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31)1410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 (一作伯珪),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将军,他算是一介草根出身,靠着当上门女婿才上了学,成为了刘皇叔的同学,他依靠着自己的本领将胡人挡在境外,令胡人听到他的名号都闻风丧胆,他一步步靠着平叛,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成为了后来称霸一方的诸侯将军。一位如此英勇的人物,最后却自焚死于自己的家中,这样的一位猛人,最后怎么会落到自焚的境地呢?

今天我要认识的这位将军,他就是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是辽西令支人,据记载公孙瓒家在当地是有名的贵族,家里很有钱。但因为公孙瓒的母亲出身不是很好,所以可能在家里的地位也不怎么样,只能是小妾之类的地位。而公孙瓒从小也没读过什么书,这就导致初入职场的他,只能从一个小职员开始做起。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虽然出身不是很好,但是公孙瓒似乎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样子长得是十分的俊美,脑子也是十分的机灵聪慧,而他的容貌气质,和才智头脑,也被当地太守一眼看重,邀请公孙瓒做了自己家的上门女婿。

而后岳父又有一颗惜才的心,于是送公孙瓒去读了书,老师就是卢植,他和刘玄德刘皇叔算是同学。后来刘备毕业了回老家,继续拉帮结派,当他的团伙大哥,而公孙瓒则没刘备混的那么轻松啦。

学成归来后,公孙瓒在太守刘其的手下当郡吏,后刘太守因为犯了事,被朝廷发配到了南方的荒蛮之地。这个时候公孙瓒冒着违法的风险,一路乔装成押送刘其的士兵,护送照顾刘其,结果刘其在押往南蛮之地的途中,就得到了朝廷的赦免。

老板被赦免之后,由于公孙瓒的举动令刘其非常感动,后来公孙瓒被举为孝廉,被朝廷任命为辽东属国长史。

某一天,公孙瓒带着十几名手下的骑兵,到外面去巡逻关塞。结果好巧不巧的,他们遇到了一伙鲜卑骑兵,这伙鲜卑骑兵足足有几百人,回头在看看公孙瓒这边,他们只有十几人。但就在这样紧张的关头,公孙瓒一点都没在怕的,直接对自己的随行队伍说道:“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的话,一定被杀!”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他丫的。

于是公孙瓒一声令下,手持长矛策马奔腾,带着自己这十几名手下就冲了过去,靠着自己的这点人杀了几十位鲜卑族的士兵,可以说是非常英勇。打的鲜卑族人一次就长了记性,至此之后在也不敢贸然闯进关塞,算是一下子就见识到了中原骑兵的厉害。虽然公孙瓒这次以少胜多算是占了便宜,但是自己这边的骑兵也损失过半。此战之后,公孙瓒被朝廷升为涿县县令。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光合年间,边章、韩遂等人发起叛乱,势头凶猛。朝廷从幽州地区调发了三千精锐骑兵,交给公孙瓒统帅,并给了公孙瓒都督行军打仗用的军符。就在公孙瓒带兵刚走到蓟中时,遇到了叛军张纯等人。这个张纯也算是中原地区的祸害之一,他此前刚刚勾引了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合计着大伙一起趁乱也搞搞事。一拍即合的他们在中原地区烧杀破坏,奸淫掳掠,还占据了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等地。

公孙瓒眼看着走都走到这了,平那个叛乱不是平,顺手就把张纯等人也给平了,将张纯与丘力居等人给撵跑了,属国乌桓首领一见这架势,赶紧就率领乌桓众人对公孙瓒表示了归顺。此战之后公孙瓒对付少数民族的本事也算是彻底显现了出来,并被朝廷非常看好,于是朝廷干脆升公孙瓒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带兵入驻属国,在属国当秘书长,负责边陲的安全问题。此后公孙瓒在属国呆了差不多有五六年的时间,而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公孙瓒几乎一直都在忙着与少数民族打仗。

中平五年,张纯与丘力居等人贼心不死,又开始闲着没事搞事,结果又被公孙瓒给收拾了一顿。这一次,张纯被公孙瓒撵着打了一路,败的是十分狼狈,狼狈到张纯直接抛妻弃子,连妻儿父母都顾不上了,自己一路逃到了鲜卑的地盘。

