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来”、“去”的吗?
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来”、“去”的吗?
来:
来:从“來”省
来:繁体字写作“來”。
《说文解字》:“來,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为行來之來。《诗》曰:‘诒我來麰。’。凡來之属皆从來。”。犹麦芒朿垂穗似从天冉冉降临而至目前之宪象者是來字之范式。
繁体字“來”简化为“来”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以某处为参照。并以站在此处为立场,由远至近到达该处。朝自己的方向由远而近是来的本义。方向是朝着说话者的方向。如:《易·咸》“憧憧往来。”。《易·杂卦》:“萃聚而升不来也。”。《论语·季氏》:“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有空到我家来玩。”。这句话的目标方向非常明确。如果说话者是站在对方的位置来表达到达对方的所在。那么方向是朝着对方所在的方向。比如:“有空还想到你家来玩。可以吗?”。也就是说只要参照改变那么判断的方向也就随之改变。“来”字其本义是朝自己的方向由远而近。由于将自己的位置放在了对方的位置上了,虽然是同样的表达,那么“来”字的表达实际上已变成了朝自己对方的方向由远而近。
我家,你家显然是不同的目标方向。“来”表达了不同的方向,并不是改变“来”的本义。而是我们改变了语境。我们依照语境作为参照而有了新的判断。而这种参照判断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我们并没有刻意要这样去理解。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 *** 。中文是动态逻辑。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身处地语境参照的改变,就会导致该语境下语义导向的改变。所以必须只有在中正的理念下。语义才不会跑偏。中正的理念是正确理解中文语义的前提
去:
《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犹人张两手、两足之正面形者是大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凵,张口也。象形。”犹张口欲有所承者是凵字之范式。
大、凵两范式叠加。犹如人被受物器承载离此或往到彼者是去字之范式。
离开自己的位置,或到达一个远离自己的位置。“人乘舟则必然要离开此地,或将向远离此地的目标行进。”便是去字的形象。(当然可能不是舟或许是车或别的。)
去字的表达是站在此处的立场,表示离开此处或到达远离此处的一个目标。比如:“我要上班去了”。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如果以站在自己以外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表达到达属于自己地方。比如:“我要回家去了”。目标是自己家里,离开的是现在的处所。
“去”的本义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也就是说只要表达的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那么逻辑上都是成立的。那么即使从别处回归到自己的一方。因为这个别处为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而到达的是未来的自己的处所。语境以现在为主要,所以并不违背逻辑。
从自己一方到别处。与从别处到自己一方。逻辑是相反的。但因为语境的作用,以语境我参照那么逻辑就可以改变方向。而出现一致的表达。
如:“有空,到我家里来玩。”,“有空,到我家里去玩。”。来、去本身的意思是相反的。但是由于我们在潜意识里调节了语境的参照。来、去变成了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有了“到我家”为语境参照。那么“来、去”只是一个动作过程。动作过程不重要,实现目标是最重要的。
又如:“我要到北京来玩了”、“我要到北京去玩了”。“来、去”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有了“到北京、玩”为参照。那么“来、去”这个动作过程只要能到达目标,怎么做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