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新刊推荐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6)521

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新刊推荐

图为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的蔗糖晶体。当光线照射晶体界面,会发生特殊的光学现象,从而产生缤纷色彩。古人利用甘蔗制糖,乃至提纯出白糖和蔗糖晶体,便是一部“糖史”。 供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滋味,

那大多数人肯定会给甜投上一票。

对甜味的喜爱,是人的天性,

甜食不仅能提供能量,也使人感受到快乐。

历史上,为了这一口甜,

人们不断地寻找它、制造它。

以至于对糖的获取,贯穿了历史始终。

从理论上来说,

糖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但只有甘蔗和糖用甜菜中,

才有足够高的浓度,以提取出我们熟悉的食用糖。

可这两者,

对于种植培育和提取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

并非一开始就能有的。

那么,古人们究竟是怎么制糖的呢?

看完这期《糖史》,你就明白啦。

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新刊推荐

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新刊推荐

?? 查看清晰目录

寻糖诀

甜味草木

大自然的『糖包』

对于人类和植物来说,糖都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分,集中存储在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中,供人们提取。它们犹如大自然自带的“糖包”,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甜蜜,更为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能量。

饴饧

最中国的古法糖

陕西省乾县的琼锅糖,又叫“芝麻滚子”。 摄影/杨晓路

汉语里有个词叫“甘之如饴”,还有个词叫“含饴弄孙”。古人舌尖上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一抹甜叫做“饴”,饴的 *** 原料十分广泛,稻麦黍粟,皆可为之。不过,饴的甜度只有蔗糖的四到六成,在蔗糖成为普遍的甜料前,饴,才是真正的中国古法糖。

饴不仅味美,而且黏稠,非常适合造型,做成糖塑,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可谓是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能够 *** 饴糖的材料有稻米、高粱、小米、红薯等各种谷物,将它们脱壳蒸熟,发酵糖化,得到的都叫“麦芽糖”。 摄影/杨晓路

甜“蜜”一万年

将原蜜分离、过滤后得到的成品,被称为“悬崖上的软黄金”。 供图/浙江智苑文化创意

中国是世界最早食用蜂蜜,也是最早驯化蜜蜂的国家之一。古人不惜入深山、攀绝壁,采集野生崖蜜。为了防止被蜂蛰,采用了遮蔽法、烟熏法等防身 *** ,并发明了各种治疗蜂毒的奇方。凡此种种,无不反映古人采蜜之艰辛。

而中国历史上,蜂蜜也因为美味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当中有文豪,有名医,也有百姓……蜜,充满了谜之魅力。

云南普洱地区采崖蜜的情景,采蜜人不仅需要攀爬陡峭的崖壁,还要与野蜂共舞。 供图/浙江智苑文化创意

制糖法

白糖

如何造就『中国白』?

冰糖。 供图/视觉中国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食物的要求,总是趋于精细化。就沙糖而言,则表现在它的颜色上,越是洁白,代表着其杂质越少,品质越高。

明末科学技术史重要著作《天工开物》中,总结了白糖制法“黄泥淋水法”,堪称跨时代的伟大发明。如下图所示,暂时储存糖液的器物叫作“瓦溜”,也就是漏斗。把它底下的小孔先用稻草塞上,再把榨好的甘蔗汁倒进漏斗里,等液体凝结成黑色沙糖后,抽出用于阻塞的稻草,用黄泥水冲进漏斗,黑色杂质就会顺着水流,从底部小孔排出,剩下的就是白色沙糖了。

此可谓近代工业兴起之前,手工脱色技术的巅峰,无疑又将中国糖的地位推向了新的高度。

*** 白糖的工艺——黄泥水淋法。

吃糖的革命

从权贵到庶民化

供图/视觉中国

在古代,甘蔗曾是帝王、僧侣等上层人物的赏赐品和名贵食物。随着明代晚期“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出现,中国制糖技术水平大为提高。此后,中国生产的白糖不仅大量供应国内,而且出口到国外。

蔗糖成为平民消费品之后,人们的饮食习惯乃至生活习俗也发生变化,在各种喜庆场合,甜食都成了宴会上的主角。

良药未必苦口

冰糖炖雪梨,甘甜可口,无疑是润肺止咳的佳品。摄影/赖瑾

蔗糖曾长期作为药品流行于中国,它能治疗身心虚弱、精力不足、营养不良等诸多病症,因此被医家视为珍贵药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糖成为寻常食物,加之过量摄入高糖的危害,也被医家所了解,糖才逐渐在医学领域脱去了神奇的外衣。

