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丨古代为了取暖逼出了发明家
冬天到了,又到供暖季,今天的人们取暖已经无虞。那么在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取暖发生了哪些趣事儿呢?
为了取暖逼出了发明家
由于技术落后,人们千方百计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因此逼得古代的人们都成了发明家。
相传,在春秋时期,最早的暖炕出现在宋国,据说发明人是一位叫柳的宦官,其目的为了巴结宋元公,以便成为宠臣。恰巧在寒冬十二月,宋元公因为要为先王守丧,按照规矩不得“衣狐裘,坐熊席”。这给柳宦官提供了机会,他就在宋元公的席位做起了文章。每次,宋元公来之前,柳宦官都要用炭火将其席位烤暖,宋元公来时再把炭火去掉。不出所料,宋元公一坐便觉温暖舒适自然将柳宦官重用了。
到了辽金之际,由于他们地处苦寒,逼得他们把火炕技术发展到了极致,“人们以土做炕床,一面连墙,一边有火门,炕内中空如盆。天冷时,开火门点火借以取暖;天热时,闭火门用以纳凉。”金人睡觉、饮食娱乐均在炕上进行,就连“金主聚诸将共食”、接见异国使臣大设国宴,也是在炕上。
南宋文人朱弁曾自荐为宋朝使节赴金,在北方被扣留多年,就亲眼所见金国的火炕如此温暖!
他写诗感叹连貂皮衣服都无法抵御的北方严寒问题,却被暖洋洋的火炕解决了。
复旦大学著名文博教授高蒙河曾在《科学画报》载文介绍了清代著名文人李渔发明暖椅的事情。
据载,李渔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善于工技的人物。他在自己的作品《闲情偶记》里,就专门讲到了他设计 *** 越冬暖椅的经历:他冬天著书,身体畏寒,砚台里的墨汁也会因天寒被冻住。
他原本想多放几个盆炭,让满室都暖和起来。可这样一来,炭尘就多了,弄不好,书房就会灰尘四起。如果只用大小二炉,手和脚是不凉了,可四肢还是冷得够呛,他浑身上下简直是又过冬天,又过夏天了。所以,他就千方百计地设计 *** 了暖椅,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置炭炉,这样一来全身就都不冷了。
正像李渔说的那样,砚台里结冻的墨汁,怎么办?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暖砚。在北京故宫藏品中,就有一种元代长方形的铜暖砚。铜盒像一个砚托,内外两层,外层盒壁四周镂孔。内层像个抽屉,可以拉进拉出,内置炭火,足以保持温度,墨汁也就不至冰冻了。
古代已经发放取暖费
古代,冬季朝廷也会给皇室成员和大臣发放取暖。那时,朝廷会给公职人员发放取暖补贴,即俗称的“烤火费”。不过那时基本都是以实物发放的。
在唐代,钩盾署给京城官员发放的薪炭数量是:“凡京官应给炭,五品以上日二斤。蕃客在馆,之一等人日三斤,已下各有差。其和市木橦一十六万根,每岁纳寺;如用不足,以苑内蒿根柴兼之。”也就是说,唐朝廷给官员发放的“烤火费”是实物。
据文史学者倪方六研究:在宋代,每年从阴历10月到次年正月发炭,宰相、枢密使每人发200秤,其余官员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主要用来做饭、烧水的薪柴,则是常年按月发放。到了明代,则有了变化,这种月俸补贴,改为“柴薪银”,折成现金发放,成为名副其实的烤火费了。而到了清乾隆时,又发放实物了,每日发放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晚清时,由于朝廷对官员发放取暖费,地方官依此发明了“冰敬”“炭敬”,这是指地方官员对京官,即本部门上级官吏,以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名义上贡的银子,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行贿手段。
但是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京官增加了一项取暖费的收入。
暖气最早出现在北京
到了清末,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北京城的一些新式建筑,用上了更先进的取暖技术——暖气。据《当代北京民用能源史话》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当时位于东交民巷的俄国道胜银行采用低压蒸汽锅炉供暖,用一台小锅炉分别为整栋办公楼供暖,这是北京历史上之一家采用锅炉的供暖单位。
在此期间,东交民巷各使馆、北洋 *** 旧议院、机关和清华学堂、北京饭店、京师大学堂、协和医院、京师图书馆等也引进和建立了锅炉房,安装暖气设备。到了1919年,美国人建立协和医院时,建有地下锅炉房,安装了5台分别为5吨的锅炉,用于蒸汽发电、取暖以及炊事洗衣等。
当然,那时的暖气并不普及,除了外国人居住的建筑,还有部分大学的宿舍里也有暖气。位于西郊的清华大学,因为周围人烟稀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绝大多数住校,因此清华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好:一般是二至四个人一个房间,有活动室和会客室,有 *** ,有工友,用单独的卫生间,有洗澡间,有暖气,那个时候叫水汀,暖气的热度烧得很高,冬天非常舒服。
来源:《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