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语者”李彦桢: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观察骸骨标本(11月30日摄)。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间放满各种测量工具和骸骨标本的办公室里,“90后”姑娘李彦桢仔细地测量分析着一具古代人骨,推测着骨主人的身高和营养状况。
李彦桢大学时期学的考古专业,毕业后从事了两年的田野发掘,随后转到室内考古,主要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通过清洗、分装、测量、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李彦桢可以从古人遗骸中提取搜集到隐藏的历史信息,如古代人类的体质特征、生长发育情况、饮食结构、生存环境及风俗习惯等,从而解读骨主人生前的秘密。
在从事体质人类学考古工作4年的时间里,李彦桢接触过不同时期的30多个遗址的骸骨,也让一件件沉睡了成百上千年的骸骨“开口说话”,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更迭。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用仪器测量颅骨角度(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用测骨盘测量股骨(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翻看笔记(11月30日摄)。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彦桢拿着骸骨标本去往标本库(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标本库内拿取骸骨标本(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标本库内观察骸骨标本(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翻阅资料(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对三维扫描后的颅骨进行细节处理(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对骸骨进行观察比对(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标本库内观察缠足后的女性足骨(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标本库内整理骸骨标本(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标本库内观察肢骨(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用胶枪把破碎的颅骨拼接粘合起来(11月30日摄)。
李彦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室内观察骸骨(11月30日摄)。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