五方藏名糖

古人用尽巧思,把糖融入面粉,蒸出甜糯的沙糕、炸成花花(青海甜点),烹调肉食(蜜汁叉烧),熬煮五果甜汤(潮汕)……糖成就的食物不胜枚举,而用糖生糖,则凝聚了古人对甜蜜的想象。古来制造的糖,秘方和技艺如今还在传承,当你走街串巷,留心观察,便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话糖史

红糖缔造的商业传奇

潮安后陇糖狮。糖狮用白糖浆、花生、麦芽糖等加工制成,是元宵节拜神的供品。 摄影/蔡立佳

明清时期,潮汕地区成为中国南方的四大产糖区之一,当地遍地是蔗林,村村有糖寮。潮州商人驾驶着商船,将潮糖生意做到了天津、苏杭和东南亚。由此,催生了潮州商帮。潮州商帮跟随商船的航迹,出现在大江南北和海外各地,也将潮汕文化带到了这些地方。

敲糖帮

义乌的发家之道

义红红糖厂古法 *** 的新鲜红糖出炉。 摄影/吕斌

义乌市是全球更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而它的发家之道,源起于不起眼的“鸡毛换糖”。

何谓“鸡毛换糖”?每逢冬春农闲季节,义乌人就把红糖熬制成糖饼,小商贩肩挑卖糖的担子,去外地走村串巷,用糖块换取鸡毛、旧衣破鞋、废铜烂铁,博取微薄的利润。后逐渐形成了“敲糖帮”,直至当代发展为全球更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蔗糖

东亚的砂糖战争

日本金平糖。 供图/视觉中国

糖给人带来愉悦,但糖的 *** 和销售,则处处透着波诡云谲。历史上,中国、日本、荷兰为争夺盛产砂糖的宝岛台湾,展开了轰烈的砂糖战争。

日本九州博物馆藏17世纪《南蛮船骏河湾来航图屏风》,描绘的是1607年欧洲商人停靠日本静冈县的实景。

甜菜

糖业新宠掀起的风

甜菜根茎、外皮和叶脉都为红色,又称红菜头。供图/视觉中国

甜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大约在魏晋间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此后,逐渐被驯化为本地植物。 南梁时期陶弘景就认识到甜菜是一种带有甜味的植物,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近代,俄国首先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甜菜厂制糖。随着俄国在东北战场失利,日本人又掌控了东北,接管了东北的甜菜帝国。甜菜制糖的历史虽短,却在中国制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黑龙江省阿城糖厂厂房,静伫于田埂野草间,不复有往日的繁忙喧闹。摄影/庄文成

常规稿件 更多看点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巴黎的东方之眼』

2011年,赛努奇博物馆馆举办了“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展,展览海报三常书鸿先生为其女儿常沙娜绘制的画像。

1871年,银行家、经济学家赛努奇因为对局势心灰意冷,于是离开法国,与西奥多·杜雷开始环球旅行。他们途经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一路收获了 5000 件艺术品。此后,这笔财富构成了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内藏品的主要基础。

19 世纪的中国,在欧洲人眼中,除瓷器以外,中国艺术并没有引起欧洲人多大的兴趣。而赛努奇则先于欧洲艺术界一步,开始大量收集中国青铜器,这影响了赛努奇博物馆后来近百年的收藏偏好。此外,在赛努奇带回的藏品中,还包含百余幅画作。这种重视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被历代馆长继承了下来,赛努奇博物馆逐渐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向法国展示的重要窗口。

赛努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青铜器“虎食人卣”。

麒麟贡

大明朝的『动物外交』

麒麟,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一种神兽,它鹿身、牛尾、狼项、独角、马足、色黄。麒麟出现,往往象征着圣王出世和天下太平。因此,麒麟也成了历代帝王追慕渴求的仁兽。

明代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构建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南洋、西洋各国相继“入贡”,异物珍宝相继入华,成为万国来朝的物化表现。明朝士大夫们集体将非洲产的长颈鹿比附为麒麟,企图用“麒麟出,圣人现”这样的祥瑞来凝聚人心,而番国献麒麟于中华,也体现了大明天子威服远方。

