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二十四节气|大暑:一年中最热的夏天,古人如何消暑降温?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8)590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二十四节气|大暑:一年中最热的夏天,古人如何消暑降温?

七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超过40度高温。有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随着极端高温天气频频来临,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到来了。

今年7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又说:“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意思是说,大暑节气在农历六月中旬。暑热分为“大热”和“小热”,小暑时节还只是小热,大暑节气则是大热。此时天气的炎热程度远胜于小暑,因此叫大暑。

大暑时正好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于是,消暑、养生成为生活的主题。

“赏荷”习俗遍地开花

“大暑时节,天气暑热,也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正是此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游红霞说。

在酷热难耐的夏日,月季等花都已经开不出形状和颜色,只有荷花亭亭玉立,正当赏花时节。大暑近农历六月廿四,江南民间有观莲节,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宋代已有此节,明代俗称“荷花生日”。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举家泛舟赏荷观莲。

江苏苏州葑门荷花荡自古便是远近闻名的赏莲佳地。据宋朝范成大《吴郡志》记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而极矣。”当天苏州民众邀约亲友荡舟湖上,酒食弹唱,游湖、赏荷,还要吃用荷叶、莲子、藕等材料做的食物,为荷花祝寿。

在北方,有些地方也有过观莲节的习俗。如在北京,过去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一些文人雅士常登临什刹海附近的楼亭酒肆,边赏荷边饮酒、品茗、作诗。清人顾禄曾写道:“是日,又为荷花生日,旧俗,划船箫鼓,竞于蓟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观莲节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近些年,很多地方又开始举行与赏荷相关的“荷花节”。仅仅在上海,荷花节就不止一个。2010年,松江新浜镇开始举办荷花节。据说新浜镇种植荷花的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新浜由于地小多屿,形似荷叶,故名“荷叶地”。元朝时期,更因遍植荷花、莲花秀美而得名“芙蓉镇”。十几年来,该镇荷花种植面积由200亩增加到1000亩,荷花节举办有声有色。古猗园、海湾森林公园、顾村公园、古华公园都有自己的荷花节。每到炎炎夏日,临水赏荷的风雅生活逐渐重回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人赏荷,百姓食荷,荷花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还有特别的意象,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是为‘花中君子’也。”游红霞认为,赏荷能够重新成为大暑节气期间重要的节日,不仅因为荷花本身的美丽,也和“荷”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积淀有关,“荷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儒释道均有深刻的联系,儒家以荷花比喻品行高洁,四维八德;在道家体系中,莲花童子乃哪吒,何仙姑为道家八仙之一;在释家(佛教)中,莲花为佛菩萨的象征,也是佛教八宝之一。”

古人如何消暑降温

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在炎热的夏日,作为一名现代人,空调、冰箱、冷饮缺一不可。那么,在炎热的酷暑,古人是如何降温的呢?

“其实,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找到了制冰藏冰的 ***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民俗学博士方云说,虽然人类能利用电力的时间并不长,但夏季以冰消暑却并非现代人的专利。

“早在周代,周王室就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为称为‘凌人’。冬季采冰藏冰,次年夏季用冰。《礼记·夏小正》就记载了皇帝以冰赏赐官员的制度:“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

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青铜冰鉴,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关于冰鉴,《周礼·天官·凌人》中是这样记载的:“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冰鉴被广泛应用于夏季食物的保鲜和冰镇。

方云介绍,在宋代,朝廷也实施“冰政”。到了三伏天,会依据官职的大小分别发放相应的冰块降温。如果冰块有限,还会补贴相应的银两,即发放“高温补助”。“有一回,欧阳修有幸受赐,将所得冰块转赠给好友梅尧臣,梅尧臣又将冰块给了儿子。这一轶事被梅尧臣记入《中伏日永叔遗冰》中,‘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明清时期,朝廷按官阶发给冰票,凭票领取冰块。每年立夏时节开始启用冰窖,赐冰文武大臣,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日起到七月三十日止,凡文武大臣每人每天可获赐冰两块。