而公孙瓒看着一路狂奔不止,屁滚尿流出境的张纯,却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而是打算一路追击,恨不得直接将张纯赶尽杀绝。但是由于追的太深了,反倒是被丘力居带人给包围了,两人就这么开始僵持了一段时间,僵持的公孙瓒这边粮食也没了,士兵们也都坚持不住了,而丘力居这边也没比公孙瓒能好多少,最后丘力居坚持不住,撤兵了。公孙瓒等人才算得以安全。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之后,朝廷升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又 *** 属国长史,公孙瓒此后,算是可以自己率兵保卫边境了,这也算是奠定了之后公孙瓒成为诸侯的开始。后来每次再有少数民族侵扰边境的时候,公孙瓒一听到有敌人来了,马上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见敌人如见了杀父仇人一般,浑身血气翻涌,充满了力量,即使是大战个一天一夜也丝毫不会懈怠。

再后来,公孙瓒的威名不仅仅是响彻了朝廷,同时也震撼了乌桓。之后乌桓的士兵们一听到公孙瓒的名字,都表示十分恐惧,也就不敢在来骚扰了,而公孙瓒也因为喜欢骑白马,甚至还组织了一队精锐的骑兵,大家一起都骑白马,摆阵形,这也就是他们“白马义从”的由来。

本来公孙瓒在边界打胡人打的好好地,突然朝廷派了皇室宗亲刘虞来了幽州,当幽州牧。刘虞来幽州其实就是刷刷简历,刘虞空降之后,他的想法和之前公孙瓒所采取的强攻政策不同,刘虞想要以理服人,派使者到胡人的地盘去给人家一顿洗脑,一顿讲道理,并且还威胁人家,赶紧把张纯的人头拿上来,以免你们的族人在受战争之苦。或许是被公孙瓒打怕了的缘故,也可能是真的惧怕东汉皇室的力量,在刘虞的一顿威逼利诱之下,胡人还真的就很吃这一套,同意了刘虞的说法。

丘力居在听说了刘虞到幽州了之后,不断的派使者来这边商量归附的事。他们想归附,但公孙瓒不愿意啊,老子跟你们打了这么长时间了,都打顺手了,打出仇来了,你们说不打就不打了?公孙瓒表示不同意,于是暗地里曾派人多次截杀了丘力居派来的使者。

时间一长,胡人们也知道了公孙瓒在暗地里使绊子,于是他们就想办法绕过了公孙瓒,直接绕到刘虞面前,跟刘虞商量归顺的事。再后来刘虞知道了胡人的意图之后,更是直接上报了朝廷,撤掉了驻扎胡人的军队,就只留下了公孙瓒手下的一万多士兵,继续驻守。刘虞的做法让公孙瓒很是不满,自己辛苦了这么久的边防事业,就这么被刘虞给截胡了,公孙瓒表示很是郁闷。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中平六年三月,张纯的人头终于还是到了刘虞的手上。胡人因为忌惮公孙瓒的战力,又迫切的想投降归顺于刘虞,大家都不想再打了,最后张纯被自己门下的政客王政给拿了一血,并送给了刘虞。后来刘虞因为安抚少数民族有功,被授予太尉之职,封为襄贲侯,没过多久又升迁为大司马,而公孙瓒封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其实干到这里,公孙瓒也不必太过不满,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跟他那个同学的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室宗亲可不一样,人家也算是当时朝廷力捧的,所以履历好一点,升职顺一点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初平二年,黄巾军在青州,攻打渤海,聚集了三十万士兵与百姓,想要与黑山军汇合,一同扫荡搞事。此时公孙瓒仅仅只率领了两万多人,在东光南大败黄巾军,斩杀了黄巾军三万多人,剩下的敌军也被公孙瓒打的丢盔卸甲,轻装逃亡。

