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漕运与古代中国
该书的一大贡献,是对运河和漕运研究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仔细梳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提出了可靠的意见。
鸿沟是一条兴修较早、横亘中原、沟通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运河,但由于相关历史典籍及文献档案的散佚,今人基本认为鸿沟是一条完全由人工开挖的河渠。对此问题,作者有仔细的辨析,认为在“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的过程中,“鸿沟或利用了相关区域的河流及水资源,或利用了河流行经这些区域的河道”。作者还对鸿沟为什么利用荥泽,为什么要“移泽之名于河北”的问题做了详细考证,解决这一运河史上的难题。
隋代运河建设始于隋文帝。隋文帝兴修了广通渠,重修了邗沟,建设了十三州水次仓等,后世多将广通渠与富民渠视为同一条河渠。作者认为,广通渠与富民渠两者多有区别,不能视为同一条河渠,因为二者长度不同,开挖时间、开挖者不同,起点不同。“站在历史的高度,隋文帝兴修河渠及加强漕运揭开了隋炀帝从事河渠建设的序幕”。
过去有“引汶水达舟于御河”和“引汶水以通运道”的记载,似乎说的是会通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汶水,作者认为,会通河是“借用汶水河道”将不同的河流及泉水引入其中,而分水入运河时主要利用的是汶水的支流洸水河道,但前人往往直接以“汶水”代称洸水。作者指出:“在这中间,调节会通河水位的水源包括以济水等为代表的黄河水系和以泗水等为代表的淮河水系,两大水系同时汇入会通河,为其航道提供了基本保障。”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澄清,成功解决了运河和漕运史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运河、漕运与中国古代社会相始终,对于我国的民族融合及形成统一的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张强教授以时间为纵线,以运河与漕运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各方面为横线,积二十余年心力,成就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运河和漕运研究著作,令人钦佩。
(作者:方 铭,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