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20)1380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记载了从东周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计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的历史。

因为本朝不修本朝史书(只记录)的惯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北宋的历史,可在南宋的宋孝宗时期,却有一部承接《资治通鉴》,且记载了完整北宋历史的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获准刊印发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名臣李焘编撰,李焘在书中记载北宋初期的那场皇位继承纷争时,还是比较大胆的,他在书中隐晦暗示了宋太宗赵光义谋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得位不正。关于宋太祖死去的那一夜,书中是这么记载的: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

癸丑,帝崩于万岁殿。时夜四鼓,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邪?”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从宋皇后使王继恩召赵德芳,到王继恩却去找了赵光义入宫,再到宋皇后愕然、害怕和臣服,隐晦指出了赵匡胤实际上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事实。这段记录本来是记载于司马光所写的笔记《涑水记闻》里面,李焘完整的搬到了自己写的书中。除此之外,李焘还在几处记载中,暗示宋太宗杀了宋太祖的两个儿子。

《涑水记闻》只是笔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却是正统的史书,书中的言论是要盖棺定论并流传后世的,且李焘将《续资治通鉴长编》递交给宋孝宗赵昚审阅时,宋太宗后裔、宋高宗、太上皇赵构还活着,但宋孝宗却依然审阅通过,允许《续资治通鉴长编》刊印发行。

其实,关于宋太祖死于“斧声烛影”,且没有传位给宋太宗赵光义的传言,在北宋很有市场,但大多都是士大夫们私下闲聊,再就如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家记录在私人笔记中,对外还是隐瞒的,可为何宋孝宗却在宋高宗还健在时,允许揭露这个事件?

这实际上要从宋孝宗和宋高宗的关系说起,宋孝宗是宋高宗因无子继嗣而从宋太祖一脉子孙中挑选出来的继承人,宋高宗从流落到民间的众多宋太祖后裔中选出了宋孝宗继承皇位,宋孝宗是十分感激的,这从他后来的谥号是“孝”就可以看出来。

但尊敬和感激却掩饰不了宋孝宗跟宋高宗在政治理念上的重大分歧,众所周知,宋高宗在对金国的态度上,是比较坚定的投降妥协派,可宋孝宗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为此,双方在亲情上和谐面对的同时,在政治上却始终在争斗。

这种争斗贯穿整个宋孝宗执政时期,一般来说,在两人矛盾要激化时,都是宋孝宗主动妥协,毕竟,孝道是宋朝时更大的主流价值观,宋孝宗无论如何都是宋高宗名义上的儿子,且没有宋高宗,就没有宋孝宗的皇位,双方面对面时,宋孝宗天然就处于弱势。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

在政治上,宋孝宗是满怀怨气,但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对着宋高宗发脾气?宋孝宗是坚决不会干的,只能隐晦的反击,比如,抹去宋高宗杀岳飞的事实,以被秦桧陷害的名义为岳飞 *** ,再比如审阅《续资治通鉴长编》时,默许宋太宗的不堪往事公之于众。

这是在暗示宋高宗,皇位已经传回到宋太祖一脉,希望宋高宗能在政治上退让,否则,南宋的史官没准会怎么写宋高宗这个投降皇帝。且在宋朝的民间,本就有同情宋太祖一脉的舆论,宋高宗还不方便就这个事去跟宋孝宗公开争论。

民间的呼声心向宋太祖一脉和主战的宋孝宗不说,争论得越多,《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隐晦记载的事件或许越争论越明白,宋高宗作为宋太宗的后裔,当然不愿意祖宗的不堪往事被揭发的太多,只能默默吃下这个哑巴亏。

这大概就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刊印时,没有删除有暗示宋太宗阴谋夺位事件记载的原因,宋孝宗因“孝”无法跟宋高宗公开决裂,在战与和之间又跟宋高宗有严重分歧,只能采取认可公开发行的史书中贬低宋太宗的方式表达不满,虽然政治上继续压抑,但也算是出了一口心中怨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5023.html

标签: 赵光义宋朝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 的相关文章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还不知道: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朝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朝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朝精锐的“叫门天子”,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还不知道: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里,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这件东西是一个枕头,...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历史上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孙策是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江东,也是江东孙吴政权的开创者,孙策智勇双全,被称为“小霸王”。孙策后来在一次打猎中,遇刺受伤而死。如果孙策不死,说不定将会改变整个三国的格局。说起孙策之死,非常值得探讨,当时,孙策遇刺,哪几种情况造成了孙策之死?关键时刻,孙策的剑...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历史上朱温一共有几个儿子?选择传位给养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温一共有几个儿子?选择传位给养子的原因是什么?

后梁太祖朱温,后梁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知道,血缘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把皇位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哪怕是养子,如果本身有亲儿子,传位给养子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因为刘封不救关羽,杀掉他。但是后世普遍认为...

赵达:三国时期东吴术士,研究九宫一算术数

赵达:三国时期东吴术士,研究九宫一算术数

赵达,洛阳人,三国时期东吴方士,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灵,属于六十甲子神之一。与刘惇、吴范、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其妹妹为孙权之妾。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达从小他就跟随汉朝侍中单甫求学。他认为东南方向有帝王的征候,可以躲避灾难,因此离开家乡南渡长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