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20)550

中华悠悠千年,发生过各式各样的海战。海战,指交战双方以海军为主体,主要在海洋进行的战斗,按照主体状态,又可以细分为海上进攻战和海上防御战两类海战。相信大家都对甲午海战有所耳闻吧?北洋水师与日本水师在黄海激战,二者各派出12艘舰船,结果中方以五船沉海,八百伤亡的败绩退守威海卫,让日军掌控了黄海制海权。

可见,海战的胜败有时会对时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什么因素会促成海战呢?现在请将目光投向晚清,晚清打海战,状况如何呢?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防多攻少,败多胜少,情况不妙,不行就跑。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在探讨这个问题前,可以先看看中国海战的历史。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海上马车夫——荷兰

一、外来侵略与海战

在历史上,给中国造成明显冲击的是西人东渐引发的海战。大航海时代后,欧洲人将殖民伸向世界各地,而葡萄牙人、荷兰人则是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而中国人面对这种威胁,选择勇敢对抗。

早在1521年,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就与葡萄人在屯门进行了一场海战。葡萄牙人拥有新式枪炮等武器,并集中12艘配有远射程、高精度火炮的大型“蜈蚣船”。汪鋐装备不及葡人,首次进攻失败。而后汪鋐收买葡船水手并在其协助下 *** 佛郎机铳,并采取火攻的方式,放火船攻击葡船,最终取得胜利。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佛郎机是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

1623 年,荷兰人登陆并殖民台湾。荷兰人掠夺金银,贩卖人口,屠杀百姓,无恶不作,台湾人民数次反抗皆以失败告终。1661 年,郑成功登陆鹿耳门。荷兰人设备较为优良,派出 “赫克托”号战船以及“马利亚”号快艇等攻击郑军。而郑军船只小巧精练,一船配有两门火炮,勇敢迎击荷军进攻,最终击退荷军。

可见,从明朝起,中国就不得不考虑沿海外来侵略的威胁了。

到了清朝,长期实行的海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治的安定,但当不速之客——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派人乘船而来,清朝注定没法太平。晚清被迫卷入多场海战,如马江海战、浙东海战、黄海海战等,因此也开始重视海军的建设。晚清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之一水师,但晚清遭遇海战,从来是防多攻少,甚至逃跑,少有显露反抗到底的勇气。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清朝末年的旅顺口(约1903年)

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吧?在这场战争中,日军将要侵犯旅顺。此时在旅顺军港负责防卫的将领有姜桂题、黄仕林等,他们属于不同派系,谁也管不到谁。可外敌快要侵入了,总得有个将领。这些将领把姜桂题推出来当统帅,负责调配指挥。可姜桂题面对日军的进攻束手无策,胆战心惊,只想着找援助。当然为了表示自己有所作为,姜桂题还是提出了“备多力分”的防卫策略,就是把清军分成多个部分守卫不同区域。结果这个防卫措施正中日军下怀,因为清军兵力不集中,日军就能各个击破。

旅顺港除了窝囊的统帅,还有一个“隐帅”龚照玙。姜桂题好歹还提出了个自作聪明的防卫策略,表示愿意防守,龚照玙则是借“商运粮米”和请求援助的理由妄图临阵脱逃,当然这种避战的行为被李鸿章阻止了。而在黄海海战时,也出现过军舰逃跑事件。“济远”号边挂白旗边逃跑,为了躲避“吉野”的追击还被迫以炮弹攻击“吉野”,最后得以返回威海卫军港。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晚清水师遇敌,一般不会选择主动出击,而是以防御为主,实在情况不妙,就会选择逃逸。但晚清水师为什么不拼死一战呢?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济远”号巡洋舰

二、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的原因

1。“器物”原因

晚清水军那么“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晚清和敌方武器方面差距较大。以中法甲申战争的马江海战为例。巡洋舰持有数量方面,法军持有五艘,比清军整整多四艘,并且法军巡洋舰排水量在三千吨至四千吨区间,是清军巡洋舰“扬武”号的两倍多。在舰队装备方面,在清军装备小口径、杀伤力有限的滑膛炮时,法军舰队大口径后膛来福炮耀武扬威,并且法军还有哈奇开斯式速射机关炮和鱼雷艇,清军是没有这些装备的。

在机器动力方面,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法舰,使用蒸汽动力复合机,而清舰的技术不及,只能使用立机和卧机。在装甲防护方面,装甲带或防弹舷墙是法舰蒸汽机舱炮的标配,而清舰要害部位都是“木质”,防护能力很差。有句俗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晚清水师就算想打胜仗,设备不求领先,但也得跟上啊。

晚清海军设备不如外国侵略者,这是其海战失败的外因。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晚清海军失败的内因。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2。“制度”原因