公孙瓒的套路一向是斩草就要除根,赶尽就要杀绝,对敌人绝对不能够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只是击退或者打散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追杀到底。公孙瓒在黄巾军逃亡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做好了准备,再次截杀了剩余的敌军,斩杀敌军数万,俘虏了七万多人,获得钱财无数。此战之后,公孙瓒不仅仅在边境让人闻风丧胆,就在中原的众多诸侯当中,公孙瓒也有了一席之地。

一开始,刘虞刚被朝廷调到乌桓的时候,公孙瓒可以说是处处受制于刘虞,杀乌桓也不让杀,劫钱财也不让劫,刘虞他自己倒是自带朝廷财力,给自己养的膘肥体壮。但是公孙瓒可没有什么背景财力,还要苦哈哈的养自己手下的军队,还要打仗,简直是穷到不行。而刘虞为人大爱仁义,经常不赞同公孙瓒的各种粗鲁行径,这也慢慢的导致二人越发的不合,关系越来越差。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后来汉献帝想要回洛阳老家,但是身边又没什么靠谱的将领,于是就派刘虞的儿子刘和,偷偷找机会逃出长安,想办法出去找自己的父亲刘虞,让刘虞带着兵马来迎接自己。但刘和点子不好,他在途径武关的途中,经过了袁术的领地,没办法就只好将汉献帝的意思告诉了袁术。谁知道袁术听后不仅没有放行,竟还半路扣押了刘和,还让刘和给刘虞写信,让刘虞答应自己率兵前来做自己的后援,然后自己愿意和刘虞一起奔赴长安。

公孙瓒这个时候早就料定了,袁术肯定会变卦,他就不是个什么言而有信的正人君子,于是就想劝刘虞别信他的。但奈何刘虞不听,毕竟自己的儿子和献帝都需要自己,自己就算明知是龙潭虎穴也得先闯了再说啊。但是公孙瓒却不这么想,公孙瓒怕刘虞去找袁术后,会出卖自己,害怕袁术会因此记恨自己,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派自己的堂弟公孙越率军先去与袁术交好。

不仅如此,公孙瓒还暗地里让袁术继续扣押刘和,顺带还吞并了刘和所带来的兵马,也正因如此,公孙瓒与刘虞的关系是越发的恶化,矛盾也是越来越深。

公孙越到了袁术手下之后,没过多久就被派去帮助孙坚,攻打周昂。后来不幸的是公孙越在一场战争中被乱箭射中,不幸战死。这个结果让公孙瓒非常恼火,自己堂弟的死让他是非常的愤怒,并把这一切的错都怪到了袁绍的身上,准备出兵攻打袁绍,给自己的堂弟报仇。

袁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表示非常的惊恐,非常的怕怕,将渤海郡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想让公孙范去跟自己的堂哥讲讲请,说说好话,跟公孙瓒结个盟啥的。

可谁知道公孙范这小子一点没给袁绍面子,转头就带袁绍给的渤海兵力,投靠了自己的堂哥,并一路协助公孙瓒攻破了青州与徐州的黄巾军。之后公孙瓒不仅借袁绍的力抢了地盘,还自己任命自己的手下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衮州牧。这一波公孙瓒赚的是盆满钵满,乐开了花了。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初平三年,袁绍终于是忍不了公孙瓒了,因为袁绍手里马上没有地盘了,如果再不搞点事情的话,袁绍就快沦为跟刘皇叔差不多的境地了。于是袁绍在广川屯兵,在界桥南边,准备与公孙瓒来个决战。

公孙瓒打仗有个爱好,就是爱摆阵仗,摆队形。公孙瓒这次又拿出了他的白马阵型,五千多骑兵,都骑着白马,然后在两万步兵的左右面,组成羽翼。完事放眼一看对面袁绍,也就带了两千多人来,结果公孙瓒一轻敌,刚想要欺负欺负袁绍兵马少,就被袁绍打了个狗吃屎。袁绍顺便还俘虏了严纲给斩首了。

公孙瓒被打退之后,袁绍命令自己的部将麴义继续追击公孙瓒,就在麴义追击公孙瓒到界桥的时候,公孙瓒还想回头打个反手,结果又被麴义给打了两个大嘴巴。之后公孙瓒就一路逃到了蓟县,在城内又筑造了一个小城用来防守。

