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州“711厂”,生产航空炮弹,废弃的建筑颓然相立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1978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这样做的原因?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1965年,广东正式上马三线建设。广东为华南沿海省份,属于一线地区,省内的军工企业多为“小三线”,但在连州市丰阳镇岩塘村却有一座“大三线”军工厂,国营卫国机械厂,代号711厂。
该厂是 *** 第5639兵工厂,军工代号711,隶属国家五机部,在当时隶属于国家五机部的工厂是大三线。工厂于1971年开工建设,1976年建成投产,主要任务为研制和生产30航弹。1979年11月首批航弹样品试产成功,次年开始进行量产。
1982年到1985年是工厂最为鼎盛时期,军工订单如雪花般飘入工厂,延绵几公里厂区热闹非凡,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机器轰鸣,工人忙个不停。但从1986年开始,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军品订单开始减少,711厂开始转型生产钢瓶、不锈钢器皿等生活用品。1991年,工厂搬迁至惠州市区,不久后宣布破产。
根据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分开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穿山隧道相连通。厂房靠山根顺势而建,依次排开,外围砌着高高的围墙。安保措施也十分严格,真枪实弹的士兵站岗,设有明哨、暗哨和流动哨,巡逻队不定期巡逻。
当时生活区规模及生活水平,让附近的村民十分羡慕。生活区内高档的宿舍楼、电影院、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灯光球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齐全。厂子有车队,把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水果及生活用品拉回来,职工完全不用为吃喝用发愁。
如今,711厂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长眠于深山之中,经过几十年风雨的洗礼,变得有些沧桑破败。原来拥挤繁忙的生产生活场景消失在了大山深处,忙碌的厂房车间,人声鼎沸的礼堂学校,都逐渐被时光的尘埃层层覆盖。
想当年,多少热血青年、科技人员在这里奉献青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今这些斑驳的建筑,无不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老去的建筑颓然相立,诉说着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