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3)73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学习是一个人应当终身进行的一件事,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学习可以帮助一个人不断进步,不断靠近真理存在的地方。

而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学习更是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古人在学习道路上的探索,其实跟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学生差不多。

人们都需要经过漫长的求学路程,才能够最终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古人自然也会在不同的场所接受不同的教育。

他们漫长而枯燥的求学历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古人学习都是为了入仕为官吗?其中的门道,我们一一来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基础学习,各有所得

士农工商,这是封建社会中不同社会身份的地位等级。毫无疑问,朝廷官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享有着绝对的优胜地位。不管是农家子弟还是上层人士,大多数学子都想通过考试来为自己争一个前程。

不过纵观中国整个封建时代,考试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至少在隋唐之前,社会上的人们对于系统性学习并没有那么重视。甚至连上层官僚阶级选拔人才时,更多的也是考察一个人的品德,而非真才实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因此在隋唐之前,普遍开设于民间的学堂,很多时候都是一片冷清。大多数古人学习时都抱着一定的功利性目的,既然学习文化知识并不能够帮助人们入朝做官,那大多数人其实就舍弃了这一条道路。

不过自从隋唐开始逐渐确立科举考试人才选拔制度,社会氛围就因此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民间开设的学堂和私塾,一时间竟然人满为患。

不少平民老百姓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到学堂当中,让孩子能够跟在老师的身后学习基础教育知识。

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年纪差不多是七八岁。换算到我们现代来说,那正好是孩子们上小学的年纪。这一阶段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十分巨大,老师最主要的任务也只是帮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在古时候,家长要想带着自家孩子上私塾,那还得经过一定的流程。

首先,家长需要通过人际关系去打听这位私塾老师的教书情况,了解私塾今年的招生人数。而后,家长会把自家孩子亲自带到老师面前,接受老师的之一轮检查。但实际上,这轮检查也只是走个过程。只要家长愿意交出束脩,老师当然是愿意教授学生的。

所谓束脩,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缴纳的学费。在国家的福利之下,今天的孩子们可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国家福利可以为穷人提供保障。而那时候的孩子们要想上学,家长都是要出点儿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束脩的形式丰富多样,不一定非得是货币。实际上,家长们会为老师带去腊肉、鸡鸭、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这些东西恰好就能抵扣孩子们的学费。

而老师收下束脩以后,学生就得先去拜拜孔子,之后再向老师磕个头,这拜师礼就算正式完成了。从此以后,这位学生便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来接受老师的教导。

从这一系列过程可以看出,老师在古时候的社会地位是较高的。在文盲率普遍偏高的社会背景当中,能够有资格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人,自然会得到不少尊重。他们有的是落选的秀才,有的是对朝廷生活心灰意冷的官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范仲淹当年被贬谪之后,也曾去岳麓书院,当过教书先生。这些文人的才华自然非同想象,而能够被他们教导,其实也代表了一位学生的荣耀。

在成功进入私塾或者学堂以后,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便正式开始。不管是阅读四书五经,还是学习文章格调,这都是在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这一时期的压力不大,标准不高,对学生的自觉性也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毕竟古时候的学堂,其学习环境完全不能与我们现代化的校园相比。在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学习过程其实是非常艰苦的。

过程煎熬,全凭意志

古时候的求学环境相比于现在来说,也是非常艰苦的。现在的我们可以坐在多媒体教室中,冬天享受着暖气,夏天吹着空调冷风,口渴了还能喝口热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的学堂环境简陋,有时候屋子四面透风,遇上下雨天还有可能漏雨。冬天时,穿着棉袄站在室内,整个人也还是瑟瑟发抖。双手冻得通红,也必须坚持看书,写文章。而且,那个时代的上课礼仪也不同。

现在的我们可以坐在座位上,看着老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但以前,老师就是坐着的那个人,学生只能在老师的身边围站着。那样的情形,大概就类似于今天的教师办公室老师问学生问题。

以前老师所用的桌子非常大,桌子上面摆放着老师需要用到的各种书籍和教学工具。而其他学生就站在老师身旁,围成一圈,听老师讲解四书五经和各种典籍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当中写道,学生们围着老师站成一圈,仔仔细细聆听老师的教导。而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会随机选择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有人答不出来,甚至会受到戒尺的惩罚。

那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恰好也能说明读书人当时环境的艰苦。一个家庭几乎是倾其所有,才能为家中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而在学堂当中,每个学生为了自己的未来,也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艰苦的过程里。

在学堂学习得差不多之后,学生们就陆陆续续会经过检验,而后便能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最开始的环节。如果能够胜出,最后得到一个举人的身份,那么这些人就能够在地方上谋个一官半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如此一来,整个家庭的命运就会彻底因为学生读书而改变。

