叽叽喳喳,叫个不休,词人在忧闷中乃有弹鹊之举。这一迁怒于鸟的行动,本来是为了发泄心头的烦恼,求得一时的痛快,不料想又搅碎一帘花影,触景生情,又徒添花落人去的伤感。漫思以下三句说,春天到了,试穿春衫,本来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是现在爱妾不在身边,情况不一样了:词人随意地试穿一下春衣,就想到爱妾那一双纤嫩的手,是那一双纤嫩的手给自己缝衣、试衣、熏衣,直到熏炉(金猊)内的香料燃烬变冷。(熏彻金猊烬冷,也暗示人去屋空,温馨日子一去不回,眼下变得冷冷清清了。)总之,弹鹊也好,试衣也好,爱妾离去以后的一切消愁解闷的活动,都反增添了愁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动辄生愁,由愁加病,病又加愁,愁病交加,使人消瘦,这是怎样一种刻骨的相思啊!紧接新来多病,引出下文: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沈腰,《南史沈约传》载,沈约陈情,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为腰围减损的代称,亦可泛指人的消瘦。潘鬓,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又《秋兴赋》:斑鬓发以承弁兮。后即以潘鬓作为鬓发斑白的代词。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徐伸词取以上典故,接上文多病,感叹自己旧日的腰围减损,今日的鬓发斑白,又怎能经得对镜自照呢?都是写相思之深,之苦。正如柳永《蝶恋花》词所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下片词人想象爱妾也在思念自己,而且始终带着忧伤和希望,久久地等待着自己。换头以重省这样一个两字短句,引出对别时情景的回忆。别时泪湿,罗衣犹凝。分别时爱妾伤情,泪湿罗衣,想必至今还凝结着泪痕。料为我厌厌以下开始想象,料想她为了思恋我的缘故,精神萎颓,象病了似的,太阳升得老高,还懒得起床;幽愁暗恨交织在胸,无法向人诉说,只好借酒浇愁,并把一切病愁慷懒都托故于春饮醉酒未醒。病在心底,有苦难言;情爱之深,刻骨铭心。她日夜等待着我的消息,可是始终不见传递书信的鸿雁到来;又希望我能出现在她的身边,可是也终究看不到有马蹄在门前驻留。庭院冷落,空寂无人;墙门紧闭,掩藏满院春景。她空空地等待着我,久久地站立凝望;整天地倚依着庭院内的栏干,把所有的栏干都靠遍了;春夏日长,从早到晚地等待、盼望,周围一片空寂,连人声都听不到一点。最后三句写怀望的情景。

这首词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描 *** 切,用笔细腻,善于捕捉典型的场景和生活细节,用以传情,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特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境界,因此感人至深。如结末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已经成为词中名句,以景传情,以情感人,其艺术魅力历千年而不衰。

【作者介绍】

徐伸,字干臣,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政和初前后在世。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善词,著有《青山乐府》一卷,已佚。词存《转调二郎神》一首,见《乐府雅词拾遗上》。

【宋词英译】

XU Shen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 Young Pagan God

Feeling low in spirit I turn to play with the turtledoves,

Only to disturb the shadow of a canopy of blossoms。

At leisure I try on spring clothes, then my hands feel the chill,

Yet the incense has burned out and the ash has grown cold。

Ever so easily I dwell in melancholy, how can I cope?

It is all because I';ve been constantly ill of late。

I was already thin with a narrow waist, now my sideburns have greyed,

How could I my own reflection face?

Looking back, the tears we shed at the time of our parting

Fell on our robes that remain stained, she is probably still pining for me,

As the sun rises, she';d rather not wake, forever relying on spring inebriation。

Wild geese come not, horses stay not,

Closed off behind doors is a garden of scenic views。

Long I stand alone, all day I lean against balustrades everywhere,

Long persists daylight in my solitude。

【词牌简介】

《二郎神》是唐教坊曲名,经转变宫调为《转调二郎神》。据《词谱》考证:前片起句是三字的名《二郎神》,前片起句是四字的名《转调二郎神》,其他句读,两体亦有不同。《转调二郎神》见北宋徐伸词,一百零五字,前片十句四仄韵,后片十一句五仄韵。前片第三句、第八句,后片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法。上片之一句第三字,第五句第五字,下片第七句第三字,例用去声。后端结句例作仄平平仄。

【格律】

《二郎神》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特别提示:

本格式又名《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另有几种格体,不予推荐。

上阕第二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三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两个四言句。第七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八句首字领格,多引领后面两四言对句,刘基例词此处有别。

下阕第四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两个四言句。第七、第八句为两个四言对句。第十句为上三下六句式。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2/490406.html

“徐伸宋词赏析:《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翻译|赏析|讲解” 的相关文章

张青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二位

张青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二位

张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人,武器朴刀。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首次由鲁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种菜,因此唤做“菜园子”。却因为小事杀了光明寺里的僧人,逃出后在大树坡做劫匪,结识了孙二娘,二人结为夫妻,便在十字坡开设酒店,...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打虎将”,于小说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首次被提及,本来是一名行走江湖,耍棒卖药的人,也是史进的首位武术老师。后来打败桃花山首领周通,自己成为寨主,于三山聚义时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坐上第八十六把交椅。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忠的详...

宋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六位

宋清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清,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绰号“铁扇子”,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义后,排名76位,...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凌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

南宋宰相吕颐浩简介: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却存《忠穆集》

南宋宰相吕颐浩简介: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却存《忠穆集》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