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孟浩然唐诗赏析《自洛之越》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2-24)390

【作品介绍】

《自洛之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原文】

自洛之越①

遑遑②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③,风尘④厌洛京。

扁舟⑤泛湖海,长揖⑥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⑦,谁⑧论⑨世上名。

【注释】

①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区,春秋时越国所在地。

②遑遑(huá;ng):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③吴越:今江苏、浙江地区,是古代吴国和越国所在地。

④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洛京:又称京洛,指洛阳,是唐朝东都。

⑤扁(piān)舟:小舟。

⑥长揖(yī):古人拱手为礼称揖,作揖时手自上至极下称长揖。长揖谢公卿是委婉表示自己不屈服于权贵。

⑦杯中物:指酒。借用陶渊明《责子诗》中且进杯中物句意。

⑧谁:何,哪。这里的用法与指人的谁不同。

⑨论:计较。

【白话译文】

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

去吴越寻觅山水,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

乘一叶小舟去泛游镜湖,向谢灵运致敬作个长揖。

姑且享受杯中美酒,为什么用计较世上功名?

【创作背景】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考科举,但是没有考取到功名,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

【赏析】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到举成数为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诗中用以自况,说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实是愤激之语。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来是因为厌洛京风尘,所以寻吴越山水。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力。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旅居长安洛阳的厌烦心绪。诗人在长安是求仕,从他在洛阳与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继续谋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无结果,以致诗人终于厌烦,想到吴越寻山问水,洗除胸中的郁闷。扁舟泛湖海是山水寻吴越路线的具体化。

诗人乘船从洛阳出发,经汴河而入运河,经运河达于杭州(越中)。诗人计划要游太湖,泛海游永嘉(今浙江温州),因此湖海并没有叙述过多。公卿,指达官显贵。古代百姓见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礼,而诗人告别他们却用平辈交往的礼节长揖,作个大揖,表现出诗人平交王侯的气概。诗人长揖谢公卿表现的是他一生为人傲岸。诗人并不因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摇尾乞怜,因此李白说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且乐杯中物是借用陶渊明的《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末尾两句暗用张翰的话: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文苑张翰传》)大意说:我且喝酒乐我的,管他什么名不名。这也是愤激之辞。诗人素有强烈的功名心,希望像鸿鹄那样搏击长空,一展宏图。但是,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报国无门,只好去游山玩水。

这首诗词诗人原本满腹牢骚,但表达时处处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际却不言自明。中间两联扣题,实写自洛赴越,把洛阳与吴越联系起来。中间两联意思连接很紧,首尾跳跃很大。首联总结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尾联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诗人辞别洛阳前往吴越,目的纯粹是为了去寻求名山佳水,想在自然山水中忘掉世俗,找到归宿。孟浩然虽然一生布衣,但心中进与退、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延续到晚年。但这首诗却干净利落地摈弃尘俗,不论功名,是他特定时期真实心情的写照。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2/490789.html

“孟浩然唐诗赏析《自洛之越》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的相关文章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党重要人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得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

明朝东林八君子钱一本简介:著有《像象管见》、《像抄》

明朝东林八君子钱一本简介:著有《像象管见》、《像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时期著名诗人,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

《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及注释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

文同的一生是怎样的?诗歌创作与官宦生涯密不可分

文同的一生是怎样的?诗歌创作与官宦生涯密不可分

说到文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文同,北宋诗人、画家,又称与可,治蜀太守文翁的后人,人称石室先生,自号笑笑先生。文同一生最大的贡献便是“画竹”,他自创“湖州竹派”使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以画竹为主的画家,对后来的郑板桥影响深远。然而,很少人知道,他还是苏东坡的...

李冶: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

李冶: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

说到李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冶(yě),“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又称李季兰,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可在诗坛众星璀璨的大唐,能以“女诗人”之名占得一席之位,可见此女并不简单。《唐才子传》记载: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如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