在社会阶层相对固化、社会资源流动极差的古代,要实现阶层跨越,要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读书这一条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读书的过程是煎熬而痛苦的。十年寒窗,其中的辛酸悲苦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过,每位考生都应当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下来。因为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过去悲惨的命运。

不管是写出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还是其他读书人,大家都是抱着同样的心思在学习,也坚定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在努力。

求学的道路无限漫长,但目标长远的人从未停止过脚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目标不同,学制不同

在一个结构相对成熟的学堂当中,一般会有两种班级开设。一种是相对规律的长班,一种则是短期速成的短班。

以后要接受科举考试检验的读书人,都会在长班中去接受系统教学。他们从基础学科开始学起,逐渐了解到四书五经背后所传达的思想内涵,逐渐根据统治阶级所传递的思想来构建自己的文章结构。

当学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便会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够得到进京赶考的资格,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天子门生。未来不管是做任何职业,不管是入朝做官还是成为闲散读书人,他们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读书都为着同一个目标。有的人来参加学堂,仅仅是为了识字,为了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沟通规则。所以他们上的,就是短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短班的持续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月,老师在课堂上不会要求学生去阅读四书五经这种高深的书籍,只会简单地教给他们一些汉字,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简单的文化知识。

这群人大多都是农家子弟或者商人子弟,他们的学习有着短期速成的功利性。当掌握了基本的文化常识以后,他们在未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商业交易活动时,至少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

就算跟自己的合作伙伴产生分歧,他们也不至于在任何环节都被蒙在鼓里。这份学习,其实就带着实用性的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古人的求学之路大不相同,但能够踏上求学之路的人,仅仅只有男子。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平等参与社会劳动和生活的权利。

所以我们在古代很难看到女子学堂,女孩子们要读的书大多都是女德一类的劝诫性书籍。这是古代教育制度当中一个极大的弊病,也是近代社会急于改变的一个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当女子能够在求学之路上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机会时,社会人才力量自然也会不断壮大,整个国家会趋于更加平衡的方向去发展。

结语:

不管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求学之路都是漫长而艰辛的。只有扛过了这样一段煎熬的路程,人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或者说,人们才能够朝着理想走得更近。学习学到的不仅仅是功利性思想,还有更多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已经跨越了时代,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

1。《送东阳马生序》

2。《礼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5490.html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长求学的过程” 的相关文章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虽然我们在各大影视剧之中,看到护甲套的场景大多数都是清宫剧,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不论是放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过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于女子而言,更是如此。她们对于美的审美和追求,好像是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即便是穷苦人家的女子...

历史上真实的李从珂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李从珂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后唐,定都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古代史上,战神级的武将,不在少数,然而战神级的帝王却屈指可数,西楚霸王之后,有汉光武帝刘秀、魏武悼天王冉闵、前秦宣昭皇帝苻坚、宋高祖武皇帝刘裕、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明...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刘豫,字彦游,金朝扶植的傀儡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临桥须下马,渡河莫争船!”也就是说做人做事不能“逆天”而行,下雨的天该打伞便打伞,你不能穿着棉衣出门。三伏天你也不可能穿着棉衣端坐在屋内,该饮冰吃瓜消暑便消暑。违背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的正常轨迹,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历史...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妃子侍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妃子给皇帝侍寝时,为什么要求脱光再裹进被子抬进去?看过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古代妃子去皇上那里侍寝的时候,一定要脱光洗干净之后裹进被子里抬进去,比如说甄嬛传里就有一个名场面,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记录了...

唐叔虞: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三晋文化的创始人

唐叔虞: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三晋文化的创始人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 ,母王后邑姜,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成王幼冲即位后,皇父周公旦摄政,带兵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启以夏政,强以戎索,政绩斐然可...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哪些人?她们的结局如何?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哪些人?她们的结局如何?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领土宽广,各地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异,都说江南水乡养人,江南女子就如同当地的美景一样,温婉灵动,而西施就是来自这样一个小桥流水的鱼米之乡。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长大之后,西施跟着母亲学习操持家务,在溪流...

揭秘:古代继后生的皇子也是嫡子吗?

揭秘:古代继后生的皇子也是嫡子吗?

古代继后生的皇子也是嫡子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嫡子我们都知道,那是皇后的儿子。可如果皇后死了或者被废了,皇帝又新立了皇后,那么当下这个新皇后的儿子就成为了嫡子。也就是说嫡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终身制,一旦他的母亲身份发生改变,那么他的地位也会随之改变,当然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