《再书基隆淡水军信后》曾经记载晚清海军各自为政的情况,其称虽然晚清已经建立了海军舰队,但没有统一指挥舰队的机构,地方各自为政,关键时刻难以调遣。例如中法甲申海战时,福建水师请求李鸿章出动北洋水师援助,可李鸿章以保护畿辅为名拒绝出兵。而法军孤拔舰队一度封锁台湾海峡,清廷下令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前往支援,结果南北洋大臣收到命令,异口同声地以器械煤粮不足为由搪塞此事。清 *** 也注意到海军难以调遣的隐患。

于是在1885年,清 *** 成立海军衙门,试图统一指挥地方舰队,但各地督抚都将海军舰队视为私人财产,不愿意服从海军衙门管理。管理兵事的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就曾经因为这种缘故弹劾李鸿章,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不是海军衙门的水师,而是李鸿章个人的水师。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海军衙门制定的《北洋海军章程》

晚清连统一调配海军的制度都未建立,水师遇到海战一般都是孤立无援,为了保全势力,那水师遭遇海战肯定不是防就是逃了。

值得注意的是,晚清水师的军队官兵训练制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北洋 “来远”舰张哲溁指出北洋水师操演炮靶,船动靶不动。沈寿堃则指出,北洋水师操练只求整齐,“所练仍属皮毛”。可见,晚清水师中最强的北洋水师,在操练时也只讲求整齐好看,务虚不务实。但海战是残酷的,耍花架子只会一败涂地。求生怕死是人之本性,在这种情况下,水师面对强敌会掂量自己斤两,少有主动进攻。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北洋水师某艘军舰官兵合影

3。“思想”原因

上述两个原因是促使晚清水师在海战时表现懦弱的两个原因,当然,晚清统治者在思想方面的落后也是造成晚清水师表现不佳的原因。

在国家层面上,晚清统治者缺少“海权”概念。1890 年,美国海军上校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指出 控制和利用海洋来使国家兴盛的“海权”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清 *** 都没有海权的概念。

甲午战争时,北洋舰队的重点是扼守“北洋要隘”。而日本十分注重争夺黄海制海权,经常主动出击。晚清没有海权概念,所以失去海洋也不觉得心疼,只会觉得保卫海洋要花费额外的人力物力,还毫无益处。而日本有了海权概念,随而有了扩张的意识,所以海军表现就更加得力。缺乏海权观念,使得晚清在海战中以防守为主,并不主动进攻。到了1908 年,清 *** 才开始 “拟订定领海界内 *** ”,但为时已晚。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上图_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

在政治传统方面,防守为主一直是晚清海防的主流。 *** 战争时,林则徐、魏源两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守卫外洋还不如守卫海口,守卫海口呢又不如守卫内河。在林魏两人眼里,内河最重要,海口次之,外洋最不重要。

1874年,面对压力更大的新局势,权臣李鸿章指出应该重点防守京畿地区和长江流域,且晚清水师力量薄弱,在作战中只适合防守,应该以守为攻。如何做到以守为攻?李鸿章等人的想法很有意思。李鸿章是这么想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应该在太平时期“扬威海上”,有战火燃起时则 “收进海口,以守为战”。问题是两艘铁甲舰不但具有远洋作战能力,而且攻击力很强,因为李鸿章过于保守,就这么活生生从攻击型武器成了防守型武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4944.html

“为何晚清水师遭遇海战时,倾向于防御或逃跑,而非攻击呢” 的相关文章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449年~515年),字季祐,太原晋阳人。北魏大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重要谋臣之一,曹魏名将郭淮弟郭亮七代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年孤苦贫困,姿貌不伟,涉历经史。尺牍文章,见称于世。二十岁时,为并州主簿,得到并州刺史孙小的赏识。孝文帝即...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皇甫嵩早年事迹未见史载,因平定黄巾之乱而名声大振。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然后刘备和关羽、张飞跟随卢植讨伐黄巾崭露头角,刘备之所以投奔卢植,是因为之前刘备曾经是卢植的学生。其实在历史上真正剿灭黄巾的是皇甫嵩、...

张翼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张翼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纵观姜维的一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秉承着继承先主、武侯的遗志,一共有过十一次的北伐记载。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进行了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之后,而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也进行了多次北伐,蜀汉有一位大将,曾受到诸葛亮赞赏,但是他却公开反对姜维北伐,甚至在朝堂上和...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都还不足一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24年9月7日,实习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朱高炽终于转正,成为明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然而前面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工作,早已压垮了朱高炽的身体,这导致他在公元1425年...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喜怒常常挂在脸上,上一秒还眉开眼笑,下一秒就怒目要杀人,可以说,孙权翻脸就不认人。有一个人,经常惹孙权生气,孙权非常不喜欢他,很讨厌他,但是,曹丕却很喜欢他,还经常为他设虚座...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168年),字仲飨,东汉名臣,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东汉末年名将周瑜之从祖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累官太尉,曾与杨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