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是被黑的最惨的皇帝
他曾是我国历史上之一位统一天下,成为帝王之人,他曾在十三岁的时候登基,面对质疑他选择迎难而上,面对艰苦的战争,他没有选择退缩。
与草原游牧民族匈奴抵抗到底,建设长城,为后世留下了千古遗迹,赢得世人驻足观望,虽在位时间短暂,但是他却用果断的态度,果决的做事手法,让国家政治得以稳固,势力不断强大。
此人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嬴政秦始皇,对于此人可谓是争议不断,但是大多数都偏向于诋毁他的一面。
毕竟,他曾经为了稳定国家的政治发展,加强手中的统治权力,选择焚书坑儒,实施暴政,残忍手段令人心生寒意。
因此,很多人都对秦始皇抱有一种非常抵触的态度,而秦始皇也因此成为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甚至可以说秦始皇在历史上算得上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位皇帝。
想要知道为什么此人为什么会被黑的如此之惨,难道真的和秦始皇实施暴政有关系吗,这一切的背后难道没有一个始作俑者吗?
秦始皇的一生
对于秦始皇而言,他的一生也许是充满了坎坷与曲折的。
他自幼所生活的时局就非常动荡,当时正处于各国争霸期间,秦国与赵国之间更是争端不止,而此时此刻嬴政的父亲却不幸离开了人世,而仅仅只有十三岁的嬴政担起了重任,在公元前238年成为了秦国的一国之君。
虽说嬴政继承了一国之君的位置,但是奈何此时的他年龄资质不够,暂时还没有资格去掌握手中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嬴政手中的权力只好暂时由吕不韦进行掌控,而嬴政也将其称之为仲父。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不难猜出此人在之后的历史舞台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此人不仅手中掌握着国家重要权力,而且和太后之间存在着私情。
随着秦始皇年龄的不断增长,吕不韦自己所干的丑事终有一天被长大之后的秦始皇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便想要离开太后,但是奈何他没有胆子离开太后。
在这种情况下,他百般讨好太后,甚至将自己的门客献给了太后。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吕不韦的势力在秦国成为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很快,秦王嬴政的年龄已经到了21岁,此时此刻的他完全有能力亲政。
就在这时,秦国内部掀起了一番政权的激烈斗争。太后与吕不韦门客之间的私情被秦王嬴政得知之后,这位痴心妄想的门客竟然有了发起叛乱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心灰意冷的秦王嬴政便决定斩草除根,选择正面迎战,先是将那位门客施以死刑,紧接着又对太后和这位门客的两位私生子直接当众摔死,并且借此机会。
秦始皇将吕不韦手中的权力如数夺回,而吕不韦也深知自己死路一条,便用一杯毒酒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在22岁那年,秦始皇开始亲政。在亲政之后,秦始皇按照秦国各个贵族门第间的想法颁布了逐客令,该法令的内容非常简单,那就是要逐出六国的食客。
在即将颁布之时李斯出现了,并进行了劝阻,面对李斯的劝阻,秦始皇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始重用李斯。
其实,秦始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和李斯的想法一致,他也不想去颁布该法令。
就这样,在李斯的辅佐下,嬴政开始推行统一六国的战略。
很快,在公元前236年的时候,秦始皇就开始行动,当时赵国对燕国发起了进攻,而秦国用援救燕国为借口,派出大将王翦带兵攻打赵国。
不得不说,此次战争让秦国收获颇丰,先后占领了赵国的多座城池,并且将很多有才之人纳入了秦国。
在取得丰厚的收获之后,秦始皇并没有骄傲,而是在两年之后又一次对赵国发起进攻。
看着日渐强大的秦国,魏国和韩国的君主内心都惶恐至极,于是他们便主动分出土地,向秦始皇求和。
就这样,秦始皇有了占领韩国的机会,在俘虏韩王之时,秦王嬴政仅仅只有三十岁,可谓是年轻有为。
在侵占韩国之后,秦王嬴政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34岁那年,嬴政收复燕国,在后续统一六国的日子里,秦始皇始终都保持初心,
遇到困难,他没有轻易的选择放弃,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顺利灭齐,完成了统一大业,前前后后不过花费了十年之久。
这对于当时的历史形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奇迹。嬴政在称帝之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他做的之一件事情,那就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等政策都是一些非常典型的代表。
当然秦始皇在统治道路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例如焚书坑儒就是典型的代表。
同时秦始皇制定了一些非常严苛的刑法,实施暴政,不顾人民的死活,强迫劳动人民去修建长城,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情味,。
被黑的背后,有何真相?
