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有”的?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有”的?
有:
《说文解字》:“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
《说文解字》:“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犹太阴之精有阙之宪象者是月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犹象右手重复取物之形者是又字之范式。
月、又两范式叠加:本是无,所持之物可遮蔽相得之物犹持月以蔽日者是有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1253页“(有)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爲凡有之偁。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日下之月,衍字也。此引经释不宜有之恉,亦卽释从月之意也。日不当见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字从月。公羊传注曰:不言月食之者,其形不可得而覩也,故疑言曰有食之。引孔子曰:多闻阙疑,愼言其余,则寡尤。又声。云九切。古音在一部。古多叚有爲又字。凡有之属皆从有。”)
《说文解字诂林》第4451页:“肉篆作‘
’与日月字混。”。(参见四画之五“月”字)
《说文解字诂林》第4451页:“‘
’象胾肉连髀之形。”。 *** 附近之生殖体块是最能表示肉的。且具有祭祀祈愿往生之寓意。而“月”为大阴之精。人之生殖器官亦为人之私阴处。
当有多个相同的导向时。为了有所区别,“肉”作为单字变异写成“
”、“
”。隶变、楷化成“肉”。而“月”作为单字则保持原型。但“肉”字作为偏旁却依然保持‘
’之字形,而一般就用“月”来替代。以此来示意两字是出于同一个宪象。只是侧重不同。“月”侧重的是宪象所导向的虚拟概念。“肉”侧重的是宪象所导向的实在实体。虚拟概念对应的是天象,实在实体对应的人体。
推测造字之初期,“月”与“肉”是同一的。但作为单字便有意识地进行了细分成为我们现在所见之“月”与“肉”。作为偏旁,还是保留了将“肉”字旁的字一般都还使用“月”来作为“肉”字的偏旁。
与天象有关的“月”字旁的字则从“月”来解。与身体有关的“月”字旁的字,则从“肉”来解。
所以有人认为“有”从肉、从又。
《说文解字》:“肉,胾肉。象形。”。犹祭祀专用大型动物带生殖体块的部分是(甲骨文)肉字之范式。
(又:参见二画之二“又”)
肉、又两范式叠加:犹若以手持肉与无相对者是有字之范式。
在甲骨文时代月与肉有同形现象,所以有字出现了从月、从肉两种说法。
从《说文解字》来看:有字是从月的。日不当被食而又食之,谓不当有而有之。《公羊传》注曰:“不言月食之者,其形不可得而覩也,故疑言曰有食之。”犹月食箬持月以掩日者。
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掩盖,产生日食。日食是这种现象只是偶然现象,古人以为是天之异象,不宜发生而又发生了。持月以蔽日。相与比述:不宜发生而又发生了,本来为无的,现在改变了。怎么一个改变?持月以蔽日。即所持者与之相当。
本是无,所持之物可遮蔽相得之物犹持月以蔽日为有。
因为“月”与“肉”在甲骨文中存在同形现象。所以世俗以为“有”从肉、从又而不从月。有是若以手持肉与无相对者。此亦一说。然终不及《说文解字》持月以蔽日的说法值得信赖。
《甲骨文字典》第745页:“有(解字),字形结构不明。疑为‘’牛字之异构。盖古以蓄牛为有。故借牛以表有义。后世乃以从又持肉为有。如金文作‘
’(召伯簋)是也。”。
《甲骨文字典》疑“有”为“牛”字之异构。显然是一个胡猜冒料。凭想象“盖古以蓄牛为有”。“故借牛以表有义”。如果不是幼稚园看图说话,就不需要“疑有为牛字之异构”了。用证据链接来证明就可以。没有证据就是瞎猜。还有《文字源流浅析》一样靠蒙。仅仅依靠其形来判断的都是胡猜冒料。不足为凭。十个教授可能会有十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