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9)620

古代很多朝代有文官系统,让文官掌握着朝政大权,同时对皇帝形成一定的制约。皇帝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需要获得文官系统的支持,才能干出自己想干的事。以至于,很多皇帝成了傀儡,没有他们照样可以处理朝廷事务。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皇帝不是万能的,虽然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对文官系统的任何一个官员都可以生杀予夺,并不需要和谁商量。但是,文官系统势力庞大,并不是一两个人组成的,而是很多文官组成的。他们要监督皇帝,不让皇帝做出格的事,甚至要左右皇帝的意见。最容易搬出来的说法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不能让皇帝轻易搞改革,毕竟,有些朝代能延续几百年,一定有其合理的制度因素,要是皇帝随便搞改革,就会破坏祖宗之法,或者说容易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文官们就要约束皇帝的行为,让他在规矩之内活动,更好不出离皇宫半步。如此一来,皇帝就被牢牢约束在皇宫内部,不能到民间去走一走了。

文官们都是以前的书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之后才做了官。做官之后,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修齐治平”的理念,而是要在文官系统之内寻求更大的自由。除了拜主考官为师,互相倾轧,就是银子方面的来往,寻找庇护伞,同时拉拢自己一派的下属,还要利用职务之便,把亲戚朋友都弄来做官。于是,他们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系统。要是仅仅搜刮钱财,按照官场潜规则办事也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需要听从朝廷的号令,完成分内之事,还要规劝皇帝,尤其是一些能够上得了朝堂的文官们,要互相来往,结连成一气,共同约束皇帝。不管皇帝是老皇帝还是小皇帝,都不会到民间走一走,也不会直接搜集材料,而是要听文官们的报告。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准奏,无事散朝。”

有事的文官要奏请皇帝,看皇帝能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议。皇帝本身并不会亲临事发现场,而是要听听别的文官的建议,以此达到一种平衡。无论是赈灾还是征税,都要听听文官们的建议。毕竟,文官们读过圣贤书,可以在一些问题上深思熟虑,不像赳赳武夫,做事的时候大多欠思量。唐宋以来,诞生了庞大的文官系统,尤其是宋代,同级别的文官和武将,文官的话语权要大一些,而武将往往干不过文官。皇帝本身也是文官,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大多数皇帝并不会御驾亲征,而是会躲在皇宫里,听从一些文官们的建议,让武将出征迎敌。具体到前方战事,皇帝就不知道了。只能靠探马不停地报告,皇帝才能了解前敌的情况。有句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说,大将出征打仗,可以按照战场形势,自己决断,不一定非得听皇帝的。毕竟,战场形势多变,要是听皇帝的,就很可能贻误战机。毕竟,皇帝没有亲临现场,只会在皇宫里和一帮文官“指挥若定”。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文官们要想排斥谁,一般情况下都是派性斗争的结果。皇帝无可奈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甚至做出自己的判断。明朝的皇帝有廷杖风气,只要大臣弹劾某位大官,而大官正好是皇帝喜欢的人物,皇帝就会把上书弹劾的几个大臣拉出去廷杖,有的还要发配到边远地区。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懊恼,反而认为尽了应尽的责任。甚至有大臣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皇帝饶过他之后,他还会再次指出,而在皇帝看来,这些直接指出皇帝错误的大臣就是“讪君卖直”,故意讽刺君上,表达忠诚为国之意。即便他们被皇帝廷杖,被杀了,也会名垂青史。或许,这就是读了圣贤书的作用吧。

文官们想要名垂青史,更想要皇帝在文官系统的规范下活动。可是,皇帝并不会对他们无能为力,而是寻求获取信息的另外渠道。明朝的东厂西厂特务机构设立之后,就有着直接向皇帝禀报重大事件的权力。只是,文官们并不想让特务们主宰朝堂,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建议获得同僚以及皇帝的认可。如此一来,文官系统内部就有了派性斗争,有了专门弹劾别人的情况。皇帝只能在他们的斗争中采取一定的制衡策略,却并不能有什么太多的创建。以至于很多文官居功自傲,却在文官系统内部屡屡遭受弹劾。

皇帝在采取制衡策略的时候,会提拔一些文官,也会贬谪一些犯了错误的文官。但是文官系统是不可以改变的,即便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一定会被文官系统内部规矩同化,变成了会站队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文官系统有其内在的稳固性,不管皇帝贬谪官员,还是提拔官员,都会保证文官系统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国家稳步向前发展。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有的皇帝讨厌文官系统的约束,不上朝,让文官们处理天下大事,居然十几年不乱。是不是一个奇迹?或许,文官系统内部的稳定性足以让封建帝国稳步发展下去吧,也足以限制皇帝特权,让皇帝成为事实上的摆设,真正发挥作用还是文官们。

当然,不排除有励精图治的明君,但仍然会受制于文官系统,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6551.html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的相关文章

同样都是皇亲国戚 古代皇帝为何多久舅舅而不是叔叔

同样都是皇亲国戚 古代皇帝为何多久舅舅而不是叔叔

还不知道:舅舅难道就不会造反吗?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叔叔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历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舅舅谋权篡位的可能性要比叔叔低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因为叔叔与皇帝同姓。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一般是父传子继...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代开国皇帝为何都长寿?他们不碰一样“东西”,其他皇帝做不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答案是将近600个。在如此多的皇帝中,能活过70岁的仅有10个,能活到80岁的有5个,而90岁以上的,一个都没有。有趣的是,在这些高寿的皇...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前后一共400余年。在这400年的时间里,汉朝的版图在秦朝的基础之上统一了南越,征服了朝鲜、西南夷,夺取了河西走廊,收复了河套平原,击败了匈奴,将西域纳入势力范围,使得版图扩张了一倍。...

赐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都有哪些规矩

赐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都有哪些规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为了笼络人心,皇帝也会对大臣们示好,比如赏东西、请客、官位上升等等。那么皇帝请客吃饭,大臣们是要如何吃呢?根据历史记载,皇帝请客称为“赐食”。什么是“赐食”呢?其实就是皇帝宴请大臣,...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历史上真实的孟静娴是什么人?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上真实的孟静娴是什么人?一生有何经历

据记载,果亲王允礼一共有两位福晋,没有侍妾,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们从《甄嬛传》中看到的孟静娴,她算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女性人物了。虽然孟静娴表面上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但是她在多方面都是在隐隐和浣碧争斗,后来还为果郡王生下了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可是让浣碧嫉妒不已,她几乎眼...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简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简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于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