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古代很多朝代有文官系统,让文官掌握着朝政大权,同时对皇帝形成一定的制约。皇帝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需要获得文官系统的支持,才能干出自己想干的事。以至于,很多皇帝成了傀儡,没有他们照样可以处理朝廷事务。
皇帝不是万能的,虽然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对文官系统的任何一个官员都可以生杀予夺,并不需要和谁商量。但是,文官系统势力庞大,并不是一两个人组成的,而是很多文官组成的。他们要监督皇帝,不让皇帝做出格的事,甚至要左右皇帝的意见。最容易搬出来的说法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不能让皇帝轻易搞改革,毕竟,有些朝代能延续几百年,一定有其合理的制度因素,要是皇帝随便搞改革,就会破坏祖宗之法,或者说容易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文官们就要约束皇帝的行为,让他在规矩之内活动,更好不出离皇宫半步。如此一来,皇帝就被牢牢约束在皇宫内部,不能到民间去走一走了。
文官们都是以前的书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之后才做了官。做官之后,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修齐治平”的理念,而是要在文官系统之内寻求更大的自由。除了拜主考官为师,互相倾轧,就是银子方面的来往,寻找庇护伞,同时拉拢自己一派的下属,还要利用职务之便,把亲戚朋友都弄来做官。于是,他们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系统。要是仅仅搜刮钱财,按照官场潜规则办事也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需要听从朝廷的号令,完成分内之事,还要规劝皇帝,尤其是一些能够上得了朝堂的文官们,要互相来往,结连成一气,共同约束皇帝。不管皇帝是老皇帝还是小皇帝,都不会到民间走一走,也不会直接搜集材料,而是要听文官们的报告。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准奏,无事散朝。”
有事的文官要奏请皇帝,看皇帝能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议。皇帝本身并不会亲临事发现场,而是要听听别的文官的建议,以此达到一种平衡。无论是赈灾还是征税,都要听听文官们的建议。毕竟,文官们读过圣贤书,可以在一些问题上深思熟虑,不像赳赳武夫,做事的时候大多欠思量。唐宋以来,诞生了庞大的文官系统,尤其是宋代,同级别的文官和武将,文官的话语权要大一些,而武将往往干不过文官。皇帝本身也是文官,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大多数皇帝并不会御驾亲征,而是会躲在皇宫里,听从一些文官们的建议,让武将出征迎敌。具体到前方战事,皇帝就不知道了。只能靠探马不停地报告,皇帝才能了解前敌的情况。有句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说,大将出征打仗,可以按照战场形势,自己决断,不一定非得听皇帝的。毕竟,战场形势多变,要是听皇帝的,就很可能贻误战机。毕竟,皇帝没有亲临现场,只会在皇宫里和一帮文官“指挥若定”。
文官们要想排斥谁,一般情况下都是派性斗争的结果。皇帝无可奈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甚至做出自己的判断。明朝的皇帝有廷杖风气,只要大臣弹劾某位大官,而大官正好是皇帝喜欢的人物,皇帝就会把上书弹劾的几个大臣拉出去廷杖,有的还要发配到边远地区。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懊恼,反而认为尽了应尽的责任。甚至有大臣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皇帝饶过他之后,他还会再次指出,而在皇帝看来,这些直接指出皇帝错误的大臣就是“讪君卖直”,故意讽刺君上,表达忠诚为国之意。即便他们被皇帝廷杖,被杀了,也会名垂青史。或许,这就是读了圣贤书的作用吧。
文官们想要名垂青史,更想要皇帝在文官系统的规范下活动。可是,皇帝并不会对他们无能为力,而是寻求获取信息的另外渠道。明朝的东厂西厂特务机构设立之后,就有着直接向皇帝禀报重大事件的权力。只是,文官们并不想让特务们主宰朝堂,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建议获得同僚以及皇帝的认可。如此一来,文官系统内部就有了派性斗争,有了专门弹劾别人的情况。皇帝只能在他们的斗争中采取一定的制衡策略,却并不能有什么太多的创建。以至于很多文官居功自傲,却在文官系统内部屡屡遭受弹劾。
皇帝在采取制衡策略的时候,会提拔一些文官,也会贬谪一些犯了错误的文官。但是文官系统是不可以改变的,即便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一定会被文官系统内部规矩同化,变成了会站队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文官系统有其内在的稳固性,不管皇帝贬谪官员,还是提拔官员,都会保证文官系统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国家稳步向前发展。
有的皇帝讨厌文官系统的约束,不上朝,让文官们处理天下大事,居然十几年不乱。是不是一个奇迹?或许,文官系统内部的稳定性足以让封建帝国稳步发展下去吧,也足以限制皇帝特权,让皇帝成为事实上的摆设,真正发挥作用还是文官们。
当然,不排除有励精图治的明君,但仍然会受制于文官系统,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