袁绍见自己两次击败公孙瓒,就想着这个威名远扬的匈奴战神其实也不过如此,于是派部将崔巨业前去,继续攻击防守的公孙瓒,结果没攻下来不说,还在想要撤退的时候被公孙瓒打了个大败,之后公孙瓒又想乘胜追击,结果又被袁绍击败,俩人打的是有来有回,也算是势均力敌。

就在公孙瓒与袁绍打的你来我往,势均力敌的时候,此时的刘虞就临近公孙瓒不远,刘虞与公孙瓒本来就不合,矛盾颇深,就在这个时候,刘虞眼看着公孙瓒的行事作风,越发的觉得公孙瓒就是个祸害,他这个打法受伤的只能是贫苦百姓,所以想要管管公孙瓒。谁知道公孙瓒不但不听,还变本加厉的剥削当地百姓,看的刘虞是越看越来气,越看越觉得公孙瓒就是个祸害,绝对不能留他在祸害世间。

初平四年,刘虞实在是看不下去公孙瓒的所作所为,于是决定自己出手教训公孙瓒。可行军打仗这种事本就是粗鲁行径,玩命的东西哪里有什么君子不君子一说。刘虞的士兵本来就不怎么打仗,缺少战斗的经验,而刘虞又给士兵们下令不准骚扰到当地的百姓,不许损害百姓,这就导致本就不够熟练的士兵们,打起仗来还处处受限。

最后公孙瓒趁着某一天刮大风的时候,放了把大火,趁着火势直接杀入了刘虞的兵营。刘虞兵败后带着部下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则趁机活捉了刘虞的妻儿回到蓟县,之后还趁着献帝派使者段训封赏二人的机会,大肆诬陷刘虞与袁绍谋和反叛,意图称帝,并威胁使者段训斩杀了刘虞以及刘虞的家 *** 儿。

公孙瓒在得逞之后,想将刘虞的人头送到献帝眼前,后来半路就被刘虞的部下给劫走安葬了。刘虞死后,公孙瓒一时间取得了整个幽州,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但此时的公孙瓒还是不改往日的贼寇作风,依然是不善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性格还非常的睚眦必报。顺带一提,这个时候公孙瓒手下有两位大将,一个是觉得公孙瓒特别能打,特别符合自己发展的赵云,另一个则是自己的老同学,前几年被黄巾军打的连北都找不到的刘备,但都没什么卵用,谁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说,最后还都叛变了。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老天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猖狂。没过多久,公孙瓒的衰败,就来临了。

兴平二年,刘虞的几个老部下,鲜于辅、鲜于银与齐周等人,召集了刘虞生前的兵马部将,想找公孙瓒报仇。后来他们又联合了燕国的阎柔素,以及鲜卑、乌丸等众多兵马,加在一起凑了有好几万人,决定与公孙瓒决一死战。

他们先是斩杀了公孙瓒的部下邹丹,之后又与刘和、麴义等人汇合攻打公孙瓒,结果在鲍丘打了公孙瓒个落花流水,斩杀士兵两万多人。此战之后,公孙瓒大势已去,屡战屡败,最后只能逃回易京守在城内,与麴义开始对峙。

就这样麴义与公孙瓒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麴义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军粮也等没了,士兵也等夸了,只能带着大家撤退,哪知公孙瓒趁着敌人要走的这个机会,趁机出城攻击麴义,还最终将麴义给击败了。

之后的打了一辈子仗的公孙瓒,可能是心灰意冷,也可能是打不动了,或是不想打了,他开始造战壕,堆土丘,筑营垒,准备之后自己就躲在最中间,更高的土丘当中,还装了两个大铁门。不仅如此,公孙瓒还不信任身边的将领随从,将身边的人都赶了出去,还下令只要是七岁以上的男的,都不能进来,除了粮食财宝之外,就只有自己的妻妾能与自己共处一室。

