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世界历史2年前 (2023-03-27)600

在日本战国时代,长期以来高唱“人是城,人是垣,团结是朋友,内斗是仇敌”论调的武田氏,都被视为日本战国时代君友臣恭、上下一心的典范。仔细分析武田氏的历史却不难发现,在所谓的“团结”的光环之下,这个战国豪族的内部纷争其实贯穿着信玄、胜赖两代君主的始终,较周边强邻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战国豪门以一门众、谱代重臣为核心展开的利益集团对立不同,武田家的内耗始终呈现出甲斐系和信浓系泾渭分明的局面。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经略信浓”无疑是武田信玄一生最为成功的对外扩张,依照后世“太阁检地”的标准,经过此役后的武田氏从仅仅领有石高23万的甲斐国,一跃成为坐拥超过甲信两国50万石的大名,可谓是“陡然而富”,但代价也是巨大的。

从天文十一年(1542年)攻灭诹访氏到永禄四年(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岛之战”,武田氏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将信浓收入囊中。期间的连年出兵,其各类军役的负荷长期均由甲斐国人承担。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战国大名在通过战争扩张领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仰仗“地头”层面的支持,除了战时需要由其动员和武装农民参战之外,还需借由其征收的年贡来支持战争。武田信玄“经略信浓”初期也曾试图践行“以战养战”的战略,让南信浓的诹访、佐久两郡成为供给兵粮的前进基地,但结果却是上田原大败之后诹访湖西四乡爆发的大规模反乱。无奈之下,武田氏只能在完全控制信浓之前,对当地的国人众一直保持怀柔态度。毕竟频繁的军役和过重的赋税会令百姓不堪负担,也会令国人众对大名做出如押领、拒缴年贡等的反抗,这些都会对领国兵力支配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如此一来,武田本领的甲斐国内又不免陷入“鞭打快马”的窘境之中了。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在详尽记录了武田家兴衰史的《妙法寺记》中,收录了大量甲斐国人的悲叹怨言,显示了当时甲斐国内高涨的厌战情绪。信玄本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逐渐将统治重心北移。而随着武田重臣纷纷受领信浓城代,武田氏的经济压力是有所减轻,但甲斐国系家臣的影响力却也开始走低。

除了封地的转化之外,战损也是武田甲斐国系家臣日益势微的原因。从上田原、户石城到川中岛,武田系所折损的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横田高松、诸角虎定等人均为武田信虎时代的老臣、甲斐国系的中坚力量。而此后崛起的马场信房、内藤昌丰等人均非甲斐国出身,领地更在信浓,政治立场自然可想而知。而这种家臣团势力之间的此消彼长也自然影响到了武田氏整体的战略决策。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尽管令武田氏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但从战略上来看,武田氏毕竟掌握了北信浓的主导权,其后西侵飞驒(tuó)、东入上野,武田氏基本上完成了对越后的战略合围之势。摆在武田信玄面前其实有两个非常不错的战略选择:一是与上杉、芦名等关东强国联手,继续压缩上杉氏的生存空间,最终逼迫其内部崩塌;二是协助今川氏对抗崛起的松平氏族,在稳定远江、三河战线的同时,从飞驒、美浓一线直扑近畿,趁织田信长与京都周边各势力缠斗不休之际,饮马琵琶湖。

但这两条战略线显然都不符合信浓家臣团的利益,毕竟上杉氏兵强马壮,正面强攻难免损兵折将。西出美浓又道路艰险,且面对织田信长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权衡再三之后,武田信玄做出了破弃“甲骏相”三国同盟,出兵攻略今川氏的决定。从短期利益来看,武田氏以百战之兵临今川家久败之师如揍小儿,骏河、远江领地的富庶更可以贴补连年兴师所造成的财政窟窿,可谓皆大欢喜。但从长期态势上看,此举却可谓是目光短浅、自毁根基。一方面出兵骏河,势必导致与今川、北条两家的对立。武田氏除了要在北方继续戒备上杉之外,又多一条与北条对峙的东方战线。

另一方面,武田氏在骏河全无根基,虽然轻松地赶走了今川氏真,但却无法快速将其消化。昔日富甲东海道的骏府城在武田和北条的拉锯战中毁于兵燹(xiǎn),远江国大半落入了松平氏的手中,武田信玄的“骏河侵攻”最终导致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或许正是预见了这个战略悲剧,在武田信玄的决策阶段,其嫡子武田义信愤然决定发动兵谏,流放自己的父亲。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6141.html

“武田家的内耗:甲斐系和信浓系碰撞不断,几乎彻底断绝大名之路” 的相关文章

消灭花剌子模后,成吉思汗为何会放弃攻打印度?

消灭花剌子模后,成吉思汗为何会放弃攻打印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成吉思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未能消灭印度,这也许是成吉思汗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成吉思汗在西征过程中,将强大的花剌子模消灭后,一个新的国家出现在眼前,即忻都,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印度在当时虽然不及花剌子模强大,但文化十分繁荣,国土面积也非常宽广,更让成吉思汗...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三杨”、蹇义、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离去,英国公张辅实际上早已经独木难支了,再多话就惹人嫌了。这个历经四世功勋卓著,成长于靖难之役;曾经四至交趾,“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参与过三次朱棣北伐;平...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麟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麟桂这个名字,熟悉的人不多。他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小官,曾经担任道台一职。道台在清朝算是正四品,这个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手里是有些实权的。史书上对麟桂没有过多的记载,因为他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足以令他千古流芳的大好事。但对于法...

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朝鲜人有“中华遗风”?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的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于我们的近邻朝鲜,我们总是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这个曾经臣服天朝的藩邦今日虽然多有异心,但中朝之间文化上的血脉共同也总让我们感叹朝鲜人有“中华遗风”。如果寻根溯源来看,我们总会把一切聚焦到故事的开始,一场史诗性的迁...

石川数正:德川家康以及丰臣秀吉的家臣

石川数正:德川家康以及丰臣秀吉的家臣

石川数正 いしかわ かずまさ(1533年 - 1592年)是德川家康以及丰臣秀吉的家臣。石川康正的儿子。家系河内源氏八幡太郎义家六男陆奥六郎义时的河内国壶井(现?大阪府羽曳野市壶井)石川庄的后人、义时的三男石川义基是石川源氏,也是石川氏的祖先。数正是三河国石川氏的党羽。是德川家康的家臣,在家康成为人...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结果被一个中国人毁灭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结果被一个中国人毁灭

唐朝在建国初年曾强大一时,不说唐太宗,但是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国力也是异常强大,但这仅仅是对于亚洲而言,放眼世界,还是有可与其比肩的,那就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君主“穆罕穆德”阿拉伯帝国是约623年(具体时间无可考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君主被称为“穆罕默德”,唐朝称其大食国,西欧则称其萨拉森...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

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年—1875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音乐中他把鲜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