也许,正是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秦始皇就成为了后人心中的反面案例。
只要提起冷酷无情,残忍暴政这样的字眼时,都会想到秦始皇,而他也成为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皇帝,而这一切背后的主要推动者便是汉朝的统治者,毕竟秦朝就是被汉朝所覆灭的。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么秦始皇真的如我们了解中的那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的确看似非常不妥,甚至可以说有一些荒唐,但是事情背后的真相,并非我们所了解的那样。
在了解此事的真相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点那就是所谓的焚书,“焚”的的确是真真切切地书,但是焚书坑儒中的坑儒并非是真正的儒士,这些都是一些骗子,他们所欺骗的人就是秦始皇。
这一切还要从长生不老药说起,那是在公元前215年,一些居心不良之人听说秦始皇在满世界的求取长生不老药的消息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在博士淳于的带领下,来到了秦始皇的身边,他们自称为儒生,他们告诉秦始皇自己的手中有长生不老药丸的炼制方式。
这让秦始皇的内心非常开心,对他们进行了嘉奖,可谁知得寸进尺的博士淳于竟然还建议秦始皇废除郡县制,恢复天下为统一之前的分封制,这样的建议,秦始皇是不会答应的。
与此同时,秦始皇认为博士淳于这样的建议,就是在 *** 裸的向自己宣战,也是在挑战国家的政治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便听取了李斯的意见,将各地除秦记以外的六国史书以及百家诸子著作都进行烧毁,对于那些谈论诗书者都将会被处死,就这样,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此结束。
而那些自称自己是儒生的人,虽说每天都在秦始皇的照抚下生活,但是他们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在背后对秦始皇不断嘲弄。
身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当然是不会选择忍受的,于是他便将这些骗子劝活埋,因此,焚书坑儒这一事件真正的导火索并不是真正的儒生,而是招摇撞骗,居心不良之人,
因此,秦始皇的做法也算情有可原。
这时,一定会有人说,既然焚书坑儒情有可原,那么秦始皇的暴政难道也值得被原谅吗?
他对于底层人民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他收取农民难以承受的赋税,可以说农民有三分之二的收获物都被收缴到了国家的国库之中。
除了沉重的赋税之外,更令人民头疼的是秦始皇强迫青年子弟去服兵役,甚至有时候还会强迫老百姓去充当劳役。
据统计当时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的劳动人民就达到了七十多万。为了修建长城秦始皇就派出了四十余万人。
虽说这个数字看似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人口仅仅只有2000万人,而成年服役的壮年男人就只有300万人。
种种剥削行为让老百姓彻底寒心,而更让人望而止步的是秦始皇所制定的法律。
在法律规定中,只要有家中有一个触犯法律,那么这个人的亲人以及周围的邻居都会受到牵连。
而刑法更是残酷至极,死刑的 *** 就达到了十多种,其中车裂、腰斩、活埋等都是一些典型的代表。
虽说秦始皇的这些行为的确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我们不妨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那个时候的嬴政虽然如愿称帝,但是国家根基不够稳定,国内政治制度也时常会受到居心不良之人的诋毁,国外还有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只能使用残酷的刑法,来震慑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来稳定国家根基,急于建设长城,只为日后抵挡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
因此,对于秦始皇我们多多少少有一些误会,他的种种行为虽说非常残暴,但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秦始皇不得不为之。
所以秦始皇并没有我们所想象中的那么残暴,要说他身上更大的缺点那就是他的心中没有民本思想,做不到设身处地地为底层老百姓去考虑。
虽说秦始皇有过错,但是我们并不能将此人全盘否定,而是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毕竟他的出现是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