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唐诗《贼平后送人北归》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贼平后送人北归》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前半部分诗人先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再写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诗人送行;后设想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意,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⑴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⑵。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⑶。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⑷。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
⑴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
⑵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⑶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⑷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白话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了这首诗。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已难以考证。
【赏析】
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作者介绍】
司空曙(720?-790?),唐代诗人。字文明,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进士。曾随韦皋在剑南节度使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身世羁旅之思、悲欢离合之叹、常寄兴山水,内容较单调、贫乏,但语言质朴,情深意婉。现存诗七十余首,《全唐诗》录其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