不得不说公孙瓒此时的思想行为真的是十分奇葩,他将自己封印起来,疏远了自己身边的所有部将,就连谋臣和亲信都疏远了,也不再打仗了,有什么命令都靠女人往外喊来传达,这样故步自封的将军,未来会失败想必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建安三年,袁绍写信给公孙瓒表示想要与他和解,不跟他打了。但是公孙瓒对于袁绍的书信并没有半点回应,相反防守的更邪乎了。袁绍见此,看出来公孙瓒是没有搭里他的意思,于是干脆举兵攻打公孙瓒。这个时候的公孙瓒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在公孙瓒一系列的谜之操作之下,他的部下们早就已经离心离德,无力再战了。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的黄巾军求救,自己则继续躲在堡垒之内,等待救援。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建安四年三月,张燕与公孙续率领十万大军,打算兵分三路前来拯救公孙瓒。而公孙瓒在得知了自己的儿子和救兵即将赶到的消息之后,派人往外送信,让公孙续率领骑兵以举火把为号,公孙瓒见到信号就从城内与其来个理应外合。

结果没想到的是,袁绍半道把这封信给劫了,袁绍见信之后决定干脆将计就计,举起了火把。这个时候公孙瓒还以为救兵到了,马上率兵出击,没想到袁绍在外面已经设好了伏兵,就这样公孙瓒又败了,慌忙又逃回了城内。

后来袁绍看公孙瓒老躲在这城里也不出来,再拖延下去怕是援军如果真的到了,那到时候到底是谁胜谁负可就不好说了,于是袁绍开始命人挖地道,一点一点挖到城内去。公孙瓒一看这袁绍连挖地道都用上了,知道了自己今天怕是没有活路了,于是干脆自己点燃了火把,引火自焚了。至此,公孙瓒退出了历史舞台。

回顾公孙瓒一生我们发现,公孙瓒或许是一位优秀的武将,但他绝对不是一位优秀的统治者,他的谋略与格局,和其他几位诸侯相比还是比较一般的,在加上他的性格又比较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后来甚至开始了故步自封,这些问题更是加速了他的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6958.html

标签: 公孙瓒东汉

“公孙瓒努力平叛成为割据一方的群雄,为何最后引火自焚?”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能够活到70多岁 司马懿后代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司马懿能够活到70多岁 司马懿后代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还不知道:司马懿活了70多岁,为啥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是基因突变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现代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长寿。但是在古时候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活到七十往上,更别提一大家子都这么长寿了。然而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司马家族却是有名的长...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

历史上元稹的才华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元稹的才华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讲到元稹,世人大多乐于盯着他的情史说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先从一首诗说起:《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所描写的意思,应该不用多做解释,尤其是诗的前两句,仍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花前月下时吟出的高频诗句。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首诗...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西楚霸王”项羽过了江东,是否可以翻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楚霸王”项羽被人广为人知的缘由,多数来自于他与虞姬在困境下双亡的各种改编,以及赞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情怀之深切。向来被历史记住的人物倘若不是在历史进程中留下多么浓墨重彩地一笔,那么...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中的长坂坡之战非常出名,当时,刘备败走,曹操率军在当阳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先跑了,让张飞带二十骑断后,张飞横矛立马在当阳桥头叫阵,曹操手下诸将,无人敢出战。当时,曹操手下大将几乎都在,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都在,但是...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对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那么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可能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女子了。第一,她几乎见证了清朝入关到建立清王朝的全过程;第二,她作为孝庄皇后的绝对心腹,了解了太多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在后宫中,大多数人也许不害怕孝庄皇后,但...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里,秦国占了两个位置:白起和王翦。那么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这是因为白起是所向无敌的杀神,而王翦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为求生只能自污的王翦公元前287年左右,王翦生于频阳,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别看王翦出生时家境贫苦,然而他的祖上却大有来头。往前推15代...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诸多古代帝王中,有一位独具特色的皇帝常常被人们忽视了,他就是唐睿宗李旦,一位史上看似最懦弱、窝囊,但也最精明的皇帝。翻阅唐睿宗的一生履历,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就是这位皇帝两次登基,又两次主动退位。从履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