长颈鹿传到西方后,也被视为珍贵的礼物。图为乔治奥·瓦萨里为佛罗伦萨的维奇奥宫绘制的穹顶壁画。 供图/TPG

招幌

老字号的『品牌制造』

河南洛阳古城商业街上招幌林立。 摄影/林治坤

招幌,即“招牌”和“幌子”的合称。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类别或服务项目,是行业标识;招牌则多指店铺的名称和字号,可视作店铺标记。

比起现代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招牌,古时的招幌,凝聚了从业者的千般智慧、万种心思,是中国市井商贸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招幌,是商业竞争的手段,是经营信誉的标志,更是盛世繁荣的晴雨表。

火炉

冬日的温暖与诗意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烘炉观雪》。

《说文解字》对“炉”的定义为:“炉,火所居也。”用以盛放燃料,让火得以长时间燃烧,从而为人提供温暖和光明,这样的容器就是炉。

从先秦到明清,长达数千年的时光里,炉与炭一直是人们过冬取暖的黄金搭档。点燃木炭,烧起炉火,让红彤彤的火苗,驱走风雪严寒,营造一个暖烘烘的温馨家园。古人拥炉而寝,围炉夜话,在炉火旁书写冬日的温暖故事。

点击上图 一键下单

编辑 | 方丽娟 设计 | ZWZ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5992.html

“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新刊推荐” 的相关文章

刘关张三兄弟职业和武艺都不沾边 三人为什么都会武功

刘关张三兄弟职业和武艺都不沾边 三人为什么都会武功

对刘备是卖鞋的,关羽是贩枣的,张飞是杀猪的,为何他们都会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看三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刘备就是一个卖鞋的,关羽则是一个贩卖枣子的,张飞更是一个卖猪肉的屠夫,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职业和武艺高强都不沾边,可是刘关张三人却...

米芾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米芾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在宋朝时期,不仅各个民族交流融洽,同时对外交流也十分频繁。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宋朝米芾的书画流传千古、天下闻名。但他在成名之前,曾经历过一段长达三年的沉寂期。这三年里,他每天坚持苦练书法,但成果极微。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在学书生涯中,成功逆袭,这个故事也一直流传...

在古代各朝代的皇帝都是如何选择侍寝的妃子的?

在古代各朝代的皇帝都是如何选择侍寝的妃子的?

古代将夫妻房事称为“周公之礼”,而在尤为注重礼制的皇宫中,这种制度体现的就尤为明显了。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古代皇帝拥有全天下最好的资源,身处权力最高峰,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然后宫佳丽三千,也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标配。清宫剧是很多导演和编剧热衷的题材,因为后宫发...

历史上真实的韩琦是什么样的?有多传奇?

历史上真实的韩琦是什么样的?有多传奇?

韩琦是北宋的名相,他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在继位后,保留了很多旧时的官员,同时保留了当时的规矩。那个年代,宰相的职位重大,经常和皇帝平起平坐论事。而赵匡胤为了加强集权,减裁了宰相的权利。渐渐改称了宰执,也就是宰相...

历史上真实的娄昭君到底有多传奇?她的子女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娄昭君到底有多传奇?她的子女是什么结局?

都说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但有许多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 精彩的传奇。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而评价她们人生的优劣的标准也一般是夫君和孩子。倘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娄昭君必然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女性,她甚至可以被称为中国古...

在古代什么是九锡?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得过这份荣耀?

在古代什么是九锡?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得过这份荣耀?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古代,九锡其实是九赐,因为锡与赐是通假字。它是中国古代皇帝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主要包括车马、衣服、虎贲、乐器、纳陛、朱户、弓矢、铗钺、柜鬯九类物品。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都接受过九锡,因此,九锡成了篡逆的...

卫玠: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卫玠: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卫玠,叔宝,小字虎,其祖父是卫瓘,父亲是卫恒。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有“玉人”之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27岁,葬于南昌。咸和年间(326年-334年),改葬于江宁(今南京)。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黄巢都做出了哪些事情?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黄巢都做出了哪些事情?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到:“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而提到黄巢这号人物,许多学过历史的人,想必都不会太过陌生。他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

评论列表

吕强
吕强
3分钟前

糖史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感敬佩,他们为了获取甜蜜,不断探索和创新制糖的技艺和方法;同时把糖分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色彩!阅读这本书后我更加了解了古人对于甜食的热爱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读历史书籍有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