“由此看来,我们大可不必替古人担忧,他们顺应自然变化,对于温度的控制非常科学,取冬天的冰块为夏天降温,利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很早就实现了制冷和保鲜自由。”方云笑言。

大暑节气天气酷热,在炎热的温度下,人们很容易食欲不振,因此,这个节气的食俗也以消暑养生为主。

福建莆田有大暑吃荔枝的习俗,又叫“过大暑”。荔枝可以补脾益肝、理气补血,增强免疫力。每逢大暑前后,成熟的荔枝挂满树梢,清香诱人。为了能更好地解暑,莆田人将新鲜的荔枝浸泡在冰凉的井水中,冰过后再取出来,清凉美味。

广东人则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可以祛暑,也有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在山东南部,大暑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叫做“喝暑羊”。当地人认为,在炎热的三伏天喝羊肉汤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还能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热气。

在浙江台州,大暑要吃“姜汁调蛋”。“姜汁调蛋”使用姜汁来蒸蛋,再加入些许冰糖和黄酒、核桃,口感嫩滑,当地人认为有滋阴补阳的作用,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日食用。

今年很多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我看到一则热搜是‘温州变烫州’,可见人们在高温炙烤下的无奈。”游红霞说。极端高温属于灾害性气候,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很大影响。冰箱、空调等现代化电器提供了消暑手段,让夏日不再难耐,但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拾古人总结出的习俗,也是现代人的智慧,“传统的防暑降温习俗,在当下何尝不是一种防灾减灾的手段与智慧?”

责任编辑:程娱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张亮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6305.html

“二十四节气|大暑:一年中最热的夏天,古人如何消暑降温?” 的相关文章

古代妃子超过五十岁为何不能侍寝皇帝 难不成是因为年龄问题

古代妃子超过五十岁为何不能侍寝皇帝 难不成是因为年龄问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帝为何不让年过50的妃嫔侍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后人对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们的生活,一直都十分羡慕,最简单的原因就在于皇帝真正做到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无论他是一个昏君还是一个明主,至少在他的国家还未分崩离析的时候,他都是九五之尊,有着至...

在古代,冷宫的妃子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在古代,冷宫的妃子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现在的人,对冷宫没什么感念。说到冷宫,反而觉得那是一个美丽的所在。环境清幽,有吃有穿,还没事做。要是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简直就像神仙一样。唯一的遗憾,就是被禁足了,不能离开,同时再也见不到皇帝。不过,就算不被打入冷宫,其实也不敢...

古代青楼女子经常接待男子 她们是怎么避免怀孕的

古代青楼女子经常接待男子 她们是怎么避免怀孕的

对古代青楼女子如何避免怀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皇上一个人的手里。所以说当时的女性不管是什么身份,但是总的来讲都是地位非常低的。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开妓院是合法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男子的一件玩物。古代时候...

古代后宫女子过得到底开不开心?

古代后宫女子过得到底开不开心?

古代后宫女子过得到底开不开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多朋友都觉得“后宫佳丽三千”只是虚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实则不然。在许多朝代里,后宫中女人的数量远超“三千”这个数字。打个比方来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里,宫女的数量多达万人,每逢节令皇宫中的场面真可谓“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李世...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还不了解: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中,争权夺利是皇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每名皇子都想着成为皇帝,因此兄弟相残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了,为了夺权除了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弑父弑兄的。那么,在明代,...

古代妃子年龄超过五十岁后 她们为什么不能侍寝皇帝

古代妃子年龄超过五十岁后 她们为什么不能侍寝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侍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为何不让年过50的妃嫔侍寝?都说“伴君如伴虎”,在那个执行君主制的时代,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当时的女性地位卑微,要想翻身,成为皇帝的妃子,诞下龙嗣,是最快的一条路。可是要想诞下龙嗣,就如同一脚跨进了赌坊,赌赢了...

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长安十二时辰》是由曹盾执导,雷佳音、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古装悬疑剧。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对于反映唐朝历史文化的《长安十二时辰》...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赵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熙宁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当时还在京任职的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极为不屑,干脆申请外调,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熙宁十年,苏轼调离京城,先后担任杭州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